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改进胎圈结构及应用的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4633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改进胎圈结构及应用的轮胎,包括轮胎本体和轮辋,所述轮胎本体包括胎圈钢丝和设置在胎圈钢丝外侧的胎圈本体,所述胎圈本体包括第一胎圈和第二胎圈,所述第一胎圈与轮胎本体的轴向线之间形成第一胎圈角度,所述第二胎圈与轮胎本体的轴向线之间形成第二胎圈角度,所述第一胎圈的轴向宽度为第一胎圈宽度,所述第二胎圈的轴向宽度为第二胎圈宽度,所述轮辋上设有与胎圈本体相配合的轮辋圈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第一胎圈角度和第二胎圈角度组合、第一胎圈宽度和第二胎圈宽度组合,组合后的胎圈部位具有15%‑45%的压缩比例,提高胎圈与轮辋之间的匹配性,能与轮辋圈座良好的配合,具有充足形变通过轮辋驼峰,充气后便于胎圈与轮辋的嵌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改进胎圈结构及应用的轮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轮胎
,具体是一种具有改进胎圈结构及应用的轮胎。
技术介绍
现有乘用车轮胎的胎圈部位通常包括:用于将轮胎固定到轮辋上的胎圈钢丝;至少一个胎体增强件,通常通过围绕在环形钢丝增强结构上从而锚固在每一个胎圈上;胎圈填充料,所述填充胶料置于每个胎圈钢丝的外侧并且在胎体增强件卷曲空间内。现有轮胎的胎圈部位是轮胎在装配过程中与轮辋直接接触的部分,当轮胎嵌套至轮辋中并进行充气时,由于轮胎胎圈部分设计不合理,导致胎圈与轮辋之间的匹配性差。例如,胎圈钢丝与轮辋之间的间隙远小于下胶厚度,橡胶压缩率不足,导致无充足形变通过轮辋驼峰,造成嵌合困难。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具有改进胎圈结构及应用的轮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改进胎圈结构及应用的轮胎,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改进胎圈结构,包括轮胎本体和轮辋,所述轮胎本体包括胎圈钢丝和设置在胎圈钢丝外侧的胎圈本体,所述胎圈本体包括第一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改进胎圈结构,包括轮胎本体(10)和轮辋(20),所述轮胎本体(10)包括胎圈钢丝(14)和设置在胎圈钢丝(14)外侧的胎圈本体(15),其特征在于:所述胎圈本体(15)包括第一胎圈(18)和第二胎圈(17),所述第一胎圈(18)与轮胎本体(10)的轴向线之间形成第一胎圈角度,所述第二胎圈(17)与轮胎本体(10)的轴向线之间形成第二胎圈角度,所述第一胎圈(18)的轴向宽度为第一胎圈宽度,所述第二胎圈(17)的轴向宽度为第二胎圈宽度,所述轮辋(20)上设有与胎圈本体(15)相配合的轮辋圈座(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改进胎圈结构,包括轮胎本体(10)和轮辋(20),所述轮胎本体(10)包括胎圈钢丝(14)和设置在胎圈钢丝(14)外侧的胎圈本体(15),其特征在于:所述胎圈本体(15)包括第一胎圈(18)和第二胎圈(17),所述第一胎圈(18)与轮胎本体(10)的轴向线之间形成第一胎圈角度,所述第二胎圈(17)与轮胎本体(10)的轴向线之间形成第二胎圈角度,所述第一胎圈(18)的轴向宽度为第一胎圈宽度,所述第二胎圈(17)的轴向宽度为第二胎圈宽度,所述轮辋(20)上设有与胎圈本体(15)相配合的轮辋圈座(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改进胎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本体(10)还包括胎面(11)、胎冠增强件(12)和胎侧(13),所述胎冠增强件(12)包括钢丝和尼龙纤维,所述胎冠增强件(12)沿轮胎本体(10)内壁周向设置,所述胎侧(13)从胎圈本体(15)外侧向胎面(11)径向延伸且与胎面(11)通过胎肩连接,所述轮胎本体(10)内壁连接有内衬层(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改进胎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胎圈角度设置在胎圈钢丝(14)周向外侧,所述第二胎圈角度设置在第一胎圈角度轴向内侧,所述第一胎圈角度和第二胎圈角度以连接组合的方式存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改进胎圈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锋谢永周兵刘景林魏胜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