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韧带止点骨折复位固定接骨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3815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09:56
本技术涉及一种韧带止点骨折复位固定接骨板,包括:通过圆角平滑过渡的板体近端、板体中端以及板体远端;其中,板体近端的截面呈梯形,板体近端上开设有若干第一锁定孔;板体中端以及板体远端的中部开设有克氏针槽;板体远端上开设有第二锁定孔,板体远端的远端设有锯齿状结构。本技术的韧带止点骨折复位固定接骨板具有解剖学形态结构,能够与骨折处尽可能地贴合;对骨块可以形成充分的挤压作用和覆盖;同时克氏针槽的设计,便于手术过程中克氏针的临时固定作用,也便于克氏针的移除;结合五个锁定孔的设计,能够使得板体的固定更为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韧带止点骨折复位固定接骨板


技术介绍

1、韧带止点骨折好发于肩关节(肱骨大结节止点骨折)、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骨折)、踝关节(外踝撕脱骨折)、髋关节(股骨大粗隆止点骨折)等部位,尤其以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比较常见。

2、韧带止点骨折的固定方法众多,包括钢丝、克氏针、缝线、可吸收螺钉、松质骨螺钉、骑缝钉以及锚钉等固定方法。虽然钢丝对骨折块进行捆扎固定,可以获得相对牢固的固定,但钢丝植入过程中容易断裂、二期开始功能锻炼后松动,切割骨块、韧带及周围软组织以及金属降解等等问题都无法避免。螺钉固定可以获得相对更强的固定力量,但对于骨折粉碎严重者,即使联用垫片或缝线加强固定也无法到坚强固定。随着关节康复活动,螺钉固定也有松动、退钉的风险。锚钉固定虽然方法相对操作简便,无需二次取出,避免了软组织激惹征象,但锚钉植入的操作技巧要求高,单枚锚钉植入牢固性差、易出现固定不均衡的问题。

3、目前,韧带止点骨折尚未见采用接骨板固定,原因首先是无解剖学设计的微型接骨板,一般通用接骨板无法与骨表面完全贴合,其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韧带止点骨折复位固定接骨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圆角平滑过渡的板体近端(1)、板体中端(2)以及板体远端(3);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韧带止点骨折复位固定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韧带止点骨折复位固定接骨板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韧带止点骨折复位固定接骨板呈具有角度的“Y”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韧带止点骨折复位固定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近端(1)与所述板体中端(2)之间的夹角为120°-1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韧带止点骨折复位固定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中端(2)与所述板体远端(3)之间的夹角为75°-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韧带止点骨折复位固定接骨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圆角平滑过渡的板体近端(1)、板体中端(2)以及板体远端(3);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韧带止点骨折复位固定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韧带止点骨折复位固定接骨板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韧带止点骨折复位固定接骨板呈具有角度的“y”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韧带止点骨折复位固定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近端(1)与所述板体中端(2)之间的夹角为120°-1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韧带止点骨折复位固定接骨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飒孙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