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隧道接收端分层加固注浆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50503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盾构隧道接收端分层加固注浆的施工方法,在盾构隧道的接收端的车站主体结构施做时,随车站主体结构进度对接收端的洞门的周围的土体进行分层加固,盾构隧道及隧道拱顶上方加固区域全部采用水平孔前进式分段钻孔注浆的施工工艺消除传统的水平加固盲区,提高了接收端洞门的加固效果好,确保盾构机安全接收。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盾构隧道接收端洞门采用水平注浆加固存在加固盲区,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患的问题。患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盾构隧道接收端分层加固注浆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盾构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盾构隧道接收端分层加固注浆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盾构机接收前,一般会对接收端的洞门处的土体进行加固。有时候,因为所处地理位置环境因素影响,无法采用常规的加固方式在地面进行垂直加固,所以,在洞门处进行水平加固。
[0003]因为在洞门前水平加固的加固范围无法完全满足设计要求,会存在一定区域的加固盲区,而存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盾构隧道接收端分层加固注浆的施工方法,以解决盾构隧道接收端洞门采用水平注浆加固存在加固盲区,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盾构隧道接收端分层加固注浆的施工方法,对盾构隧道的接收端洞门的周围土体沿水平方向逐段递进进行第一次注浆加固以固结形成第一加固体,所述第一加固体位于所述盾构隧道的拱顶以上;
[0006]于所述第一加固体中埋设多根支护注浆管,所述注浆管沿所述第一加固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多根所述支护注浆管沿所述第一加固体的宽度方向设置;
[0007]于多根所述支护注浆管内注浆,使得多根所述支护注浆管在所述第一加固体内形成支护结构;
[0008]对所述接收端洞门的拱顶以下的周围土体沿水平方向逐段递进进行第二次注浆加固以固结形成连接于所述第一加固体的底部的第二加固体。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次注浆加固的每一段的加固长度为2m~3m。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固体的长度为15m。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固体的高度为4m。
[0012]进一步的,所述支护注浆管位于所述拱顶以上1m。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盾构隧道接收端分层加固注浆的施工方法,在盾构隧道的接收端的车站主体结构施做时,随车站主体结构进度对接收端的洞门的周围的土体进行分层加固,盾构隧道及隧道拱顶上方加固区域全部采用水平孔前进式分段钻孔注浆的施工工艺消除传统的水平加固盲区,提高了接收端洞门的加固效果好,确保盾构机安全接收。
附图说明
[0014]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盾构隧道接收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盾构隧道接收端的剖视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次注浆加固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专利技术,而非对该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
[0019]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盾构隧道接收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盾构隧道接收端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次注浆加固的示意图。
[0021]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盾构隧道接收端分层加固注浆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2]S1:对盾构隧道3的接收端洞门的周围土体沿水平方向逐段递进进行第一次注浆加固以固结形成第一加固体1,所述第一加固体1位于所述盾构隧道3的拱顶以上。
[0023]本专利技术的盾构隧道接收端分层加固注浆的施工方法采用前进式分段钻孔注浆的施工工艺。
[0024]前进式分段钻孔注浆的施工工艺的具体过程是:
[0025]首先采用水平地质钻机成孔,在洞门设置有围护桩4,围护桩的远离盾构隧道3的一侧浇筑形成有车站主体结构5。
[0026]在洞门的盾构隧道的拱顶以上的土体中开孔后,在孔中安装孔口管。在孔口管内,分段向前(朝向盾构隧道始发端的一侧)钻注施工。
[0027]参阅图3所示,在进行第一次注浆加固时,分五段进行注浆加固,分别包括分段(1)、分段(2)、分段(3)、分段(4)以及分段(5)。分段(1)靠近车站主体结构,分段(5)远离车站土体结构。在前进式分段钻孔注浆过程中,依次对分段(1)、分段(2)、分段(3)、分段(4)以及分段(5)进行递进式钻孔注浆加固。每段进尺控制在2m~3m,成孔后退出钻杆,安装法兰盘及注浆管进行注浆,待浆液凝固后拆除法兰盘,再进行钻孔。如此循环,直到钻进深度达到设计要求。
[0028]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次注浆加固的每一段的加固长度为2m~3m,最终形成的第一加固体1的长度为15m,第一加固体1的高度为4m。
[0029]S2:于第一加固体1中埋设多根支护注浆管11,注浆管沿第一加固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多根支护注浆管11沿第一加固体1的宽度方向设置。
[0030]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加固体固结后,于第一加固体中钻孔埋设多根支护注浆管,使得多根支护注浆管形成类似管棚的支护结构。支护注浆管11位于盾构隧道3的拱顶以上1m。
[0031]S3:于多根支护注浆管11内注浆,使得多根支护注浆管11在第一加固体1内形成支护结构。
[0032]通过在支护注浆管内注浆,使得浆料在支护注浆管内并渗入第一加固体中,对第
一加固体进行二次加固,并作为盾构隧道的接收端的支护结构。
[0033]S4:对接收端洞门的拱顶以下的周围土体沿水平方向逐段递进进行第二次注浆加固以固结形成连接于第一加固体1的底部的第二加固体2。
[0034]在地下土体中施工,为了避免注浆加固失效,第二次注浆加固安排在盾构分别掘进至距离盾构洞口附近时,开始对盾构隧道的拱顶以下至盾构隧道的下方3m范围内的土体进行端头注浆加固,以便注浆加固能最大限度保证浆液的有效性,防止出现涌水涌砂及坍塌现象,保证盾构安全接收。
[0035]注浆范围分别为各线盾构隧道拱顶以下9.40m,横向长度12.40m,纵向长度15.0m。
[0036]在本实施例中,注浆加固采用的注浆材料为TGRM特种灌浆料。TGRM特种灌浆料具体成分见下表1、TGRM特种灌浆料的具体性能指标见下表2。
[0037]表1、TGRM特种灌浆料主要成分表
[0038][0039]表2、TGRM特种灌浆料主要性能指标
[0040]项目指标值比表面积/(m2/kg)≥400可操作时间/min≤9流动度/mm≥240初凝/min≥12终凝/min≤15
[0041]在本实施例中,注浆加固采用施工设备包括MK

5型钻机和KBY

50/70型双液注浆泵。
[0042]钻孔施工采用MK

5型钻机。该钻机是动力头式全液压钻机,具有转速范围宽、扭矩大、给进行程长等特点,适用于复合片钻进、硬质合金钻进及冲击回转钻进。
[0043]注浆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盾构隧道接收端分层加固注浆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对盾构隧道的接收端洞门的周围土体沿水平方向逐段递进进行第一次注浆加固以固结形成第一加固体,所述第一加固体位于所述盾构隧道的拱顶以上;于所述第一加固体中埋设多根支护注浆管,所述注浆管沿所述第一加固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多根所述支护注浆管沿所述第一加固体的宽度方向设置;于多根所述支护注浆管内注浆,使得多根所述支护注浆管在所述第一加固体内形成支护结构;对所述接收端洞门的拱顶以下的周围土体沿水平方向逐段递进进行第二次注浆加固以固结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孟龙彭嵚杜亚非郑永杰耿晓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