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经皮椎弓根钉置入定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4402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8: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骨科经皮椎弓根钉置入定位器,包括呈圆柱形结构的定位主杆以及定位侧杆,定位主杆的中部开设有径向贯穿此定位主杆的中心孔,并且所述中心孔至所述定位主杆两端的距离相等,所述定位主杆的两端各设有一个连接部;两个连接部均通过连接件连接有一根可回转活动的定位侧杆,且在所述连接件内安装有调节锁定机构用作锁定活动的定位侧杆,每根所述定位侧杆上均设有多个径向间隔排布的圆形进针腔,且所述进针腔为倾斜腔,本定位器在穿刺之前可预先定位好内聚角度和穿刺孔,再穿刺,提升穿刺定位的准确性,不用反复调整,有效缩短医生及患者X射线暴露时间,提升工作效率。提升工作效率。提升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科经皮椎弓根钉置入定位器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骨科经皮椎弓根钉置入定位器。

技术介绍

[0002]经皮椎弓根技术是指在微创的前提下经过皮肤微小的切口,将器械准确置入椎弓根内,要想准确置入器械,首先必须准确确定椎弓根的入口位置,这就要求医师在行皮肤小切口之前须准确的定位。目前尚无一种定位的工具,既可以让医师准确定位,又可以节省宝贵的手术时间。传统的定位方式是医师使用克氏针交叉固定在皮肤上,然后利用C臂透视在正位确定椎弓根入口的位置,但此种方法往往需要反复移动克氏针,往往造成手术耗时增加,病人接受X线辐射量增加,由此会带来住院费用的提高和致畸的风险加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骨科经皮椎弓根钉置入定位器。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骨科经皮椎弓根钉置入定位器,包括呈圆柱形结构的定位主杆以及定位侧杆,所述定位主杆的中部开设有径向贯穿此定位主杆的中心孔,并且所述中心孔至所述定位主杆两端的距离相等,所述定位主杆的两端各设有一个连接部;两个连接部均通过连接件连接有一根可回转活动的定位侧杆,且在所述连接件内安装有调节锁定机构用作锁定活动的定位侧杆,每根所述定位侧杆上均设有多个径向间隔排布的圆形进针腔,且所述进针腔为倾斜腔。
[0006]进一步地,两个所述连接部上均设有竖向贯穿此连接部的调节孔,两个所述连接件上也设有竖向贯穿此连接件的调节槽;所述调节槽重叠在所述调节孔的上方,所述锁定机构活动安装在重叠的调节槽和调节孔内用作锁定定位侧杆。
[0007]进一步地,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底块、调节螺杆和调节旋钮,所述调节螺杆穿过所述调节槽和调节孔,所述调节螺杆伸出所述调节槽的部分上设置有调节旋钮,所述调节螺杆伸出所述调节孔的部分上设置有底块。
[0008]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定位侧杆上至少分布有五个间隔排布的进针腔,所述进针腔的轴心线与定位侧杆的横截面之间的夹角为15
°

[0009]进一步地,所述定位侧杆与所述定位主杆之间夹角呈180
°
时,每个所述定位侧杆上离所述连接件最近的进针腔与所述中心孔的间距为3cm,离所述连接件最远的所述进针腔与所述中心孔的间距为5cm,并且所有所述进针腔的圆心与所述中心孔的中心处于同一直线。
[0010]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用中心孔作为参照点,将定位主杆横放,调整两个可回转活动的定位侧杆向定位主杆靠拢。比照电脑上显示的内聚夹角来调整活动的定
位侧杆与定位主杆之间的夹角,完成后利用调节锁定机构将定位侧杆的位置锁定,此时便在体外调整好了穿刺所需的内聚角度;而定位侧杆上分布有多个进针腔,调整好角度后,间隔排布的进针腔与定位主杆之间的间距是不同的,从不同的进针腔进针穿刺,可适用于不同椎弓根外缘体表投影距离,满足不同胖瘦体型的病人使用,而且倾斜腔进针才能便于穿刺。在体外调好内聚角度后,从中心孔穿入一根穿刺针固定在棘突上或者用中心孔作为参照点放于棘突上方,此时再从定位侧杆上选取合适的椎弓根外缘体表投影距离,从进针腔中进行进针穿刺,定位准确,节省调整时间,穿刺成功率高。本定位器在穿刺之前可预先定位好内聚角度和穿刺孔,再进行穿刺,提升穿刺定位的准确性,不用反复调整,有效缩短医生及患者X射线暴露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骨科经皮椎弓根钉置入定位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100

定位主杆、110

中心孔、120

连接部、121

量角器、200

定位侧杆、210

连接件、211

调节槽、220

进针腔、300

调节锁定机构、310

调节螺杆、320

调节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4]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骨科经皮椎弓根钉置入定位器,包括呈圆柱形结构的定位主杆100以及定位侧杆200。所述定位主杆100的中部开设有径向贯穿此定位主杆100的中心孔110,并且所述中心孔110至所述定位主杆100两端的距离相等,所述定位主杆100的两端各设有一个连接部120。两个连接部120均通过连接件210连接有一根可回转活动的定位侧杆200,且在所述连接件210内安装有调节锁定机构300用作锁定活动的定位侧杆200。每根所述定位侧杆200上均设有多个径向间隔排布的圆形进针腔220,且所述进针腔220为倾斜腔。
[0015]根据术前CT测量值,采用以上结构,用中心孔110作为参照点,将定位主杆100横放,调整两个可回转活动的定位侧杆200向定位主杆100靠拢。比照电脑上显示的内聚夹角来调整活动的定位侧杆200与定位主杆100之间的夹角,完成后利用调节锁定机构300将定位侧杆200的位置锁定,此时便在体外调整好了穿刺所需的内聚角度。而定位侧杆200上分布有多个进针腔220,调整好角度后,间隔排布的进针腔220与定位主杆100之间的间距是不同的,从不同的进针腔220进针穿刺,可适用于不同椎弓根外缘体表投影距离,满足不同胖瘦体型的病人使用,而且倾斜腔进针才能便于穿刺。在体外调好内聚角度后,从中心孔110穿入一根穿刺针固定在棘突上或者用中心孔作为参照点放于棘突上方,此时再从定位侧杆200上选取合适的椎弓根外缘体表投影距离,从进针腔220中进行进针穿刺,定位准确,节省调整时间,穿刺成功率高。本定位器各部件材料均采用碳纤维材质制成,不影响透视,在穿刺之前可预先定位好内聚角度和穿刺孔,再进行穿刺,提升穿刺定位的准确性,不用反复调整,有效缩短医生及患者X线暴露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0016]作为其中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两个所述连接部120上均设有竖向贯穿此连接部120的调节孔(图中未示出),在连接部表面设有量角器121,调节孔是此量角器121的中心。两个
所述连接件210上也设有竖向贯穿此连接件210的调节槽211,所述调节槽211重叠在所述调节孔的上方,所述锁定机构活动安装在重叠的调节槽211和调节孔内用作锁定定位侧杆200。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底块(图中未示出)、调节螺杆310和调节旋钮320,所述调节螺杆310穿过所述调节槽211和调节孔,所述调节螺杆310伸出所述调节槽211的部分上设置有调节旋钮320,所述调节螺杆310伸出所述调节孔的部分上设置有底块。将调节旋钮320旋转靠近调节螺杆310的顶端,便放松了连接件210和连接部120,此状态下定位侧杆200可旋转活动;将调节旋钮320旋转至靠近底块,直至将连接件210和连接部120夹在一起利用调节旋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科经皮椎弓根钉置入定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圆柱形结构的定位主杆以及定位侧杆,所述定位主杆的中部开设有径向贯穿此定位主杆的中心孔,并且所述中心孔至所述定位主杆两端的距离相等,所述定位主杆的两端各设有一个连接部;两个连接部均通过连接件连接有一根可回转活动的定位侧杆,且在所述连接件内安装有调节锁定机构用作锁定活动的定位侧杆,每根所述定位侧杆上均设有多个径向间隔排布的圆形进针腔,且所述进针腔为倾斜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经皮椎弓根钉置入定位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部上均设有竖向贯穿此连接部的调节孔,两个所述连接件上也设有竖向贯穿此连接件的调节槽;所述调节槽重叠在所述调节孔的上方,所述锁定机构活动安装在重叠的调节槽和调节孔内用作锁定定位侧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骨科经皮椎弓根钉置入定位器,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春林赵凯罗嘉全钟艳春刘禄林尹文超刘午阳
申请(专利权)人: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