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的机油精确加注机构及其加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36617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机油加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的机油精确加注机构及其加注方法。包括发动机油底壳和油箱,还包括电磁阀、机油补液测控装置、液位传感器和竖管,所述油箱通过电磁阀与发动机油底壳进液口连接,所述竖管与所述发动机油底壳底部连通,所述液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竖管内,所述液位传感器的液位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机油补液测控装置的液位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机油补液测控装置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电磁阀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采用液位传感器实时监测加注液位,并通过机油补液测控装置控制电磁阀的启闭,实现机油的精确加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的机油精确加注机构及其加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油加注
,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的机油精确加注机构及其加注方法。
技术介绍
发动机机油是发动机工作的重要保障条件,机油量也是发动机设计的一项重要指标,为此发动机运行、机油消耗量测评、机油寿命评估都需要对机油量有精确的计量,机油定量加注成为一项需求。现有机油加注多为人工加注后,检查油标尺,评估机油量;或定包装桶定量加注机油。油标尺检查机油加注量的方法是一个较宽范围的机油量,很难评定机油精确的数量。而定包装桶加注机油对于非定包装的机油量需求(如:1-2桶间的加注机油量)无法评估,同时包装桶内残留机油量使加注机油量存在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发动机的机油精确加注机构及其加注方法,能够实现发动机机油的精确加注。本专利技术一种发动机的机油精确加注机构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发动机油底壳和油箱,还包括电磁阀、机油补液测控装置、液位传感器和竖管,所述油箱通过电磁阀与发动机油底壳进液口连接,所述竖管与所述发动机油底壳底部连通,所述液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竖管内,所述液位传感器的液位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机油补液测控装置的液位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机油补液测控装置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电磁阀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较为优选的,还包括机油溢流管和联通管,所述竖管上端通过机油溢流管与发动机油底壳中部连接,所述竖管底部通过联通管与发动机油底壳底部连接。较为优选的,所述液位传感器为磁致伸缩液位传感器,所述磁致伸缩液位传感器插设于所述竖管内。较为优选的,还包括称重器,所述油箱放置于所述称重器上。本专利技术一种加注方法的技术方案为:当所述液位传感器监测到液位不高于设定的第一液位时,所述机油补液测控装置控制电磁阀常开;当所述液位传感器监测到液位处于设定的第一液位与第二液位之间时,所述机油补液测控装置控制电磁阀间歇性开启;当所述液位传感器监测到液位不低于第二液位时,所述机油补液测控装置控制电磁阀关闭。较为优选的,所述电磁阀间歇性开启为电磁阀以开启t1时长,关闭t2时长的方式间歇工作,其中,t1小于t2。较为优选的,所述t1为1秒,所述t2为30秒。较为优选的,加注前,进一步包括对加注误差进行测量,测量出的所述加注误差用于加注过程中的误差修正。较为优选的,所述对加注误差进行测量包括:记录初始液位,并称量油箱重量M1;去除发动机油底壳内部分液体,并称量去除的液体重量M2;采用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注方法加注至初始液位后,再次称量油箱重量M3;比较M2与M1-M2的大小,得到测量误差;重复以上操作多次,得到多组测量误差;计算多组测量误差的平均误差,并将所述平均误差作为测量得到的最终误差。较为优选的,所述误差修正的方法包括:若所述平均误差为负数,则将原先设定的第二液位上调一个平均误差;若所述平均误差为正数,则将原先设定的第二液位下调一个平均误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液位传感器实时监测加注液位,并通过机油补液测控装置控制电磁阀的启闭,实现机油的精确加注。高液位差电磁阀常开,低液位差电磁阀间歇开启,能够保证加注速度的同时有效防止加注过量,进一步保证精确加注。采用与油底壳连通的竖管的液位作为液位传感器的监测对象,无需将液位传感器至于油底壳内既能实现液位监测,操作空间大,使用方便。在加注前,对误差进行测量,并给予测量得到的误差对设定液位进行修正,保证加注精确。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电磁阀控制时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6小时动态测量稳定数据示意图。图中:1-电磁阀,2-油箱,3-称重器,4-机油补液测控装置,5-液位传感器,6-机油溢流管,7-联通管,8-竖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清楚地了解本专利技术,但它们不对本专利技术构成限定。如图1所示,一种发动机的机油精确加注机构包括发动机油底壳9和油箱2,还包括电磁阀1、机油补液测控装置4、液位传感器5、竖管8和称重器9。油箱2放置于称重器3上,油箱2通过电磁阀1与发动机油底壳9进液口连接,竖管8与发动机油底壳9底部连通,液位传感器5设置于竖管8内,液位传感器5的液位信号输出端与机油补液测控装置4的液位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机油补液测控装置4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电磁阀1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其中,竖管8上端通过机油溢流管6与发动机油底壳9中部连接,竖管8底部通过联通管7与发动机油底壳9底部连接。液位传感器5为磁致伸缩液位传感器,磁致伸缩液位传感器插设于竖管8内。采用该加注机构进行加注时,当液位传感器5监测到液位不高于设定的第一液位V2时,此时为高差液位,机油补液测控装置4控制电磁阀1常开;当液位传感器5监测到液位处于设定的第一液位V2与第二液位V1之间时,机油补液测控装置4控制电磁阀1间歇性开启;当液位传感器5监测到液位不低于第二液位V1时,即达到了目标液位,机油补液测控装置4控制电磁阀1关闭。如图2所示,电磁阀1间歇性开启为电磁阀1以开启t1时长,关闭t2时长的方式间歇工作,其中,t1为1秒,t2为30秒。加注前,进一步包括对加注误差进行测量,测量出的加注误差用于加注过程中的误差修正。对加注误差进行测量包括:记录初始液位,并称量油箱2重量M1;去除发动机油底壳9内部分液体,并称量去除的液体重量M2;采用如权利要求5的加注方法加注至初始液位后,再次称量油箱2重量M3;比较M2与M1-M2的大小,得到测量误差;重复以上操作多次,得到多组测量误差,该误差多次测量结果如表1:表1测量次数重量1(g)重量3(g)重量1-重量3(g)重量2(g)误差(g)1249897915191505+1422560105215081496+123248899714911479+124247797615011499+25244291815241512+12计算多组测量误差的平均误差,并将平均误差作为测量得到的最终误差。误差修正的方法包括:若平均误差为负数,则将原先设定的第二液位上调一个平均误差;若平均误差为正数,则将原先设定的第二液位下调一个平均误差。本机构在发动机机油消耗量测量中得到应用,机油精确补液,为机油消耗量试验更快捷、准确,改善了试验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的机油精确加注机构,包括发动机油底壳(9)和油箱(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磁阀(1)、机油补液测控装置(4)、液位传感器(5)和竖管(8),所述油箱(2)通过电磁阀(1)与发动机油底壳(9)进液口连接,所述竖管(8)与所述发动机油底壳(9)底部连通,所述液位传感器(5)设置于所述竖管(8)内,所述液位传感器(5)的液位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机油补液测控装置(4)的液位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机油补液测控装置(4)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电磁阀(1)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的机油精确加注机构,包括发动机油底壳(9)和油箱(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磁阀(1)、机油补液测控装置(4)、液位传感器(5)和竖管(8),所述油箱(2)通过电磁阀(1)与发动机油底壳(9)进液口连接,所述竖管(8)与所述发动机油底壳(9)底部连通,所述液位传感器(5)设置于所述竖管(8)内,所述液位传感器(5)的液位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机油补液测控装置(4)的液位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机油补液测控装置(4)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电磁阀(1)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机油精确加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油溢流管(6)和联通管(7),所述竖管(8)上端通过机油溢流管(6)与发动机油底壳(9)中部连接,所述竖管(8)底部通过联通管(7)与发动机油底壳(9)底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机油精确加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传感器(5)为磁致伸缩液位传感器,所述磁致伸缩液位传感器插设于所述竖管(8)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机油精确加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称重器(9),所述油箱(2)放置于所述称重器(3)上。


5.一种加注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的机油精确加注机构,该方法包括
当所述液位传感器(5)监测到液位不高于设定的第一液位时,所述机油补液测控装置(4)控制电磁阀(1)常开;
当所述液位传感器(5)监测到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红徐惠余培刘聪郜俊辉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