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机动车辆的座椅安全带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和10的前序部分的机动车辆的座椅安全带装置。
技术介绍
例如从DE102017202644A1已知一种座椅安全带装置,该座椅安全带装置具有布置在座椅安全带装置的座椅安全带上的气囊模块。在模块外壳上设置有锁定机构,通过该锁定机构,座椅安全带可以被联接到模块外壳。通过将座椅安全带联接到模块外壳,防止了座椅安全带与气囊模块之间的相对移动,使得气囊模块跟随座椅安全带的延伸移动。为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使气体能够被引入到气囊模块的气囊中,使用了具有额外长度的气体管线。然而,实现这种座椅安全带装置是非常昂贵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潜在问题在于创造一种座椅安全带装置,该座椅安全带装置具有布置在座椅安全带上的气囊,这可以按最简单的可能方式实施。这个问题通过提供分别具有权利要求1和权利要求12的特征的座椅安全带装置来解决。从属权利要求中指示了本专利技术的发展。因此,提供了一种机动车辆的座椅安全带装置,包括:至少一条座椅安全带,所述座椅安全带用于保护就座在车辆座椅上的车辆乘员;至少一个可膨胀气囊,所述可膨胀气囊被布置在座椅安全带上以用于保护车辆乘员,其中气囊包括通路,座椅安全带延伸穿过该通路并且气囊的至少一个可膨胀腔室邻接到该通路,其中在气囊的膨胀期间或之后,通路的壁的至少一子区段以如下方式间接和/或直接压靠在座椅安全带上,使得气囊被联接到座椅安全带(明确地说,夹持地)并跟随座椅安全带的延伸移动并因此跟随车辆乘员的移动,并且其中座椅安全带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座椅安全带装置,包括/n-至少一条座椅安全带(11),所述座椅安全带(11)用于保护就座在车辆座椅上的车辆乘员(4);/n-至少一个可膨胀气囊(5),所述可膨胀气囊(5)被布置在所述座椅安全带(11)上以用于保护所述车辆乘员(4),/n其特征在于,/n所述气囊(5)包括通路(51),所述座椅安全带(11)延伸穿过所述通路(51),并且所述气囊(5)的至少一个可膨胀腔室(53)邻接到所述通路(51),其中在所述气囊(5)的膨胀期间或之后,所述通路(51)的壁的至少一个子区段间接和/或直接地压靠在所述座椅安全带(11)上,使得所述气囊(5)联接到所述座椅安全带(11)并且跟随所述座椅安全带(11)的延伸移动并且因此跟随所述车辆乘员(4)的移动,并且其中所述座椅安全带(11)被至少处于所述通路(51)内的壳体元件(8)至少部分包围。/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920 DE 102018123209.8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座椅安全带装置,包括
-至少一条座椅安全带(11),所述座椅安全带(11)用于保护就座在车辆座椅上的车辆乘员(4);
-至少一个可膨胀气囊(5),所述可膨胀气囊(5)被布置在所述座椅安全带(11)上以用于保护所述车辆乘员(4),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囊(5)包括通路(51),所述座椅安全带(11)延伸穿过所述通路(51),并且所述气囊(5)的至少一个可膨胀腔室(53)邻接到所述通路(51),其中在所述气囊(5)的膨胀期间或之后,所述通路(51)的壁的至少一个子区段间接和/或直接地压靠在所述座椅安全带(11)上,使得所述气囊(5)联接到所述座椅安全带(11)并且跟随所述座椅安全带(11)的延伸移动并且因此跟随所述车辆乘员(4)的移动,并且其中所述座椅安全带(11)被至少处于所述通路(51)内的壳体元件(8)至少部分包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路(51)的壁由柔性元件(510)形成,所述柔性元件(510)至少部分延伸穿过所述腔室(53)或邻接所述腔室(5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元件(510)被连接到所述腔室(53)的至少一个材料层(540),所述材料层(540)限定所述腔室(53)的可膨胀容积(53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开口(520)被形成在所述材料层(540)中,其中所述柔性元件(510)在所述开口(520)的区域中被连接到所述材料层(540),使得所述开口(520)形成所述通路(51)的入径。
5.根据权利要求2到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座椅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53)的可膨胀容积(530)由通过边缝彼此连接的两个材料层限定,其中开口被形成在所述材料层之间,并且所述柔性元件(510)通过所述边缝和/或所述边缝的凸舌而被附接到所述材料层中的至少一个材料层,使得所述开口形成所述通路(51)的入径。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座椅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元件(8)设有内侧摩擦减小涂层。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座椅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元件(8)至少部分具有起伏结构。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座椅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元件(8)的背离所述车辆乘员(4)的侧面凸出地延伸。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座椅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路(51)的第一端邻接所述气囊(5)的第一开口(511),并且所述通路(51)的第二端邻接所述气囊(5)的第二开口(512),其中所述座椅安全带(11)经由所述第一开口(511)而进入所述通路(51),并穿过所述第二开口(512)从所述通路(51)离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座椅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511)和所述第二开口(512)被形成在所述气囊(5)的相同或不同气囊层(513、514)中。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座椅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元件(9),所述气囊(5)能够通过所述固定元件(9)而被附接到车辆座椅(21)的部件(3)。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座椅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外侧壳体(6),所述外侧壳体(6)至少部分包围所述气囊(5)。
13.根据权利要求11和12所述的座椅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壳体(6)被固定到所述固定元件(9)。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座椅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连接元件(811、820),所述外侧壳体(6)和所述壳体元件(8)通过所述连接元件而彼此连接。
15.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座椅安全带装置,特别地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机动车辆的座椅安全带装置,包括
-至少一条座椅安全带(11),所述座椅安全带(11)用于保护就座在车辆座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诺曼·施泰因克,伊维斯·克劳斯,蒂博尔·利奥波德,西蒙·赫费尔,严明熙,托比亚斯·保施,科尚·玛迪,格特·瓦勒,
申请(专利权)人:均胜安全系统德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