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摩托车制动手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5863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摩托车制动手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油杯结构和可调制动手柄结构,其中透明油杯结构包括油杯底座,所述油杯底座上可拆卸设置有透明油杯,所述透明油杯上部为敞口结构,且所述透明油杯上部可拆卸设置有油杯上盖,所述油杯上盖与所述透明油杯之间设置有橡胶密封盖;所述油杯底座与所述可调制动手柄结构铰接,所述可调制动手柄结构包括连接座、制动手柄、调节螺栓、调节滚轮,其中连接座与所述油杯底座铰接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改善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采用可拆卸透明式的油杯,有利于用户自行添加制动油,制动手柄可调节,满足用户不同需求,后视镜座更换方便,维修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摩托车制动手柄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摩托车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摩托车制动手柄结构。
技术介绍
摩托车制动系统是摩托车上重要的安全部件,现有的摩托车大都采用油压制动,在油压系统中的动力来源主要来自制动手柄,因此制动手柄的好坏直接影响摩托车的整个制动效果。现有技术的制动手柄大都设计不合理,具体表现出以下显著缺点:目前摩托车制动油杯的结构是采用整体式连接(含油杯、及油杯底座),生产制造工艺复杂,加工困难;现设计的这款油杯结构把油杯上盖、橡胶密封盖、油杯、及油杯底座进行分离,成功解决了生产工艺复杂及加工困难的问题;目前摩托车后视镜安装在油杯底座上,后视镜连接螺纹损坏后需要更换油杯底座,成本高,更换拆卸困难;目前摩托车制动手柄是采用整体式连接,制动手柄制动距离不可调整,制动手柄采用压铸工艺,外观及强度等级不高。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缺点,因此对现有的摩托车制动手柄结构进行改良设计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摩托车制动手柄结构,其结构简单,改善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摩托车制动手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油杯结构和可调制动手柄结构,其中透明油杯结构包括油杯底座,所述油杯底座上可拆卸设置有透明油杯,所述透明油杯上部为敞口结构,且所述透明油杯上部可拆卸设置有油杯上盖,所述油杯上盖与所述透明油杯之间设置有橡胶密封盖;所述油杯底座与所述可调制动手柄结构铰接,所述可调制动手柄结构包括连接座、制动手柄、调节螺栓、调节滚轮,其中连接座与所述油杯底座铰接连接,所述制动手柄上具有连接孔与所述连接座螺栓连接,所述制动手柄上还具有可供所述调节螺栓穿过的调节孔以及嵌设所述调节滚轮的限位槽,所述调节螺栓的螺纹端穿过所述调节孔后与所述调节滚轮螺纹配合,所述调节螺栓的大头端与所述连接座铰接;所述油杯底座上具有与所述透明油杯的油路连通的制动活塞结构,所述连接座上具有按压所述制动活塞结构的压头部;所述油杯底座上还连接有后视镜安装座,且所述后视镜安装座与所述油杯底座组成一个抱紧摩托车方向把的抱箍结构。进一步地,所述透明油杯的底部具有凸出结构,且在所述凸出结构的底部具有油孔,所述油杯底座上具有对应所述凸出结构的凹腔,所述凸出结构限位在所述凹腔中,且在所述凸出结构于所述凹腔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凹腔底部具有连通所述制动活塞结构的油路。进一步地,所述透明油杯底部还通过两个螺钉与所述油杯底座固连,且在所述油杯底座上对应两个螺钉的位置设置有密封圈。进一步地,所述油杯上盖通过两个依次穿过所述密封橡胶盖、透明油杯的螺钉与所述油杯底座固连。进一步地,所述橡胶密封盖上具有波纹型褶皱。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滚轮的外圆周面具有滚花。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滚轮的外圆周面还间隔分布有多个定位槽,所述限位槽的槽底部设置有弹性钢球结构,所述弹性钢球限位在所述定位槽内可限制所述调节滚轮的自由转动。进一步地,所述制动活塞结构包括位于所述油杯底座上的缸体结构,在该缸体结构内设置有弹簧、活塞杆,所述弹簧设置于缸体结构底部,所述活塞杆的活塞部通过孔用挡圈限位在所述缸体结构内,所述活塞杆的杆部伸出所述缸体结构之外,且在杆部末端套设有用于与所述压头部接触的橡胶套。进一步地,所述油杯底座的下部还设置有制动开关。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改善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采用可拆卸透明式的油杯,有利于用户自行添加制动油,制动手柄可调节,满足用户不同需求,后视镜座更换方便,维修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A-A的剖视图;图4是图3中B-B的剖视图;图5是图4中C-C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一种如图1-5所示的新型摩托车制动手柄结构,包括透明油杯结构和可调制动手柄结构。其中透明油杯结构包括油杯底座1,油杯底座1上可拆卸设置有透明油杯2,透明油杯2上部为敞口结构,且透明油杯2上部可拆卸设置有油杯上盖3。油杯上盖3与透明油杯2之间设置有橡胶密封盖4。该结构成功解决了油杯结构生产工艺复杂及加工困难的问题。如图1和2所示,油杯底座1与可调制动手柄结构铰接。可调制动手柄结构包括连接座5、制动手柄6、调节螺栓7、调节滚轮8,其中连接座5与油杯底座1铰接连接。制动手柄6上具有连接孔61,通过该连接孔61与连接座5螺栓连接。制动手柄6上还具有可供调节螺栓7穿过的调节孔63以及嵌设调节滚轮8的限位槽62,调节螺栓7的螺纹端穿过调节孔后与调节滚轮8螺纹配合;调节螺栓7的大头端与连接座5铰接,该结构使得制动手柄的制动行程可调节,用户可根据手的大小调节制动行程,驾驶感受更好。此外制动手柄采用模锻工艺,表面进行阳极氧化,外观及强度等级高,适用于各种路况或越野急速驾驶。油杯底座1上具有与透明油杯2的油路连通的制动活塞结构,连接座5上具有按压制动活塞结构的压头部51;通过制动手柄6驱动连接座5进而压缩制动活塞结构完成制动动作。本实施例中,油杯底座1上还通过螺钉连接有后视镜安装座9,且后视镜安装座9与油杯底座1组成一个抱紧摩托车方向把的抱箍结构。该结构中后视镜安装座9上具有后视镜连接螺纹,当后视镜连接螺纹损坏后,可单独更换后视镜安装座9,降低了维修成本,且维修更方便。如图3-5所示,透明油杯2的底部具有凸出结构21,且在凸出结构21的底部具有油孔,油杯底座1上具有对应凸出结构21的凹腔,凸出结构21限位在凹腔中,且在凸出结构21于凹腔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凹腔底部具有连通制动活塞结构的油路。透明油杯2底部还通过两个螺钉与油杯底座1固连,且在油杯底座1上对应两个螺钉的位置设置有密封圈。油杯上盖3通过两个依次穿过密封橡胶盖4、透明油杯2的螺钉与油杯底座1固连。采用该连接方式提升了稳固性,方便用户添加制动液。进一步的,橡胶密封盖4上具有波纹型褶皱,该波纹结构可以降低返回制动油对密封盖的冲击,使其耐久度更好。本专利技术中,为了使的制动手柄行程调节更容易在调节滚轮8的外圆周面具有滚花。进一步地,调节滚轮8的外圆周面还间隔分布有多个定位槽,限位槽62的槽底部设置有弹簧钢球结构,弹簧钢球限位在定位槽内可限制调节滚轮8的自由转动。即通过弹簧和钢珠组成的限位结构,将调节滚轮8的调节位置进行锁定,防止行车过程中因为振动导致调节滚轮8自动转动,从而调节失效。如图2所示,制动活塞结构包括位于油杯底座1上的缸体结构,在该缸体结构内设置有弹簧10、活塞杆11,弹簧10设置于缸体结构底部,活塞杆11的活塞部通过孔用挡圈限位在缸体结构内,活塞杆11的杆部伸出缸体结构之外,且在杆部末端套设有用于与压头部51接触的橡胶套12。此外在油杯底座1的下部还设置有制动开关13,用于控制刹车灯的开启或关闭。以上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摩托车制动手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油杯结构和可调制动手柄结构,其中透明油杯结构包括油杯底座(1),所述油杯底座(1)上可拆卸设置有透明油杯(2),所述透明油杯(2)上部为敞口结构,且所述透明油杯(2)上部可拆卸设置有油杯上盖(3),所述油杯上盖(3)与所述透明油杯(2)之间设置有橡胶密封盖(4);所述油杯底座(1)与所述可调制动手柄结构铰接,所述可调制动手柄结构包括连接座(5)、制动手柄(6)、调节螺栓(7)、调节滚轮(8),其中连接座(5)与所述油杯底座(1)铰接连接,所述制动手柄(6)上具有连接孔(61)与所述连接座(5)螺栓连接,所述制动手柄(6)上还具有可供所述调节螺栓(7)穿过的调节孔(63)以及嵌设所述调节滚轮(8)的限位槽(62),所述调节螺栓(7)的螺纹端穿过所述调节孔后与所述调节滚轮(8)螺纹配合,所述调节螺栓(7)的大头端与所述连接座(5)铰接;所述油杯底座(1)上具有与所述透明油杯(2)的油路连通的制动活塞结构,所述连接座(5)上具有按压所述制动活塞结构的压头部(51);所述油杯底座(1)上还连接有后视镜安装座(9),且所述后视镜安装座(9)与所述油杯底座(1)组成一个抱紧摩托车方向把的抱箍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摩托车制动手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油杯结构和可调制动手柄结构,其中透明油杯结构包括油杯底座(1),所述油杯底座(1)上可拆卸设置有透明油杯(2),所述透明油杯(2)上部为敞口结构,且所述透明油杯(2)上部可拆卸设置有油杯上盖(3),所述油杯上盖(3)与所述透明油杯(2)之间设置有橡胶密封盖(4);所述油杯底座(1)与所述可调制动手柄结构铰接,所述可调制动手柄结构包括连接座(5)、制动手柄(6)、调节螺栓(7)、调节滚轮(8),其中连接座(5)与所述油杯底座(1)铰接连接,所述制动手柄(6)上具有连接孔(61)与所述连接座(5)螺栓连接,所述制动手柄(6)上还具有可供所述调节螺栓(7)穿过的调节孔(63)以及嵌设所述调节滚轮(8)的限位槽(62),所述调节螺栓(7)的螺纹端穿过所述调节孔后与所述调节滚轮(8)螺纹配合,所述调节螺栓(7)的大头端与所述连接座(5)铰接;所述油杯底座(1)上具有与所述透明油杯(2)的油路连通的制动活塞结构,所述连接座(5)上具有按压所述制动活塞结构的压头部(51);所述油杯底座(1)上还连接有后视镜安装座(9),且所述后视镜安装座(9)与所述油杯底座(1)组成一个抱紧摩托车方向把的抱箍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摩托车制动手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油杯(2)的底部具有凸出结构(21),且在所述凸出结构(21)的底部具有油孔,所述油杯底座(1)上具有对应所述凸出结构(21)的凹腔,所述凸出结构(21)限位在所述凹腔中,且在所述凸出结构(21)于所述凹腔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凹腔底部具有连通所述制动活塞结构的油路。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彬任强王晓燕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宗申创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