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鼓式硫化机钢带的交叉式纠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5498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鼓式硫化机钢带的交叉式纠偏装置,包括左墙板、右墙板,左墙板后端上部贯穿有U形槽A且槽口向后,右墙板后端上部贯穿有U形槽B且槽口向后,U形槽A内设有轴承座A,轴承座A通过其底部左墙板上的升降装置上下移动;U形槽B底部槽壁上螺栓连接有轴承座B,轴承座A与轴承座B之间竖直转动连接有纠偏辊。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可知,通过驱动电机自动升降轴承座A,使得纠偏辊与其他辊形成交叉状,进而达到自由调节纠偏辊上钢带的左右偏移量,再利用接近开关与电感式传感器,使得钢带的纠偏精准度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大大提升,同时无需人工调整钢带左右偏移量,其工作强度低,难度系数低。系数低。系数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鼓式硫化机钢带的交叉式纠偏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鼓式硫化机设备,尤其是涉及用于鼓式硫化机钢带的交叉式纠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鼓式硫化机,用以连续硫化各种涂胶布类的一种设备,分为用饱和蒸汽加热和电加热两种:用饱和蒸汽加热的,须增加鼓壁的厚度和重量;用电加热的,则不须增加。其主要工作部分是硫化鼓和无接头钢带,钢带将胶布紧压在鼓的表面上,硫化鼓的作是将布上胶层进行硫化,鼓式硫式化机也用在人造革生产中。
[0003]而企业在正常的生产使用过程中发现,随着硫化机长时间的运转,其鼓上的钢带多多少少会发生左右偏移,这就导致硫化出的产品发生半生不熟的现象,大大降低了产品的质量,同时,通过人工去调整钢带的左右偏移量,其工作强度太大,难度系数太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鼓式硫化机钢带的交叉式纠偏装置,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解决硫化机长时间运转,其鼓上的钢带发生左右偏移,导致硫化出的产品发生半生不熟的现象,大大降低产品质量的问题,同时解决人工调整钢带左右偏移量,其工作强度大,难度系数高的问题。...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鼓式硫化机钢带的交叉式纠偏装置,包括左墙板(1)、右墙板(2),所述左墙板(1)后端上部贯穿有U形槽A(11)且槽口向后,所述右墙板(2)后端上部贯穿有U形槽B(21)且槽口向后,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槽A(11)内设有轴承座A(12),轴承座A(12)通过其底部左墙板(1)上的升降装置(3)上下移动;所述U形槽B(21)底部槽壁上螺栓连接有轴承座B(22),所述轴承座A(12)与轴承座B(22)之间竖直转动连接有纠偏辊(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鼓式硫化机钢带的交叉式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3)包括支撑板(31)、蜗轮蜗杆结构(32)、驱动电机(33),所述支撑板(31)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轴承座A(12),底部通过蜗轮蜗杆结构(32)进行升降运动,所述蜗轮蜗杆结构(32)通过驱动电机(33)进行驱动,所述驱动电机(33)通过螺栓固定于左墙板(1)底部左侧面上的支撑台(14)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鼓式硫化机钢带的交叉式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1)底部前后对称设有两蜗轮蜗杆结构(32),每个所述蜗轮蜗杆结构(32)的顶升蜗杆顶部均通过轴承座C水平转动连接于支撑板(31)底部,底部均伸入U形槽A(11)底部槽壁上的蜗杆槽(13)中;所述U形槽A(11)下方的左墙板(1)上左右贯穿有两个方形槽(15),方形槽(15)按照前后并排分布,所述顶升蜗杆对应贯穿于方形槽(15)的顶壁与底壁;每个所述蜗轮蜗杆结构(32)的基座底部通过螺栓对应固定于方形槽(15)槽底上;每个所述蜗轮蜗杆结构(32)的主动蜗杆左端部均设有齿轮(35)并通过链条(36)与驱动电机(33)传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鼓式硫化机钢带的交叉式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槽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晨露李秉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尚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