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冰晶石瓷砖的制备工艺及冰晶石瓷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05759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09
本申请公开一种冰晶石瓷砖的制备工艺及冰晶石瓷砖,包括以下步骤:依次对闪光原料进行破碎、酸洗、除铁和筛选后得到闪光颗粒;将面釉原料和抛釉原料分别球磨、过筛除铁后得到面釉和抛釉;将闪光颗粒、辅助添加剂加入至抛釉中得到闪光釉料;在坯体表面施加面釉后进行喷墨打印,然后在坯体表面第一次施加闪光釉料,再第二次施加干粒;经干燥、烧成和抛光后即得到所述冰晶石瓷砖。通过以上方法制备得到的冰晶石瓷砖表面较为平滑,光泽度更高,较于市面上的闪光瓷砖具有更好的闪光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冰晶石瓷砖的制备工艺及冰晶石瓷砖
本申请涉及冰晶石瓷砖制备
,特别涉及一种冰晶石瓷砖的制备工艺及冰晶石瓷砖。
技术介绍
瓷砖的使用寿命较长,同时还具有易于清洁,装饰效果好的特点,被广泛使用在现代装饰中。根据瓷砖特性不同,瓷砖被分为多个种类,包括复古砖、通体砖、釉面砖等,而闪光瓷砖作为一种特别的瓷砖种类,由于其内部的闪光颗粒在光的照射下能向外界折射出多道不同的光线,使得瓷砖表面璀璨夺目,因此许多商业装饰场合应用的较多。但目前的闪光瓷砖由于其仅经过一次施釉,在后续的打磨过程中,闪光颗粒多为各种硬度较大能折射光线的石质材料,因此在施加有闪光颗粒的瓷砖表面直接进行打磨时,由于闪光颗粒的硬度较大,因此在打磨的过程中打磨到闪光颗粒区域时,会出现较多的凹坑,影响瓷砖表面的光滑程度,因此瓷砖的光泽度较低,对应的闪光效果对应下降,并且在打磨时对于磨料的磨损较大,生产成本也对应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冰晶石瓷砖的制备工艺及冰晶石瓷砖,旨在解决现有的具有闪光的瓷砖表面较为粗糙,且闪光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出一种冰晶石瓷砖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依次对闪光原料进行破碎、酸洗、除铁和筛选后得到闪光颗粒;将面釉原料和抛釉原料分别球磨、过筛除铁后得到面釉和抛釉;将闪光颗粒、辅助添加剂加入至抛釉中得到闪光釉料;在坯体表面施加面釉后进行喷墨打印,然后在坯体表面第一次施加闪光釉料,再第二次施加干粒;经干燥、烧成和抛光后即得到所述冰晶石瓷砖。优选地,所述“对闪光原料进行预处理得到闪光颗粒”步骤中,闪光原料为锆英石,锆英石的晶型为正方晶系,折射率为1.93-2.01,抛釉和锆英石的质量比为10:(1-2)。优选地,所述冰晶石瓷砖的光泽度为95-100°。优选地,闪光颗粒中30-40目的占48-57%,40-60目的占40-50%,100目以下的≤3.0%。优选地,第一次施加闪光釉料时,闪光釉料的比重为1.90-2.1g/ml,施加量为300-400g/m2;第二次施加干粒时,干粒的比重为1.30-1.45g/ml,施加量为400-500g/m2。优选地,按重量百分比,抛釉原料包括如下组分:SiO2:48.5-55.8%,Al2O3:12.9-17%,Fe2O3:0-0.45%,CaO:9-15%,MgO:3-7%,Na2O:2.8-6%,K2O:0.3-2.0%,ZnO:1.5-6%,B2O3:0.3-1.6%,BaO:4.2-8%。优选地,B2O3:CaO:BaO=(1-1.7):(12-12.8):(5-6)。优选地,按重量份计,辅助添加剂包括如下组分:水90-110份,羧甲基纤维素钠3-7份,乙二醇12-18份,三聚磷酸钠0.1-0.2份,防腐剂0.1-0.15份。优选地,烧成温度为1220-1250℃,烧成周期为68-70min。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冰晶石瓷砖,如上述任一项所述冰晶石瓷砖的制备工艺制备得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冰晶石瓷砖的制备工艺及冰晶石瓷砖,为了获得具有优异闪光效果的冰晶石瓷砖,本方案对整个制备工艺和各个原料的组分和施加参数进行了联合调整,使得各个制备工艺和原料比例、釉料施加参数相互配合,以达到最优的闪光效果,并且制备得到的闪光瓷砖具有较好的光泽度,具体的光泽度在95-100的范围内,配合锆英石闪光颗粒使闪光效果达到最佳,生产得到的瓷砖机械性能也较为优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冰晶石瓷砖实施例13的表面效果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冰晶石瓷砖对比例1的表面效果示意图。附图中:锆英石闪光颗粒1、凹坑2。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冰晶石瓷砖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依次对闪光原料进行破碎、酸洗、除铁和筛选后得到闪光颗粒;将面釉原料和抛釉原料分别球磨、过筛除铁后得到面釉和抛釉;将闪光颗粒、辅助添加剂加入至抛釉中得到闪光釉料;在坯体表面施加面釉后进行喷墨打印,然后在坯体表面第一次施加闪光釉料,再第二次施加干粒;经干燥、烧成和抛光后即得到所述冰晶石瓷砖。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二次施釉的方法,并且后一次施釉时采用的是未加入闪光颗粒的干粒,使得抛光后的瓷砖具有较好的闪光效果,由于内层含有闪光颗粒的釉料层磨损量较小甚至不会被磨损,因此抛光打磨后的瓷砖表面仍然具有较多的闪光颗粒,保证其具有较好的闪光效果,并且由于表层釉料中未加入闪光颗粒,不会存在打磨硬度较大的闪光颗粒时,瓷砖表面出现较多凹坑2的情况,瓷砖表面更加平滑,光泽度更高。闪光颗粒在实际运用前需要经过破碎、酸洗、除铁和筛选,使得闪光颗粒中的杂质可以尽数去除,本方案中的抛釉为配合闪光颗粒的釉料组分,以使闪光颗粒具有更好的闪光效果;辅助添加剂的添加也是为了促进抛釉和闪光颗粒混合体系之间的融合,其包括各类悬浮剂、稳定剂和防腐剂等。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对闪光原料进行预处理得到闪光颗粒”步骤中,闪光原料为锆英石,锆英石的晶型为正方晶系,折射率为1.93-2.01,抛釉和锆英石的质量比为10:(1-2)。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闪光颗粒具体为锆英石,其对光的折射率较高,因此在陶瓷表面具有较好的闪光效果。本方案中所选用的锆英石晶型为正方晶系,折射率为1.93-2.01,在这一范围内,锆英石在瓷砖表面的闪光效果最佳,并且锆英石还具有耐高温、耐磨损和遮盖力强等特点,因此应用在瓷砖中还可以使瓷砖获得更好的机械性能。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冰晶石瓷砖的光泽度为95-100°。经过上述制备工艺和各个参数的限制,使得本方案所获得的瓷砖光泽度为95-100°,不同于目前市面上的闪光瓷砖的光泽度要求在75°以上,本方案中冰晶石瓷砖的光泽度在95-100°,具有较好的装饰效果,进一步提高了闪光颗粒的在瓷砖表面的闪光效果。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第一次施加闪光釉料时,闪光釉料的比重为1.90-2.1g/ml,施加量为300-400g/m2;第二次施加干粒时,干粒的比重为1.30-1.45g/ml,施加量为400-500g/m2。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以上的比重和施加量,可以保证各个釉层的具体厚度,并且使各层原料分布的更为均匀,进一步保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冰晶石瓷砖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依次对闪光原料进行破碎、酸洗、除铁和筛选后得到闪光颗粒;/n将面釉原料和抛釉原料分别球磨、过筛除铁后得到面釉和抛釉;/n将闪光颗粒、辅助添加剂加入至抛釉中得到闪光釉料;/n在坯体表面施加面釉后进行喷墨打印,然后在坯体表面第一次施加闪光釉料,再第二次施加干粒;/n经干燥、烧成和抛光后即得到所述冰晶石瓷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冰晶石瓷砖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依次对闪光原料进行破碎、酸洗、除铁和筛选后得到闪光颗粒;
将面釉原料和抛釉原料分别球磨、过筛除铁后得到面釉和抛釉;
将闪光颗粒、辅助添加剂加入至抛釉中得到闪光釉料;
在坯体表面施加面釉后进行喷墨打印,然后在坯体表面第一次施加闪光釉料,再第二次施加干粒;
经干燥、烧成和抛光后即得到所述冰晶石瓷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冰晶石瓷砖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闪光原料进行预处理得到闪光颗粒”步骤中,闪光原料为锆英石,锆英石的晶型为正方晶系,折射率为1.93-2.01;
抛釉和锆英石的质量比为10:(1-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冰晶石瓷砖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冰晶石瓷砖的光泽度为95-100°。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冰晶石瓷砖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闪光颗粒中30-40目的占48-57%,40-60目的占40-50%,100目以下的≤3.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冰晶石瓷砖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一次施加闪光釉料时,闪光釉料的比重为1.90-2.1g/ml,施加量为300-400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桐灿曾凡平丁英美梁耀龙宋树刚冯勇刘海光蔡三良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宏威陶瓷实业有限公司广东宏陶陶瓷有限公司广东宏宇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广东宏海陶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