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3044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0 0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束管,其外周壁设有用于形成切口的切割部,切割部沿线束管的长度方向延伸,线束管的外周壁沿周向方向在切割部的两侧分别形成第一壁板与第二壁板;第一壁板内壁面的收缩半径小于第二壁板内壁面的收缩半径,且第一壁板的内壁面能够覆盖并抵接于第二壁板的外壁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线束管既能形成切口以方便地填充线束,同时也便于线束填充完毕后直接使用胶带或胶布对其进一步固定,无需在缠绕过程中手动固定线束管,节省了对线束管包裹从而进一步固定的工时。束管包裹从而进一步固定的工时。束管包裹从而进一步固定的工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束管


[0001]本技术涉及管
,尤其涉及一种线束管。

技术介绍

[0002]线束管是一种能够包裹并保护线缆的管件,主要用于对线束提供防尘防潮以及阻燃保护,并防止外部尖锐物刺破线束导致线束断路或短路。现有的线束管包括外周面连续和外周面具有切口两种类型。外周面连续的线束管在填充线束时操作困难,需要将线束从线束管的一端伸入并从线束管另一端引出;而外周面具有切口的线束管虽然方便使用者将线束从其切口处装填,但是线束管的保护效果不够理想,外周面上的切口容易开启导致线束从切口处露出,防潮防尘和对线束的阻燃效果较差;此外对线束管包裹胶带或胶布时,需要固定切口两侧的管材,避免切口张开导致胶带包裹不良,增加了操作者的工时耗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线束管。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线束管,其外周壁设有用于形成切口的切割部,切割部沿线束管的长度方向延伸,线束管的外周壁沿周向方向在切割部的两侧分别形成第一壁板与第二壁板;第一壁板内壁面的收缩半径小于第二壁板内壁面的收缩半径,且第一壁板的内壁面能够覆盖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束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管的外周壁设有用于形成切口的切割部(10),所述切割部(10)沿所述线束管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线束管的外周壁沿周向方向在所述切割部(10)的两侧分别形成第一壁板(20)与第二壁板(30);所述第一壁板内壁面的收缩半径小于所述第二壁板内壁面的收缩半径,且所述第一壁板的内壁面能够覆盖并抵接于所述第二壁板的外壁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部(10)沿相对背离所述线束管内腔的方向凸出并形成切割凸块;或者,所述切割部(10)向所述线束管内腔方向凹陷并形成切割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部(10)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壁板(20)的厚度;及/或,所述切割部(10)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壁板(30)的厚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板内壁面抵接于所述第二壁板外壁面的部分形成覆盖面,所述覆盖面的面积占所述线束管面积的10%至3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束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面在所述线束管的周向方向上的宽度尺寸相同,且所述覆盖面在周向方向的两个边界与所述线束管对应的轴心之间的夹角为68
°
至72
°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板(20)上设置有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二壁板(30)上设置有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沿所述线束管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均沿背离所述线束管内腔的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占榜张伟黄敏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诗兰姆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