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若青专利>正文

动静脉瘘手术术后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4693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辅助设备,公开了一种动静脉瘘手术术后保护装置,包括呈圆筒状的保护壳体(1),保护壳体(1)的侧壁上设有自保护壳体(1)一端端面延伸至另一端端面的开口(101),保护壳体(1)侧壁的外表面上且位于开口(101)两侧均粘接有连接布条(102),两侧的连接布条(102)上固定有能够相互粘结的至少一组魔术贴(103),保护壳体(1)的两端且位于保护壳体(1)侧壁内表面上均设有呈圆环状的海绵垫圈(10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动静脉瘘创口处套设保护装置,能够有效避免因意外压迫导致的创口出血现象,有效保护动静脉瘘成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静脉瘘手术术后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辅助设备,尤其涉及了一种动静脉瘘手术术后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动脉和静脉之间存在异常通道,称为动静脉瘘。由于动脉的血液正常孔道流入伴行的静脉,可造成瘘的局部血管病变和瘘局部、周围循环和全身系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动静脉瘘手术术后并发症有创口出血,感染,患肢供血不足或患肢肿胀和浅表静脉曲张,特别是对于老人、小孩来说依从性差,容易意外压迫动静脉瘘导致创口出现大出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关于动静脉瘘术术后易因压迫产生创口出血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动静脉瘘手术术后保护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动静脉瘘手术术后保护装置,包括呈圆筒状的保护壳体,保护壳体的侧壁上设有自保护壳体一端端面延伸至另一端端面的开口,保护壳体侧壁的外表面上且位于开口两侧均粘接有连接布条,两侧的连接布条上固定有能够相互粘结的至少一组魔术贴,保护壳体的两端且位于保护壳体侧壁内表面上均设有呈圆环状的海绵垫圈。作为优选,保护壳体的两端且位于保护壳体侧壁内表面上均设有海绵垫圈安装座,海绵垫圈安装座包括两个上下布置的环形板,两个环形板之间形成用于卡入海绵垫圈的安装槽,海绵垫圈的被压缩后的最小厚度大于安装槽的深度。海绵垫圈安装座的设置能够对海绵垫圈的位置进行限位,使得海绵垫圈有效起到支撑作用。作为优选,保护壳体为多节且多节保护壳体之间可拆式连接,每节保护壳体的一端端面上设有环形凹槽,另一端端面上设有与相邻保护壳体上环形凹槽能够过盈配合的环形凸缘,相邻保护壳体之间相互卡接。保护壳体设计成多节组装式,能够更好的适用于不同长度手臂的人群。作为优选,保护壳体包括两个相互连接的弧形壳体,两个弧形壳体一侧通过一弧形板连接,与弧形板相对的另一侧形成所述开口,两个弧形壳体的连接端面上均设有弧形插槽,弧形板的两端分别插入两侧的弧形插槽内与弧形插槽之间间隙配合。将保护壳体设计成分体组装式,使其能够根据不同粗细胳膊调整保护壳体的内径,以适用于不同的人群。作为优选,还包括对弧形板在弧形插槽内位置进行限位的限位件,限位件包括设置于弧形板上的沿弧形插槽深度方向均匀布置的限位孔,还包括通过弹簧设置于保护壳体侧壁上能够卡入限位孔内的限位销。限位件的设置能够实现弧形板在弧形插槽内位置的限位,限位销的插入限位孔内的端部设计成球面状,使其在外力作用下能够轻松解除限位以及再次进入下一个限位孔内限位。作为优选,保护壳体采用能够弹性变形的硬质透明塑料材质。保护壳体硬质且能够弹性变形的材质能够更好的佩戴且有效的防止创口被压迫。作为优选,保护壳体侧壁上设有多个与保护壳体内部连通的透气孔。透气孔的设置能够防止因长时间佩戴保护壳体引起的不适,通过加快创口的瘘成形。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在动静脉瘘创口处套设保护装置,能够有效避免因意外压迫导致的创口出血现象,有效保护动静脉瘘成形。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保护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弧形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保护壳体、101—开口、102—连接布条、103—魔术贴、104—海绵垫圈、105—环形板、106—安装槽、107—环形凹槽、108—环形凸缘、109—弧形壳体、110—弧形板、111—弧形插槽、112—限位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动静脉瘘手术术后保护装置,如图1-图3所示,包括呈圆筒状的保护壳体1,保护壳体1的侧壁上设有自保护壳体1一端端面延伸至另一端端面的开口101,保护壳体1侧壁的外表面上且位于开口101两侧均粘接有连接布条102,两侧的连接布条102上固定有能够相互粘结的至少一组魔术贴103,保护壳体1的两端且位于保护壳体1侧壁内表面上均设有呈圆环状的海绵垫圈104。本实施例中保护壳体1的两端且位于保护壳体1侧壁内表面上均设有海绵垫圈安装座,海绵垫圈安装座包括两个上下布置的环形板105,两个环形板105之间形成用于卡入海绵垫圈104的安装槽106,海绵垫圈104的被压缩后的最小厚度大于安装槽106的深度。通过该种保护壳体1,将其套在人体手臂上,保护住动静脉瘘创口,避免动静脉瘘创口被意外压迫,使用时直接套设与手臂上,然后通过魔术贴103固定,并且可以通过魔术贴103的贴合位置来小范围调整保护壳体1在手臂上的松紧度,使得保护壳体1能够适用于不同粗细手臂。同时在保护壳体1内侧壁上设置海绵垫圈104,使得海绵垫圈104支撑保护壳体1,避免保护壳体1内壁与创口直接接触,同时也使得保护壳体1的穿戴更加舒适。本实施例中的海绵垫圈安装座能够对海绵垫圈104起到轴向限位作用,使其限位在保护壳体1端部,避免海绵垫圈104在保护壳体1内滑动至创口处,而海绵垫圈104的被压缩后的最小厚度大于安装槽106的深度,能够保证保护壳体1套设在手臂上时,海绵垫圈安装座不会挤压到手臂,而是海绵垫圈104支撑在手臂上,提高佩戴舒适度。本实施例中保护壳体1为多节且多节保护壳体1之间可拆式连接,每节保护壳体1的一端端面上设有环形凹槽107,另一端端面上设有与相邻保护壳体1上环形凹槽107能够过盈配合的环形凸缘108,相邻保护壳体1之间相互卡接。通过将该保护装置设置成多个小节拼接的形式,从而能够根据不同长度手臂来选择不同的保护壳体1节数,能够更好的适应于不同的人群,如小孩与大人的手臂长度相差较大,采用不同的节数保护壳体1即能够很好的适应,且保护壳体1之间的连接方式采用简单的卡接,无论是拆卸还是组装均非常方便。本实施例中,由于不同人群的手臂粗细不同,仅仅采用魔术贴103的调节有所局限,因而本实施例中将保护壳体1设计成分体组装式,即保护壳体1包括两个相互连接的弧形壳体109,两个弧形壳体109一侧通过一弧形板110连接,与弧形板110相对的另一侧形成所述开口101,两个弧形壳体109的连接端面上均设有弧形插槽111,弧形板110的两端分别插入两侧的弧形插槽111内与弧形插槽111之间间隙配合。还包括对弧形板110在弧形插槽111内位置进行限位的限位件,限位件包括设置于弧形板110上的沿弧形插槽111深度方向均匀布置的限位孔112,还包括通过弹簧设置于保护壳体1侧壁上能够卡入限位孔112内的限位销。对于不同的人群,能够通过改变弧形板110插入弧形插槽111内的深度来大范围的盖板保护壳体1的内径,本实施例中保护壳体1采用能够弹性变形的硬质透明塑料材质,能够弹性变形能够使得弧形板110在弧形插槽111内的滑动更加顺畅、更加稳定。本实施例中的限位件采用常规的限位方式,其采用弹簧连接限位销,限位销端部设计成能够在外力作用下伸入或伸出限位孔112的球面,在外力作用下,克服弹簧弹力,限位销即可退出限位孔112,待限位销运行到下一个限位孔112处时,即会卡入下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动静脉瘘手术术后保护装置,包括呈圆筒状的保护壳体(1),其特征在于:保护壳体(1)的侧壁上设有自保护壳体(1)一端端面延伸至另一端端面的开口(101),保护壳体(1)侧壁的外表面上且位于开口(101)两侧均粘接有连接布条(102),两侧的连接布条(102)上固定有能够相互粘结的至少一组魔术贴(103),保护壳体(1)的两端且位于保护壳体(1)侧壁内表面上均设有呈圆环状的海绵垫圈(104)。/n

【技术特征摘要】
1.动静脉瘘手术术后保护装置,包括呈圆筒状的保护壳体(1),其特征在于:保护壳体(1)的侧壁上设有自保护壳体(1)一端端面延伸至另一端端面的开口(101),保护壳体(1)侧壁的外表面上且位于开口(101)两侧均粘接有连接布条(102),两侧的连接布条(102)上固定有能够相互粘结的至少一组魔术贴(103),保护壳体(1)的两端且位于保护壳体(1)侧壁内表面上均设有呈圆环状的海绵垫圈(1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静脉瘘手术术后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保护壳体(1)的两端且位于保护壳体(1)侧壁内表面上均设有海绵垫圈安装座,海绵垫圈安装座包括两个上下布置的环形板(105),两个环形板(105)之间形成用于卡入海绵垫圈(104)的安装槽(106),海绵垫圈(104)的被压缩后的最小厚度大于安装槽(106)的深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静脉瘘手术术后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保护壳体(1)为多节且多节保护壳体(1)之间可拆式连接,每节保护壳体(1)的一端端面上设有环形凹槽(107),另一端端面上设有与相邻保护壳体(1)上环形凹槽(107)能够过盈配合的环形凸缘(108),相邻保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若青
申请(专利权)人:王若青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