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教学用电梯护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28346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0 0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教学用电梯护栏装置。解决了现有电梯教学设备缺少保护装置,以及现有保护装置结构不合理,组装复杂的问题。装置包括由顶板、中间卡座和底座构成的容纳电梯的两层空间结构,在顶板和中间卡座之间、中间卡座和底座之间沿边缘插接有若干护板,护板相拼接形成侧壁,在护板之间设有弹性锁紧机构相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护板插入拼接的结构,使得能够方便安装和拆卸,护板能够进行灵活调整,护板之间采用弹性锁紧机构进行固定,使得护板之间不容易被分离,又能够方便拆离,方便了安装和拆卸。装和拆卸。装和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教学用电梯护栏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梯教学
,尤其涉及一种教学用电梯护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产生活的不断改善,目前电梯已经广泛运用于我们的生活、工作中。我国有关部门规定,电梯作业属于特种作业,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需要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合格之后,获得证书之后,才可以上岗作业,为了适应电梯培训和考试,需要设置专用于培训和教学用的电梯教学设备,而目前电梯教学设备一般都缺少外围保护装置,存在安全隐患,另外还有一些设备虽然设置有保护装置,但保护装置整体结构不合理,组装较复杂,也不便于操作人员进行观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主要解决了现有电梯教学设备缺少保护装置,以及现有保护装置结构不合理,组装复杂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教学用电梯护栏装置。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教学用电梯护栏装置,包括由顶板、中间卡座和底座构成的容纳电梯的两层空间结构,在顶板和中间卡座之间、中间卡座和底座之间沿边缘插接有若干护板,护板相拼接形成侧壁,在护板之间设有弹性锁紧机构相固定。本技术用于安装在教学用电梯外,护板采用插入拼接的结构,使得能够方便安装和拆卸,护板能够进行灵活调整,通过减少护板在需要的一侧壁上留出开口,以便于安装电梯门。护板之间采用弹性锁紧机构进行固定,使得护板之间不容易被分离,弹性锁紧机构经过进行锁紧且在用力拉动的情况下能够进行分离,又使得护板能够方便拆离。
[0005]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顶板底面沿边缘设置有顶槽,所述底座表面上沿边缘设置有底槽,所述中间卡座为一圈框体结构,在中间卡座表面上沿边缘设置有顶槽,中间卡座底面上沿边缘设置有底槽,所述护板上下端分别插接在相对设置的顶槽和底槽内。本方案中顶槽、底槽分别用于插置护板的上下端。顶板、底座、中间卡座一般采用方形结构。在底座围绕方形的边缘设置底槽,在中间卡座的上下面上分别设置顶槽和底槽,在顶板的下表面上围绕方形边缘设置顶槽,这些顶槽、底槽的形状都是相对应的,这样使得护板能插接在顶槽和底槽之间。
[0006]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护板包括若干锁止护板和至少一个活动护板,所述相邻的锁止护板之间通过所述弹性锁紧机构相固定。本方案中活动护板与锁止护板之间不设置弹性锁紧机构,在安装时先插入锁止护板,完成锁止护板之间的锁定,最后插入活动护板完成安装。而在拆卸时,先拆下活动护板,留出空间以对锁止护板进行解锁操作。本方安安设置活动护板能够方便护板的安装和拆卸。
[0007]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顶槽的深度大于底槽的深度,所述护板的高度小于相对设置的顶槽底部到底槽槽口之间的距离,且大于相对设置的顶槽槽口到底槽底部之间的距离。本方案中相对设置的顶槽和底槽是指顶部的顶槽与中间卡座的底槽,或是
中间卡座的顶槽与底板的底槽。护板在装配时,先将顶部插入顶槽内,由于护板的高度小于相对设置的顶槽底部到底槽槽口之间的距离,护板下端可以移动到底槽上方,然后将护板下端插入底槽,此时由于护板的高度大于相对设置的顶槽槽口到底槽底部之间的距离,则护板卡置在顶槽与底槽之间完成安装。
[0008]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性锁紧机构包括设置在一个护板一侧上的锁钩和设置在相邻护板相对一侧上的锁紧部,锁紧部包括锁槽,转动设置在锁槽内的锁片和弹性组件,锁钩推动锁片转动,锁片转动过程中形成有一个锁紧位和一个解锁位,弹性组件与锁片连接,推动锁片维持在锁紧位或解锁位。本方案中锁片能够被锁钩进行推动和拉出时进行带动绕中心进行来回转动,锁钩插入并推动锁片形成锁紧,此时锁片形成锁紧位,锁钩拉出带动锁片反向转动进行解锁,此时形成解锁位。锁片转动过程中带动弹性组件进行位移,弹性组件通过弹性对锁片锁紧位和解锁位进行维持,使得形成锁紧和解锁状态。
[0009]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锁片包括以转动点为中心设置的活动臂、锁臂和连接臂,活动臂与连接臂位于中心两侧,活动臂与连接臂之间成夹角设置,所述锁臂设置于夹角所在一侧,在锁臂靠连接臂一侧端部上设置有第一锁头,锁钩活动于活动臂与锁臂之间,锁钩面向锁臂一侧端部上设置有第二锁头。本方案中锁片活动臂与连接臂成夹角设置,该夹角为钝角,即活动臂与连接臂形成具有弯折的形状,而锁臂连接在两者之间,锁臂可以与活动臂垂直设置,活动臂与锁臂之间的空间为锁钩插入和拉出的地方,在初始状态下,连接臂压在锁槽底部,活动臂翘起,而锁臂则向下倾斜,此时锁钩能够方便插入,推动活动臂,在推动过程中转动锁片,锁臂向上回正,其第一锁头与锁钩上的第二锁头正好形成互锁,而锁片在弹性组件维持下进入锁紧位。当用力拔出锁钩时,锁钩的第二锁头推动第一锁头,该第一锁头与锁紧臂之间采用弧面过渡连接,可以便于第一锁头沿着锁紧臂和第二锁头表面移动,锁钩带动锁片转动,锁紧臂向下倾斜,使得第一锁头与第二锁头脱离,形成解锁,这个过程中弹性组件随着连接臂进行移动,形成对锁片解锁状态的维持,使得锁片进入解锁位。
[0010]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性组件包括连接杆,连接杆一端与连接臂相铰接,连接杆另一端上设置有滑孔,在锁槽内壁上设置有限位柱,限位柱插入在滑孔内,所述连接杆外套设有支撑弹簧,支撑弹簧一端与连接杆固定,另一端与限位柱固定。本方案中连接杆绕限位柱转动,且能在滑孔内进行一定距离的移动。连接杆包括与连接臂连接的接头部和杆部,杆部截面形状小于接头部截面形状,接头部与干部之间形成挡沿,支撑弹簧套在杆部上,支撑弹簧一端压在挡沿上,另一端与限位柱进行固定。
[0011]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锁片靠着锁槽底部设置,锁片转动点与连接杆的连线平行于锁槽底面,锁紧位状态下活动臂压在锁槽底部,解锁位状态下连接臂压在锁槽底部,且连接臂与连接杆之间形成有角度。本方案中锁片靠锁槽底面设置,锁紧位下活动臂靠着锁槽底面,连接臂翘起,解锁位下连接臂靠着锁槽底面,活动臂翘起。连接杆在支撑弹簧的作用下持续给连接臂一个推力,锁片中心到限位柱之间的距离小于连接臂与连接杆长度之和,则在锁紧位时,连接杆给翘起的连接臂一个向外的推力,维持活动臂紧靠锁槽底面,锁臂与锁钩形成锁紧;在解锁位时,连接臂转动至与锁槽底面相贴,连接杆给连接臂一个向内的推力,维持连接臂紧靠锁槽底面,锁臂放置脱开锁钩,形成解锁。滑孔提供了连接杆由朝向外侧到朝向内侧改变过程中伸缩的空间,便于连接杆状态改变。
[0012]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顶板与底座之间设置有立柱连接,所述中间卡座固定在立柱上。本方案中在四角位置分别设置立柱,顶板设置在立柱顶部,中间卡座为方形框架结构,分别在四角处与立柱固定,安装在顶部与底座之间处。
[0013]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护板包括外围框架,在外围框架内设置有铁网。本方案中护板采用网板,使得护板重量更轻,更方便拆装,同时中间铁网能够使得外部人员能够观察内部电梯运行或人员操作情况。
[0014]本技术的优点是:安装在教学用电梯外,采用护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教学用电梯护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顶板(1)、中间卡座(2)和底座(3)构成的容纳电梯的两层空间结构,在顶板和中间卡座之间、中间卡座和底座之间沿边缘插接有若干护板(4),护板相拼接形成侧壁,在护板之间设有弹性锁紧机构相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教学用电梯护栏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顶板(1)底面沿边缘设置有顶槽(5),所述底座(3)表面上沿边缘设置有底槽(6),所述中间卡座为一圈框体结构,在中间卡座表面上沿边缘设置有顶槽(5),中间卡座底面上沿边缘设置有底槽(6),所述护板(4)上下端分别插接在相对设置的顶槽和底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教学用电梯护栏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护板(4)包括若干锁止护板(7)和至少一个活动护板(8),所述相邻的锁止护板之间通过所述弹性锁紧机构相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教学用电梯护栏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顶槽(5)的深度大于底槽(6)的深度,所述护板(4)的高度小于相对设置的顶槽底部到底槽槽口之间的距离,且大于相对设置的顶槽槽口到底槽底部之间的距离。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教学用电梯护栏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弹性锁紧机构包括设置在一个护板一侧上的锁钩(9)和设置在相邻护板相对一侧上的锁紧部,锁紧部包括锁槽(10),转动设置在锁槽内的锁片(11)和弹性组件,锁钩推动锁片转动,锁片转动过程中形成有一个锁紧位和一个解锁位,弹性组件与锁片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溢坚虞雪芬姚舜刚毛土火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