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棒生产用熔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3728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51
本申请涉及铝棒熔炼设备的领域,公开了一种铝棒生产用熔炉,其包括熔炉本体以及设置在熔炉本体内的熔炼腔,熔炼腔的横截面呈圆形,熔炉本体的顶部转动设置有转动盖,转动盖上设有进料口,熔炉本体靠近底部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液口,熔炼腔内设有用于清理熔炼腔内壁上粘接的残留铝液的清理机构;清理组件包括刮板,刮板沿竖直方向设置,且刮板沿竖直方向延伸的一边与熔炼腔的内壁相贴合,刮板朝向转动盖的一端与转动盖连接,转动盖的横截面呈圆形,且转动盖的轴心线与熔炼腔的轴心线重合,转动盖上设有驱动刮板旋转的驱动件。本申请减少了残余铝液粘接在熔炼腔的内壁上而导致熔炼腔的传热效率降低的可能,对残余铝液起到了清理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棒生产用熔炉
本申请涉及铝棒熔炼设备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铝棒生产用熔炉。
技术介绍
在铝棒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铝棒的原料与相关的添加剂添加到熔炉中进行熔炼,熔炼完成后,需要将融化的铝液倒入模具中,冷却后形成铝棒。相关技术中,公告号为CN20542051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防堵塞铝熔炉,包括熔炉主体、防堵装置和搅拌装置,所述熔炉主体的底部中间位置出料口内安装防堵装置,所述熔炉主体的上端中间位置安装搅拌装置,所述熔炉主体的左端顶部安装熔炉门,所述出料口外壁安装一个阀门,所述熔炉主体的外壁内侧安装保温层,所述加热棒在炉膛与保温层的中间隔空位置。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随着熔炉本体内多次用于熔炼铝液,熔炼完成后产生的残余铝液会粘接的熔炉本体的内壁上,随着残余铝液粘接层厚度的不断叠加,存在熔炉本体的传热效率降低而造成热能浪费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相关技术中熔炉本体的传热效率降低而造成热能浪费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铝棒生产用熔炉。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铝棒生产用熔炉,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得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棒生产用熔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熔炉本体(1)以及设置在熔炉本体(1)内的熔炼腔(11),所述熔炼腔(11)的横截面呈圆形,所述熔炉本体(1)的顶部转动设置有转动盖(12),所述转动盖(12)上设有进料口(121),所述熔炉本体(1)靠近底部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液口(13),所述熔炉本体(1)的内壁内预设有用于布设加热棒(141)的容纳腔(14),所述加热棒(141)布设在容纳腔(14)内用于为熔炼腔(11)加热,所述熔炼腔(11)内设有用于清理熔炼腔(11)内壁上粘接的残留铝液的清理机构(2);所述清理机构(2)包括刮板(21),所述刮板(21)沿竖直方向设置,且所述刮板(21)沿竖直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棒生产用熔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熔炉本体(1)以及设置在熔炉本体(1)内的熔炼腔(11),所述熔炼腔(11)的横截面呈圆形,所述熔炉本体(1)的顶部转动设置有转动盖(12),所述转动盖(12)上设有进料口(121),所述熔炉本体(1)靠近底部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液口(13),所述熔炉本体(1)的内壁内预设有用于布设加热棒(141)的容纳腔(14),所述加热棒(141)布设在容纳腔(14)内用于为熔炼腔(11)加热,所述熔炼腔(11)内设有用于清理熔炼腔(11)内壁上粘接的残留铝液的清理机构(2);所述清理机构(2)包括刮板(21),所述刮板(21)沿竖直方向设置,且所述刮板(21)沿竖直方向延伸的一边与熔炼腔(11)的内壁相贴合,所述刮板(21)朝向转动盖(12)的一端与转动盖(12)连接,所述转动盖(12)的横截面呈圆形,且所述转动盖(12)的轴心线与熔炼腔(11)的轴心线重合,所述转动盖(12)上设有驱动刮板(21)旋转的驱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棒生产用熔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主动齿轮(22)、驱动主动齿轮(22)旋转的电机(23)、从动齿轮(24),地面上在所述熔炉本体(1)的上方架设有支撑架(3),所述电机(23)沿竖直方向倒立着设置在支撑架(3)朝向转动盖(12)的一侧,所述主动齿轮(22)与电机(23)的转动轴同轴连接,所述从动齿轮(24)同轴连接在转动盖(12)朝向支撑架(3)的一侧,所述主动齿轮(22)与从动齿轮(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郁楠何尧兴朱云生朱晓青余国林肖兴林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润金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