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弯折角度调整模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6255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产品弯折角度调整模具装置,包括基座以及定位基部,所述定位基部包括竖直部、水平部及向内凹陷的收容部,所述竖直部与基座用以夹持产品的基部,所述收容部用以收容产品的待调整弯曲部,所述基座侧方设有压接件,所述压接件设有向基座收容部所在方向凸起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设有用以向下压接产品的待调整弯曲部的压接斜面,所述压接件上方抵持有调整件,所述调整件设有向下顶持压接件的底端、侧端、顶端、倾斜状顶斜面,所述顶斜面向上顶持有调整杆部,所述调整杆部设有与所述顶斜面相配合的倾斜状调整斜面,通过对调整杆部的位置调整实现凸起部与基座之间位置微调。如此,能够调整变量且可精准完成弯折角度调整工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产品弯折角度调整模具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金属板材等弯曲制造工艺的模具装置。
技术介绍
现在板材弯曲都采用人工弯曲,主要通过工人手工对板材进行弯曲,通过手工的锤击形成一个弯曲的型材。然而采用人工弯曲存在许多不足之处:1、采用人工锤击成型,对材料的组织存在伤害,影响了材料的力学性能,2、锤击后对板材的表面质量有影响,3、采用人工锤击形成的弯曲板材的弯曲精度达不到实际生产的需要,4、人工弯曲的效率低下,无法满足现代化的生产需要。中国技术专利第CN200710025934.0号公开了一种条状板材弯曲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化的弯曲装置。板材弯曲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安装各个部件的工作台底座,工作台底座的中心处设置有可以旋转的且能对板材进行夹紧的弯曲模具,在工作台底座上还设置有一个对板材进行导向和加压的弯曲压力装置,所述的弯曲压力装置和弯曲模具的夹紧部位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但是,该设备相对来说结构过于复杂,所占空间较大,而且对于已进行过初步弯折后的产品无法再进一步进行精确调整。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模具装置予以改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对产品弯折角度进一步做精确调整的产品弯折角度调整模具装置。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产品弯折角度调整模具装置,用以对产品的弯折角度进行调整,包括基座以及能够向下抵持基座的定位基部,所述定位基部包括能够向下抵持基座的竖直部以及自竖直部横向延伸的水平部,所述竖直部与所述水平部之间设有进一步向内凹陷的收容部,所述竖直部与基座用以夹持产品的基部,所述收容部用以收容产品的待调整弯曲部,所述基座侧方设有压接件,所述压接件设有向基座收容部所在方向凸起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设有用以向下压接产品的待调整弯曲部的压接斜面,所述压接件上方抵持有调整件,所述调整件设有向下顶持压接件的底端、侧向抵持定位基部的侧端以及与底端相对的顶端,所述顶端设有倾斜状顶斜面,所述顶斜面向上顶持有横向延伸的调整杆部,所述调整杆部设有与所述顶斜面相配合的倾斜状调整斜面,通过对调整杆部的位置调整实现凸起部与基座之间位置微调。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整杆部为L型,包括设有所述调整斜面的横向部以及自横向部向下延伸的竖向部,所述竖向部用以侧向设置调整螺丝,从而调整横向部调整斜面的上下位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产品的基部为平板状,在上下方向上夹持于基座和竖直部之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产品的待调整弯曲部为Z字形,包括与基部连接且反向弯折的第一倾斜面以及自第一倾斜面进一步反向弯折的第二倾斜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起部为尖角状,所述凸起部的尖角角度小于第一倾斜面与第二倾斜面之间的夹角角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接斜面与基座之间夹角小于产品基部与第一倾斜面之间的夹角。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收容部自水平部底部向上凹陷而成,用以收容所述第二倾斜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起部用以侧向压接第一倾斜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座与压接件下侧均设有能够上下调整基座与压接件高度的顶杆。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整件顶端宽于所述底端。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产品弯折角度调整模具装置包括基座以及能够向下抵持基座的定位基部,所述定位基部包括能够向下抵持基座的竖直部以及自竖直部横向延伸的水平部,所述竖直部与所述水平部之间设有进一步向内凹陷的收容部,所述竖直部与基座用以夹持产品的基部,所述收容部用以收容产品的待调整弯曲部,所述基座侧方设有压接件,所述压接件设有向基座收容部所在方向凸起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设有用以向下压接产品的待调整弯曲部的压接斜面,所述压接件上方抵持有调整件,所述调整件设有向下顶持压接件的底端、侧向抵持定位基部的侧端以及与底端相对的顶端,所述顶端设有倾斜状顶斜面,所述顶斜面向上顶持有横向延伸的调整杆部,所述调整杆部设有与所述顶斜面相配合的倾斜状调整斜面,通过对调整杆部的位置调整实现凸起部与基座之间位置微调。如此,产品弯折角度调整模具装置结构小型化,占用空间小,且能够精确地对已完成初步弯折的产品进行精确的弯折角度调整,提高产品弯折工艺的精确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产品弯折角度调整模具装置合模后与产品的立体组合图。图2是本技术产品弯折角度调整模具装置合模后与产品的前视图。图3是本技术产品弯折角度调整模具装置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产品弯折角度调整模具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产品弯折角度调整模具装置100基座1定位基部2竖直部21水平部22收容部23压接件3凸起部31压接斜面32调整件4底端41顶端42顶斜面43侧端44调整杆部5调整斜面51横向部52竖向部53产品6基部61待调整弯曲部62第一倾斜面63第二倾斜面64顶杆7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请参图1至5所示,为本技术产品弯折角度调整模具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一种产品弯折角度调整模具装置100用以对产品6的待调整弯曲部62的弯折角度进行调整,所述产品弯折角度调整模具装置100包括基座1以及能够向下抵持基座1的定位基部2,所述定位基部2包括能够向下抵持基座1的竖直部21以及自竖直部21横向延伸的水平部22,所述竖直部21与所述水平部22之间设有进一步向内凹陷的收容部23,所述竖直部21与基座1用以夹持产品6的基部61,所述收容部23用以收容产品6的待调整弯曲部62,所述基座1侧方设有压接件3,所述压接件3设有向基座1收容部23所在方向凸起的凸起部31,所述凸起部31设有用以向下压接产品6的待调整弯曲部62的压接斜面32,所述压接件3上方抵持有调整件4,所述调整件4设有向下顶持压接件3的底端41、侧向抵持定位基部2的侧端44以及位于顶端42的倾斜状顶斜面43,所述顶斜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产品弯折角度调整模具装置,用以对产品的弯折角度进行调整,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以及能够向下抵持基座的定位基部,所述定位基部包括能够向下抵持基座的竖直部以及自竖直部横向延伸的水平部,所述竖直部与所述水平部之间设有进一步向内凹陷的收容部,所述竖直部与基座用以夹持产品的基部,所述收容部用以收容产品的待调整弯曲部,所述基座侧方设有压接件,所述压接件设有向基座收容部所在方向凸起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设有用以向下压接产品的待调整弯曲部的压接斜面,所述压接件上方抵持有调整件,所述调整件设有向下顶持压接件的底端、侧向抵持定位基部的侧端以及与底端相对的顶端,所述顶端设有倾斜状顶斜面,所述顶斜面向上顶持有横向延伸的调整杆部,所述调整杆部设有与所述顶斜面相配合的倾斜状调整斜面,通过对调整杆部的位置调整实现凸起部与基座之间位置微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产品弯折角度调整模具装置,用以对产品的弯折角度进行调整,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以及能够向下抵持基座的定位基部,所述定位基部包括能够向下抵持基座的竖直部以及自竖直部横向延伸的水平部,所述竖直部与所述水平部之间设有进一步向内凹陷的收容部,所述竖直部与基座用以夹持产品的基部,所述收容部用以收容产品的待调整弯曲部,所述基座侧方设有压接件,所述压接件设有向基座收容部所在方向凸起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设有用以向下压接产品的待调整弯曲部的压接斜面,所述压接件上方抵持有调整件,所述调整件设有向下顶持压接件的底端、侧向抵持定位基部的侧端以及与底端相对的顶端,所述顶端设有倾斜状顶斜面,所述顶斜面向上顶持有横向延伸的调整杆部,所述调整杆部设有与所述顶斜面相配合的倾斜状调整斜面,通过对调整杆部的位置调整实现凸起部与基座之间位置微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品弯折角度调整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杆部为L型,包括设有所述调整斜面的横向部以及自横向部向下延伸的竖向部,所述竖向部用以侧向设置调整螺丝,从而调整横向部调整斜面的上下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品弯折角度调整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的基部为平板状,在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峰邵锋倪昊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意华接插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