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童肱骨外髁骨折复位及内固定导向组合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儿童肱骨外髁骨折复位及内固定导向组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临床上,儿童肱骨外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过程中需要手术医师在术中通过点式复位钳对骨折复位并进行一定的加压后,再予以2
‑
3枚克氏针进行固定。由于手术切口的解剖特点,采用通用的点式复位钳对骨折进行复位和加压时,操作非常不便。进一步地,在骨折复位之后,对于骨折进行克氏针固定的过程中,由于术者具有的经验和操作手法的差异,常常不能找到合适的固定角度,需要多次穿针后透视再调整,上述原因造成手术过程复杂、手术时间延长、增加了患儿和操作医师的放射线暴露风险,同时也增加了手术的创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儿童肱骨外髁骨折复位及内固定导向组合装置。
[0004]一种儿童肱骨外髁骨折复位及内固定导向组合装置,包括两个钳柄、钳头和克氏针导向器,所述钳头设于所述钳柄的头部,两个所述钳柄通过轴销连接,一个所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肱骨外髁骨折复位及内固定导向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钳柄、钳头和克氏针导向器,所述钳头设于所述钳柄的头部,两个所述钳柄通过轴销连接,一个所述钳头的头端设有卡盘,所述卡盘的两端设有向内弯折的卡爪,所述卡爪上设有所述克氏针导向器,另一个所述钳头的头端设有向下的插入尖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肱骨外髁骨折复位及内固定导向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克氏针导向器包括3个导向套筒,所述卡爪对应所述导向套筒设有通孔,所述导向套筒的一端伸出所述卡爪的外侧,3个所述导向套筒由上至下分布且3个所述导向套筒的轴线两两不共面,且3个所述导向套筒的轴线之间均具有一定的夹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肱骨外髁骨折复位及内固定导向组合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龙祥,代杰志,石芸中,秦晖,高悠水,陈博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