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直线导轨装珠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1346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直线导轨装珠结构,属于直线导轨技术领域,至少一个转向段上设有滚动体进口;滚动体进口连有滚动体注入通道;滚动体注入通道设置在该转向段对应的端盖内并延伸至设在该端盖一侧的滚动体注入口;滚动体注入口位置设有封盖;封盖用于封闭滚动体进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直线导轨装珠结构,解决安装或拆出滚珠不便捷性、效率低下等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直线导轨装珠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直线导轨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直线导轨装珠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直线导轨运动装置用于引导物体沿预先设定的直线轨迹进行运动。直线导轨运动装置通常包括直线导轨和安装在直线导轨上的滑块。被引导的物体与滑块连接,从而在滑块的引导下沿导轨进行直线运动。滑块通常包括滑块主体和位于滑块主体的两端的外循环器,在滑块主体面向直线导轨的一侧设有供滚珠滚动的滚珠负载通道,在滑块主体上设有贯穿其前后两端的滚珠返回通道,滚珠负载通道和滚珠返回通道通过设置外循环器上的滚珠过渡通道连接,从而形成滚珠循环通道。在滚珠循环通道内设置多个紧密排布且尺寸相同的滚珠。滑块主体通过位于滚珠负载通道内的滚珠与直线导轨接触,滚珠随着滑块的运动在滚珠循环通道内滚动前行。
[0003]在工业产品的生产作业中,组装一直是最重要的步骤。每一个零件都需要有一次组装动作,而一个滑块约有100颗左右的滚珠需要被装入滑块内,也就是说一个滑块光是装滚珠就要有100次左右的人工动作,这不但浪费时间又费力,增加许多生产成本。自动化装珠作业改善了多次重复装入滚珠的步骤,但是为了将滚珠循环通道填充满滚珠,仍需要人工打开回流导向器和滑块本体之间的间隙注入滚珠或打开保持器间隙注入滚珠。对于一个组装好的滑块,安装或拆出滚珠的便捷性和效率仍需要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新型直线导轨装珠结构,拟解决安装或拆出滚珠不便捷性、效率低下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新型直线导轨装珠结构,包括导轨1、滑动本体2、两个端盖3和至少一对滚动体通道;所述滑动本体2配合在导轨1上,并沿着导轨1纵向移动;成对的滚动体通道在滑动本体2移动方向的两侧各设置一个;所述滚动体通道包括设置在滑动本体2和导轨1之间的载荷段4、贯穿滑动本体2两端的回程段5和两个将载荷段4和回程段5连接的转向段6;一个滚动体通道的两个转向段6一一对应设置在滑动本体2两端各设有的端盖3内;至少一个转向段6上设有滚动体进口7;所述滚动体进口7连有滚动体注入通道8;所述滚动体注入通道8设置在该转向段6对应的端盖3内并延伸至设在该端盖3一侧的滚动体注入口9;所述滚动体注入口9位置设有封盖10;所述封盖10用于封闭滚动体进口7。由上述结构可知,滚动体通道都是成对设置的,成对的两个滚动体通道关于滑动本体2移动方向对称设置,即滑动本体2左右各一个滚动体通道;如果有两对滚动体通道,则滑动本体2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各一个滚动体通道;每个滚动体通道都有两个转向段6,分别设在两个端盖3里。所以,对于有滚动体进口7的转向段6,就可以对其滚动体通道从滚动体进口7注入滚动体来填满滚动体通道。首先打开封盖10,这样滚动体进口7被打开,从滚动体注入口9注入滚动体,滚动体从滚
动体通道进入滚动体进口7;滚动体通道可以是一个专门的通道,也可以是空腔空间,总之是为了能够将滚动体从滚动体注入口9伸进滚动体进口7,来填满带有滚动体进口7的转向段6的滚动体通道。对于该滚动体通道填充滚动体,就不需要拆开端盖3,直接从端盖3的一个侧面向该滚动体通道填充滚动体。这种方式操作便利,安装或拆卸滚动体快速,可随时更换或安装滚动体。若滚动体通道的两个转向段6都设有滚动体进口7,则可以同时两个方向对滚动体通道进行端盖侧面注入滚动体,效率更高。所有的滚动体通道的转向段6均设有滚动体进口7,则在端盖装配在滑动本体2上后,直接对所有的滚动体通道进行端盖侧面同时注入滚动体,效率大大高。
[0006]进一步的,所述滚动体进口7设置在滑动本体2和端盖3交界位置的转向段6上;滚动体注入通道8从滚动体注入口9斜向延伸至滚动体进口7。由上述结构可知,滚动体从滚动体注入口9进入滚动体注入通道8后,引至滚动体进口7,由于滚动体进口7设置在滑动本体2和端盖3交界位置的转向段6上,所以滚动体可以顺势从转向段6快速进入回程段5。
[0007]进一步的,所述滚动体进口7设置在转向段6远离滑动本体2的端部。由上述结构可知,滚动体也可以从转向段6远离滑动本体2的端部进入。
[0008]进一步的,所述滚动体注入通道8从滚动体注入口9斜向延伸至滚动体进口7。由上述结构可知,滚动体从滚动体注入口9进入滚动体注入通道8后,引至滚动体进口7,快速进入转向段6,由于该位置处于滚动体转向位置,所以受其他滚动体阻碍较小。
[0009]进一步的,所述滚动体注入通道8从滚动体注入口9垂直端盖3一侧面延伸至滚动体进口7;所述滚动体注入通道8和转向段6相切。由上述结构可知,滚动体注入通道8垂直端盖3一侧面,且和转向段6相切,由于该位置处于滚动体转向位置,受其他滚动体阻碍较小。
[0010]进一步的,所述滚动体注入通道8和对应的滚动体注入口9所在的端盖3一侧面的夹角为20度~65度。由上述结构可知,斜向表示滚动体注入通道8和端盖3一侧面处于非垂直状态。
[0011]进一步的,所述滚动体通道有两对,滑动本体2移动方向的上下位置各设置一对;两对滚动体通道位于同一端盖3内的四个转向段6分布在端盖3内的左上位置、左下位置、右上位置和右下位置;每个转向段6均设有滚动体进口7。由上述结构可知,常规的采用两对滚动体通道,滑动本体2受力更平衡。
[0012]进一步的,每个滚动体进口7均一一对应有一个滚动体注入通道8和一个滚动体注入口9。由上述结构可知,每个转向段6独立使用一个滚动体注入通道8和一个滚动体注入口9,此时打开一个封盖10,即只能向一个滚动体通道注入滚动体。
[0013]进一步的,同一端盖3内的左上位置的转向段6的滚动体进口7和左下位置的转向段6的滚动体进口7共用一个滚动体注入口9;同一端盖3内的右上位置的转向段6的滚动体进口7和右下位置的转向段6的滚动体进口7共用一个滚动体注入口9。由上述结构可知,同侧的滚动体通道的同一端转向段6可以共用一个滚动体注入口9,即打开封盖10,可以选择往两个滚动体通道中的一个注入滚动体。
[0014]进一步的,所述滚动体通道注入的滚动体为滚珠或滚柱。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直线导轨装珠结构,至少一个转向段上设有滚动体进口;滚动体进口连有滚动体注入通道;滚动体注入通道设置在该转向段对应的端盖内并延
伸至设在该端盖一侧的滚动体注入口;滚动体注入口位置设有封盖;封盖用于封闭滚动体进口。本技术的一种新型直线导轨装珠结构,解决安装或拆出滚珠不便捷性、效率低下等问题。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端盖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端盖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滚动体注入通道和端盖一侧面呈45度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滚动体注入通道和端盖一侧面呈90度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新型直线导轨整体俯视示意图;
[0022]图6是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直线导轨装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1)、滑动本体(2)、两个端盖(3)和至少一对滚动体通道;所述滑动本体(2)配合在导轨(1)上,并沿着导轨(1)纵向移动;成对的滚动体通道在滑动本体(2)移动方向的两侧各设置一个;所述滚动体通道包括设置在滑动本体(2)和导轨(1)之间的载荷段(4)、贯穿滑动本体(2)两端的回程段(5)和两个将载荷段(4)和回程段(5)连接的转向段(6);一个滚动体通道的两个转向段(6)一一对应设置在滑动本体(2)两端各设有的端盖(3)内;至少一个转向段(6)上设有滚动体进口(7);所述滚动体进口(7)连有滚动体注入通道(8);所述滚动体注入通道(8)设置在该转向段(6)对应的端盖(3)内并延伸至设在该端盖(3)一侧的滚动体注入口(9);所述滚动体注入口(9)位置设有封盖(10);所述封盖(10)用于封闭滚动体进口(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直线导轨装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体进口(7)设置在滑动本体(2)和端盖(3)交界位置的转向段(6)上;滚动体注入通道(8)从滚动体注入口(9)斜向延伸至滚动体进口(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直线导轨装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体进口(7)设置在转向段(6)远离滑动本体(2)的端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直线导轨装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体注入通道(8)从滚动体注入口(9)斜向延伸至滚动体进口(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明源李剑李莉付康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博斯塔特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