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漏膨胀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8097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防漏膨胀箱,包括本体、箱盖和防漏机构,所述本体顶部设有开口,所述本体底部设有循环管;所述箱盖位于所述开口处与本体密闭配合,所述箱盖底部设有滑槽,所述箱盖内部设有U型管,其中所述U型管头部位置低于所述滑槽顶部位置,所述U型管底部设有连通到所述本体内部的连通管,所述U型管顶部设有连通至本体外的出气管,其中所述出气管连通所述滑槽、U型管两头部,所述箱盖内设有排气管,其中所述排气管连通所述出气管和所述U型管;所述防漏机构位于所述U型管底部,其中所述防漏机构穿过所述连通管,本实用的膨胀箱既可以泄压的同时也可以防止冷却液溢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漏膨胀箱
本技术涉及汽车冷却系统,尤其涉及防漏膨胀箱。
技术介绍
循环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流过机械系统做功部件,将热量带出,并在散热部件中将热量排出。冷却液充满整个系统,随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压力升高,为吸收这部分膨胀体积、降低冷却系统压力需要设置膨胀箱。当循环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减少时,膨胀箱里的冷却液流向循环冷却系统,循环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得到补充;当循环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体积膨胀时,循环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流向膨胀箱,使冷却循环系统中的冷却液压力保持稳定。而当前市场上的膨胀箱用的盖几乎就没有防溢设计,使得膨胀箱内的冷却液流出膨胀箱体内而被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防漏膨胀箱能有效解决的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漏膨胀箱,包括本体、箱盖和防漏机构,所述本体顶部设有开口,所述本体底部设有循环管;所述箱盖位于所述开口处与本体密闭配合,所述箱盖底部设有滑槽,所述箱盖内部设有U型管,其中所述U型管头部位置低于所述滑槽顶部位置,所述U型管底部设有连通到所述本体内部的连通管,所述U型管顶部设有连通至本体外的出气管,其中所述出气管连通所述滑槽、U型管两头部,所述箱盖内设有排气管,其中所述排气管连通所述出气管和所述U型管;所述防漏机构位于所述U型管底部,其中所述防漏机构穿过所述连通管。另一方面,所述防漏机构包括滑杆、滑块、连杆和空心浮球,所述滑杆水平设置在所述箱盖底部,所述滑杆第一端连通至滑槽中、第二端穿过所述连通管,所述滑杆第二端包覆有密封块,所述滑杆第一端设有滑杆斜面,所述滑杆设有滑杆凸起,所述滑杆凸起上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另一端固定在靠近滑杆第一端的箱盖内;所述滑块位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滑块靠近滑杆的一侧设有与滑杆斜面配合的斜面,所述滑块底部固接有连杆,所述连杆底部固接有空心浮球。另一方面,所述滑块为十字型。另一方面,所述滑槽底部设有限位凸块。综上所述,本申请上可以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膨胀箱既可以泄压的同时也可以防止冷却液溢流。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本技术的附图均省略打蛋器头部。图1为防漏膨胀箱的正视剖视图。图2为图1的局部A的放大视图。图3为图1当冷却液回流时的局部A的放大视图。图4为图2的B-B向剖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本体1;箱盖2;滑槽21;出气管22;U型管23;连通管231;排气管24;限位凸块25;滑块3;连杆31;空心浮球32;滑杆4;密封块41;滑杆凸起42;弹簧43;滑杆斜面44;循环管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考图1至图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漏膨胀箱,包括本体1、箱盖2和防漏机构,所述本体1顶部设有开口,所述本体1底部设有循环管5;循环管连接到汽车的冷却系统中,所述箱盖2位于所述开口处与本体1密闭配合,所述箱盖2底部设有滑槽21,所述箱盖2内部设有U型管23,其中所述U型管23头部位置低于所述滑槽21顶部位置,所述U型管23底部设有连通到所述本体1内部的连通管231,所述U型管23顶部设有连通至本体1外的出气管22,其中所述出气管22连通所述滑槽21、U型管23两头部,所述箱盖2内设有排气管24,其中所述排气管24连通所述出气管和所述U型管;所述防漏机构位于所述U型管底部,其中所述防漏机构穿过所述连通管。具体的,所述防漏机构包括滑杆4、滑块3、连杆31和空心浮球32,所述滑杆4水平设置在所述箱盖2底部,所述滑杆4第一端连通至滑槽21中、第二端穿过所述连通管231,所述滑杆4第二端包覆有密封块41,所述滑杆4第一端设有滑杆斜面44,所述滑杆4设有滑杆凸起42,所述滑杆凸起42上固定有弹簧43,所述弹簧43另一端固定在靠近滑杆第一端的箱盖内;所述滑块位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滑块靠近滑杆的一侧设有与滑杆斜面44配合的斜面,所述滑块3底部固接有连杆31,所述连杆底部固接有空心浮球。32参考图4,所述滑块为十字型,滑块4的形状是为了防止滑块4在滑槽21内部做除了上下移动的以外运动。具体的,所述滑槽底部设有限位凸块25,在膨胀箱本体内的水位不高的时候,限位凸块25是用于托住滑块3。参考图1和2,当膨胀箱本体1内的水位高的时候,空心浮球32在浮力的作用下,使得滑块3上移,滑块3的移动导致,滑杆4的滑杆斜面44失去限制,在弹簧43开始收缩,使得弹簧43收缩力直接作用在滑杆凸起上,滑杆整体向左移动,滑杆4第二端(即滑杆右端)上的密封块41移动至连通管231的内,使得连通管231封闭U型管23和本体1的通道,此时本体1内的水位受压力和温度的作用下持续升高,翻滚的冷却液向滑槽21流动,而不会从连通管231处流动,压力也会通过出气管22向排气管24排出,同时也会带出部分冷却液,而冷却液在向排气管流动的时候会经过出去管22和U型管的连通处,冷却液受重力作用流向U型管23,压力向排气管24排出。参考图1和图3,当膨胀箱本体1内的水位底的时候,空心浮球的重力作用下,滑块3下移,滑块3的斜面与滑杆4的滑杆斜面44配合,使得滑杆向右移动,弹簧43张开,滑杆4上的密封块41与连通管231失去配合,U型管23和本体1的通道连通,而此时U型管内的冷却液通过连通管231流回到本体1内,此时本体内的压力既可以通过出气管22排出也可以通过连通管231经过U型管排出。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专利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防漏膨胀箱,其特征在于,包括/n本体,所述本体顶部设有开口,所述本体底部设有循环管;/n箱盖,所述箱盖位于所述开口处与本体密闭配合,所述箱盖底部设有滑槽,所述箱盖内部设有U型管,其中所述U型管头部位置低于所述滑槽顶部位置,所述U型管底部设有连通到所述本体内部的连通管,所述U型管顶部设有连通至本体外的出气管,其中所述出气管连通所述滑槽、U型管两头部,所述箱盖内设有排气管,其中所述排气管连通所述出气管和所述U型管;/n防漏机构,所述防漏机构位于所述U型管底部,其中所述防漏机构穿过所述连通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防漏膨胀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顶部设有开口,所述本体底部设有循环管;
箱盖,所述箱盖位于所述开口处与本体密闭配合,所述箱盖底部设有滑槽,所述箱盖内部设有U型管,其中所述U型管头部位置低于所述滑槽顶部位置,所述U型管底部设有连通到所述本体内部的连通管,所述U型管顶部设有连通至本体外的出气管,其中所述出气管连通所述滑槽、U型管两头部,所述箱盖内设有排气管,其中所述排气管连通所述出气管和所述U型管;
防漏机构,所述防漏机构位于所述U型管底部,其中所述防漏机构穿过所述连通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膨胀箱,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恩权
申请(专利权)人:余姚市展欣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