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溶磷真菌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04552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2:55
一种溶磷真菌及其应用,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溶磷真菌,应用于土壤中潜在难溶磷的溶解,以提高植物可吸收利用的磷元素,为增加土壤固定的难溶磷的利用率等问题提供帮助。一种溶磷真菌,它为溶磷真菌(Talaromyces sp.)WR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溶磷真菌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溶磷真菌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磷是植物生长必须的三大营养元素之一,不仅参与许多重要的生命代谢活动,而且还是很多器官的组成成分,磷对作物碳水化合物的运输、合成和分解起着重要作用,磷素供给不足将会制约植物的生长。我国土壤总磷含量较高,但大部分磷与镁、钙、铁和铝等结合形成难溶磷酸盐被土壤固定,导致土壤中95%以上的磷源不能直接被植物吸收利用。因此,研究溶磷真菌以挖掘土壤中潜在的磷库资源,对于缓解我国磷资源紧张、减少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具有重要的意义。
[0003]磷肥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我国优质富磷矿资源不足,现今的消费趋势使我国正面临着磷资源枯竭的局面,国内外对于溶磷真菌的研究又相对比较少见,针对于此,筛选溶磷真菌并了解其溶磷特性,探知其溶磷方式,可为可持续且具有生态意义的微生物肥料的研发提供优良的菌种资源,从而进一步改善农业化肥和农药施用造成的土壤和水体等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溶磷真菌,应用于土壤中潜在难溶磷的溶解,以提高植物可吸收利用的磷元素,为增加土壤固定的难溶磷的利用率等问题提供帮助。
[0005]一种溶磷真菌(Talaromyces sp.)WR1

4,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是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日期为2020年12月28日,保藏号为CCTCC NO:M 2020981。
[0006]所述溶磷真菌用于溶解土壤中含有钙、锌、铝、铁或镁的无机磷酸盐。
[000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08](1)本专利技术采用植物根际土壤为样品,通过梯度稀释涂布法、平板划线法对溶磷真菌进行分离和纯化,并对菌株进行形态观察和ITS rDNA鉴定,经鉴定该溶磷真菌WR1

4属于踝节菌属,适宜在温度为28℃、pH值为7的环境中生长。最后测定溶磷真菌WR1

4菌株对磷酸钙、磷酸锌、磷酸铝、磷矿粉和磷酸铁等5种不同难溶性磷酸盐的溶解能力,测定结果表明:该溶磷真菌WR1

4菌株对磷酸钙和磷酸锌具有极强的溶解能力。
[0009](2)本专利技术溶磷真菌对难溶性磷源的溶解具有广谱性,对于土壤难溶性磷的溶解具有很大的帮助,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0010]本专利技术可获得一种溶磷真菌及其应用。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溶磷真菌WR1

4在难溶性磷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图;
[0012]图2为溶磷真菌WR1

4在PDA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图;
[0013]图3为溶磷真菌WR1

4在CA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图;
[0014]图4为溶磷真菌WR1

4在CYA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图;
[0015]图5为溶磷真菌WR1

4和相近的菌株的ITS rDNA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一种溶磷真菌(Talaromyces sp.)WR1

4,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是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日期为2020年12月28日,保藏号为CCTCC NO:M 2020981。
[0017]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一种溶磷真菌的应用,所述溶磷真菌用于溶解土壤中含有钙、锌、铝、铁或镁的无机磷酸盐。
[0018]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不同点是:所述无机磷酸盐为磷酸三钙、磷酸锌、磷酸铁、磷酸铝、磷矿粉或磷酸镁。
[0019]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相同。
[0020]实施方式一至三的有益效果:
[0021](1)本实施方式采用植物根际土壤为样品,通过梯度稀释涂布法、平板划线法对溶磷真菌进行分离和纯化,并对菌株进行形态观察和ITS rDNA鉴定,经鉴定该溶磷真菌WR1

4属于踝节菌属;其适宜在温度为28℃、pH值为7的环境中生长。最后测定溶磷真菌WR1

4菌株对磷酸钙、磷酸锌、磷酸铝、磷矿粉和磷酸铁等5种不同难溶性磷酸盐的溶解能力,测定结果表明:该溶磷真菌WR1

4菌株对磷酸钙和磷酸锌具有极强的溶解能力。
[0022](2)本实施方式溶磷真菌对难溶性磷源的溶解具有广谱性,对于土壤难溶性磷的溶解具有很大的帮助,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0023]采用以下实施例验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4]实施例1:一种溶磷真菌;
[0025]1.样品来源:
[0026]选择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民主示范区大豆生态试验田的大豆根际土壤为土壤样品,对其进行初筛和复筛,获得溶磷真菌。
[0027]2.主要实验试剂及培养基:
[0028]难溶无机磷固体培养基:10g葡萄糖,5g磷酸钙,5g六水氯化镁,0.25g七水硫酸镁,0.2g氯化钾,0.1g硫酸铵,15

20g琼脂,蒸馏水定容至1000mL,pH为7.0,121℃,灭菌30min。
[0029]难溶无机磷液体培养基:10g葡萄糖,5g磷酸钙,5g六水氯化镁,0.25g七水硫酸镁,0.2g氯化钾,0.1g硫酸铵,蒸馏水定容至1000mL,pH为7.0,121℃,灭菌30min。
[0030]PDA固体培养基:200g马铃薯,20g葡萄糖,15

20g琼脂,蒸馏水定容至1000mL,pH自然,121℃,灭菌30min(注:马铃薯去皮,切块煮沸半个小时,然后用纱布过滤,再加入糖和琼脂,溶化后补足水至1000mL)。
[0031]CA培养基:3.0g硝酸钠,0.01g七水硫酸亚铁,0.5g氯化钾,0.5g七水硫酸镁,1.0g磷酸氢二钾,30.0g蔗糖,15

20g琼脂,pH为7.2,121℃,灭菌30min。
[0032]CYA培养基:3.0g葡萄糖,0.5g氯化钾,0.5g七水硫酸镁,1.0g磷酸氢二钾,1.0g硝酸钠,0.1g七水硫酸亚铁,5.0g酵母浸粉,15

20g琼脂,pH为7.2,121℃,灭菌30min。
[0033]3.主要的实验方法:
[0034]3.1菌株的筛选
[0035]初筛是根据菌株在难溶无机磷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筛选出透明圈比较明显的真菌,初筛具体步骤如下:

称取10g从某生态试验田大豆根际采集的土壤过筛,放置于已灭菌的装有玻璃珠和90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充分摇动恒温振荡培养90min,使真菌呈单细胞状态分散于液体中,与营养物质充分接触;

从锥形瓶内吸取振荡培养后的菌悬液1mL,以倍比稀释法接种于以磷酸三钙Ca3(PO4)2为唯一磷源的难溶无机磷筛选培养基中,倒置于28℃恒温培养箱中培养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溶磷真菌,其特征在于它为溶磷真菌(Talaromyces sp.)WR1

4,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是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日期为2020年12月28日,保藏号为CCTCC NO:M 20209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继华任氢欣曾齐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