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开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3213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气动开门器,出力大能够驱动较重的门扇,不采用齿轮传动。一种气动开门器,包括基板,加强片上设有气缸,气缸的外壳尾部与加强片相连接,气缸的活塞杆头部连接有鱼眼螺丝;加强片上设有转轴,转轴外套设有三角形的轴承板;轴承板的一拐角处连接第一螺栓,鱼眼螺丝套入第一螺栓,气缸的活塞杆带动轴承板围绕转轴转动;轴承板的另外两个拐角处分别连接第二螺栓,两个第二螺栓分别连接有连杆,连杆的一端与第二螺栓相连接,连杆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三螺栓,第三螺栓连接有转板,转板上固定有内六角套管,内六角套管贯穿过基板,内六角套管内插入门上的转轴;气缸的活塞杆带动轴承板转动,轴承板通过连杆带动内六角套管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动开门器
本技术属于开门器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气动开门器。
技术介绍
为了开关门的方便,现在很多门都设计为电驱动,需要开启或关闭时,只需通过控制机构控制驱动电机的停止或启动,操作方便,节省体力;通过电机控制齿轮转动,驱动门扇开关,存在以下不足:1、电机输出的扭力小,对于较重的门扇驱动不便;2、电机通过齿轮传动,齿轮装配在一起,齿侧间隙过大时会产生冲击,齿侧间隙过小时,传动会不灵活,甚至卡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动开门器,出力大能够驱动较重的门扇,不采用齿轮传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气动开门器,包括基板,基板的上表面固定有加强片,加强片上设有气缸,气缸的外壳尾部与加强片相连接,气缸的活塞杆头部连接有鱼眼螺丝;加强片上设有转轴,转轴外套设有三角形的轴承板;轴承板的一拐角处连接第一螺栓,鱼眼螺丝套入第一螺栓,气缸的活塞杆带动轴承板围绕转轴转动;轴承板的另外两个拐角处分别连接第二螺栓,两个第二螺栓分别连接有连杆,连杆的一端与第二螺栓相连接,连杆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动开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基板的上表面固定有加强片,加强片上设有气缸,气缸的外壳尾部与加强片相连接,气缸的活塞杆头部连接有鱼眼螺丝;/n加强片上设有转轴,转轴外套设有三角形的轴承板;轴承板的一拐角处连接第一螺栓,鱼眼螺丝套入第一螺栓,气缸的活塞杆带动轴承板围绕转轴转动;/n轴承板的另外两个拐角处分别连接第二螺栓,两个第二螺栓分别连接有连杆,连杆的一端与第二螺栓相连接,连杆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三螺栓,第三螺栓连接有转板,转板上固定有内六角套管,内六角套管贯穿过基板,内六角套管内插入门上的转轴;/n气缸的活塞杆带动轴承板转动,轴承板通过连杆带动内六角套管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动开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基板的上表面固定有加强片,加强片上设有气缸,气缸的外壳尾部与加强片相连接,气缸的活塞杆头部连接有鱼眼螺丝;
加强片上设有转轴,转轴外套设有三角形的轴承板;轴承板的一拐角处连接第一螺栓,鱼眼螺丝套入第一螺栓,气缸的活塞杆带动轴承板围绕转轴转动;
轴承板的另外两个拐角处分别连接第二螺栓,两个第二螺栓分别连接有连杆,连杆的一端与第二螺栓相连接,连杆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三螺栓,第三螺栓连接有转板,转板上固定有内六角套管,内六角套管贯穿过基板,内六角套管内插入门上的转轴;
气缸的活塞杆带动轴承板转动,轴承板通过连杆带动内六角套管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开门器,其特征在于:第一螺栓螺纹连接在轴承板上;连杆的两端为鱼眼轴套,第二螺栓穿过轴承和鱼眼轴套板并旋入锁紧螺母固定,第三螺栓穿过转板和鱼眼轴套并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春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耀欧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