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克氏针定位引导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克氏针定位引导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克氏针是外科,尤其是骨外科,常用的一种定位、引导及固定装置,是一种一端尖锐的具有自攻钻入能力的钢针,常用的克氏针体部直径从0.5mm~4mm不等,一般通过电钻或者直接敲击的方式钻入包括骨干在内的多种组织。
[0003]根据使用场景的不同,需要使用的克氏针直径存在很大差异。不同于一般的电钻钻头,克氏针结构更软,具有一定的形变弹性,且由于其钻入组织的方式与钻头不同,克氏针在钻入坚硬的结构(比如骨骼)时其方向往往难以把控,目前临床工作中往往通过克氏针尾端方向估算克氏针钻透组织结构后的可能出口,难以准确把握其出口位置,在克氏针钻入方向、角度或钻出位置无法满足临床要求时,临床医师往往选择退针重新钻入或者增加克氏针的使用量以获得满意的效果,但无论是上述哪一种,均会不同程度的增加对组织的损伤。甚至因为无法准确定位克氏针的钻入方向与出口位置,临床工作中经常出现因克氏针角度偏差刺破大血管、挫伤神经导致严重事故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克氏针定位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探头、滑动杆和中空的固定套筒,所述夹持探头为横向的J形结构,其前端为逐渐变细的弧形探头,其中端为平直的滑轨,其后端为握柄;所述滑动杆的上端可移动地套设在滑轨上,滑动杆上设置有限制滑动杆向远离弧形探头方向移动的锁定结构,所述锁定结构解锁后可使滑动杆在滑轨上自由滑动;所述固定套筒的一端套接于滑动杆的下端,固定套筒的另一端正对弧形探头的端部设置,以使弧形探头与固定筒可夹持于组织上,所述固定套筒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可取出克氏针的贯通开口;所述固定套筒内通过键连接有与其内径相匹配的中空的导向筒,所述导向筒有多个,其内径分别与不同直径的克氏针相匹配,所述克氏针穿过导向筒后正对弧形探头的端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克氏针定位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固定支架和铰接于固定支架上的锁定拔片,所述滑轨的上表面设置有斜齿,所述锁定拔片的端部设置有可卡入斜齿内的锁定齿,所述固定支架设置于滑动杆的顶部,所述锁定拔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本超,金志辉,金林鑫,陈森,叶佳,郭唐曦,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