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食用菌红侧耳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食用菌开发
,具体涉及一株食用菌红侧耳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由于产出的价值非常低,秸秆的利用一直是伴随农业历来已久的问题,不予及时处理会带来耕地占用、病虫害传播等问题,由于含热能较大,直接焚烧处理还带来雾霾等更多环境问题。
[0003]木质纤维素结构复杂,其利用一直是各国的资源利用难题,预处理可改变天然纤维素的结构,破坏主要组份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之间的连接,去除半纤维素、木质素,有助于木质纤维素的高价值利用,但目前预处理技术不可避免的具有环境污染、高能耗、设备腐蚀等特点,且不具有生物安全性,不能应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等生物安全性较高的领域。
[0004]微生物发酵法是目前公认的最有潜力能同时达到低污染和低成本的一种生产策略。但木质纤维素很难被单一微生物所降解,但能直接转化木质纤维素合成生物基产品或生物能源的微生物也较少,很多研究采用构建协同分解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的复合菌系或菌种改造手段去降解木质纤维素。因此筛选到本身酶系全面,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食用菌红侧耳,其特征在于,所述红侧耳为红侧耳(Pleurotus djamor)RP,保藏编号为CGMCC No.21074。2.权利要求1所述食用菌红侧耳在制备降解富含木质纤维的植物材料的制剂中的应用。3.生物制剂,其特征在于,包含保藏编号为CGMCC No.21074的红侧耳菌液、菌悬液或全培养物。4.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制剂在富含木质纤维的植物材料降解中的应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降解富含木质纤维的植物材料中的木质素、纤维素和/或半纤维素。6.一种富含木质纤维的植物材料的降解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保藏编号为CGMCC No.21074的红侧耳菌种子液接种在由富含木质纤维的植物材料制备的固体发酵培养基上进行固体发酵培养。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富含木质纤维的植物材料的降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侧耳菌的种子液的生物量为5
±
0.5g/L,优选的,所述红侧耳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元达,张子晨,王秀文,吴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