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联动驻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01420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三轮车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联动驻车系统,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在后轮位置处安装有刹车鼓;刹车鼓动力联动在驻车棘轮上,车体上设有脚刹踏板,脚刹踏板动力联动在驻车棘轮上,并带动驻车棘轮在车体上转动,驻车棘轮设置有弹性恢复结构,利用弹性恢复结构弹性恢复转动之前的状态;驻车刹把,所述驻车刹把动力联动在驻车卡件上,并带动驻车卡件在车体上转动,驻车卡件上设置有恢复机构,利用恢复机构恢复转动之前的状态;有效解提高操作便利性,且驻车可靠性更强,有效的解决坡道出现问题时,可以通过习惯性动作进行脚刹车制动,捏一下驻车刹把就能有效驻车,驾乘人员可以正常下车,有效降低了因车子后溜带来的安全性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联动驻车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三轮车
,具体是一种联动驻车系统。
技术介绍
三轮车是一种自行车改造而成的交通工具,可以载人也可运货;三轮车是人力车与自行车的一种结合体。三轮车可分为人力三轮车、电动三轮车、儿童三轮车和电瓶三轮车等。三轮车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部有一个可以转向的车轮,车把、车铃、车闸、脚蹬子和车座,用链条带动后部的车轮转动。现有正三轮电动车、正三轮摩托车目前使用的主要分为手柄提拉式、刹把卡扣式两种驻车方式,两种各有优点,也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手柄提拉式挡腿、驻车时需要弯腰不方便操作、刹把式驻车行程间隙大导致驻不住车等问题。为有效解决正三轮电动车、正三轮摩托车驻车安全问题,通过开发一款联动驻车系统,解决操作不方便,驻车失效等问题,提高驻车操作方便性与驻车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联动驻车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联动驻车系统,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在后轮位置处安装有刹车鼓,并利用刹车鼓刹车;刹车鼓动力联动在驻车棘轮上,车体上设有脚刹踏板,脚刹踏板动力联动在驻车棘轮上,并带动驻车棘轮在车体上转动,驻车棘轮设置有弹性恢复结构,利用弹性恢复结构弹性恢复转动之前的状态;驻车刹把,所述驻车刹把设置在车体的把手上,驻车刹把动力联动在驻车卡件上,并带动驻车卡件在车体上转动,驻车卡件上设置有恢复机构,利用恢复机构恢复转动之前的状态。进而驻车制动时,踩下脚刹踏板,脚刹踏板带动驻车棘轮在车体上转动,实现利用驻车棘轮带动刹车鼓刹车刹车,与此同时,操作驻车刹把带动驻车卡件转动,实现驻车卡件卡入驻车棘轮完成联动驻车;当取消驻车制动时,踩一次脚刹踏板,使驻车棘轮脱离驻车卡件,此时驻车卡件通过恢复机构的作用,使驻车卡件远离驻车棘轮,在抬离脚刹踏板后驻车棘轮通过弹性恢复结构恢复位置后,也能保持悬空状态,完成取消驻车,保持此状态时不影响行驶过程中的刹车功能。有效解提高操作便利性,且驻车可靠性更强,有效的解决坡道出现问题时,可以通过习惯性动作进行脚刹车制动,此时捏一下驻车刹把,车子就能有效驻车,驾乘人员可以正常下车,有效降低了因车子后溜带来的安全性问题。在本专利技术联动驻车系统中:所述驻车棘轮呈L型,并通过脚刹轴固定支架转动连接在车体上;脚刹轴固定支架通过脚刹弯管动力联动在脚刹踏板上。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脚刹踏板固定在呈V型的脚刹弯管上。在本专利技术联动驻车系统中:所述弹性恢复结构为脚刹回位簧,脚刹回位簧一端连接在驻车棘轮上,另一端连接在车体上。在本专利技术联动驻车系统中:所述驻车卡件通过驻车卡件销轴转动连接在车体上;驻车卡件一端通过驻车拉索动力传动连接在驻车刹把上,握紧驻车刹把带动驻车拉索用于促使驻车卡件转动;驻车卡件另一端连接有恢复机构,恢复机构和驻车拉索形成以驻车卡件销轴为杠杆原点进行转动。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恢复机构为驻车回位簧。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驻车拉索通过驻车拉索锁紧螺母锁紧连接在驻车卡件上。在本专利技术联动驻车系统中:所述刹车鼓上设有后轮左刹车鼓和后轮右刹车鼓;后轮左刹车鼓通过后制动左拉杆连接在车体上设置有的刹车轴组件上;后轮右刹车鼓通过后制动右拉杆连接在刹车轴组件上;刹车轴组件通过制动前拉杆动力传动连接在驻车棘轮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提升操作便利性;2、机械结构简单有效,经济实惠;3、当车子在坡道上发生问题是,能有效降低了因车子后溜带来的安全性问题;4、比较传统手刹把带卡扣利用刹线驻车,此机械结构更安全更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联动驻车系统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联动驻车系统的驻车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联动驻车系统的取消驻车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驻车刹把、2-驻车拉索、3-驻车拉索锁紧螺母、4-驻车回位簧、5-脚刹弯管、6-驻车卡件、7-驻车卡件销轴、8-驻车棘轮、9-脚刹轴固定支架、10-脚刹回位簧、11-制动前拉杆、12-刹车轴组件、13-后制动左拉杆、14-后制动右拉杆、15-后轮左刹车鼓、16-后轮右刹车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一种联动驻车系统,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在后轮位置处安装有刹车鼓,并利用刹车鼓刹车;刹车鼓动力联动在驻车棘轮8上,车体上设有脚刹踏板,脚刹踏板动力联动在驻车棘轮8上,并带动驻车棘轮8在车体上转动,驻车棘轮8设置有弹性恢复结构,利用弹性恢复结构弹性恢复转动之前的状态;驻车刹把1,所述驻车刹把1设置在车体的把手上,驻车刹把1动力联动在驻车卡件6上,并带动驻车卡件6在车体上转动,驻车卡件6上设置有恢复机构,利用恢复机构恢复转动之前的状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实现了提升操作便利性;机械结构简单有效,经济实惠;当车子在坡道上发生问题是,能有效降低了因车子后溜带来的安全性问题;比较传统手刹把带卡扣利用刹线驻车,此机械结构更安全更可靠;有效解提高操作便利性,且驻车可靠性更强,有效的解决坡道出现问题时,可以通过习惯性动作进行脚刹车制动,此时捏一下驻车刹把1,车子就能有效驻车,驾乘人员可以正常下车,有效降低了因车子后溜带来的安全性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驻车棘轮8呈L型,并通过脚刹轴固定支架9转动连接在车体上;脚刹轴固定支架9通过脚刹弯管5动力联动在脚刹踏板上。所述脚刹踏板固定在呈V型的脚刹弯管5上。其中,驻车棘轮8除了呈L型,还可以呈J型,或者V型等等,只要能满足踩下脚刹踏板,脚刹踏板带动驻车棘轮8在车体上转动,实现利用驻车棘轮8带动刹车鼓刹车刹车,与此同时,操作驻车刹把1带动驻车卡件6转动,实现驻车卡件6卡入驻车棘轮8完成联动驻车即可,优选的所述驻车棘轮8呈L型;其中,驻车刹把1,可以是旋拧式,或者其他改变驻车拉索2行程等形式;以及,脚刹弯管5除了呈V型,还可以呈L型,还可以呈J型等等,只要能满足操作驻车刹把1带动驻车卡件6转动,实现驻车卡件6卡入驻车棘轮8完成联动驻车即可,优选的,脚刹弯管5呈V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所述弹性恢复结构为脚刹回位簧10,脚刹回位簧10一端连接在驻车棘轮8上,另一端连接在车体上;所述驻车卡件6通过驻车卡件销轴7转动连接在车体上;驻车卡件6一端通过驻车拉索2动力传动连接在驻车刹把1上,握紧驻车刹把1带动驻车拉索2用于促使驻车卡件6转动;驻车卡件6另一端连接有恢复机构,恢复机构和驻车拉索2形成以驻车卡件销轴7为杠杆原点进行转动。具体的,所述恢复机构为驻车回位簧4。所述驻车拉索2通过驻车拉索锁紧螺母3锁紧连接在驻车卡件6上。所述刹车鼓上设有后轮左刹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联动驻车系统,其特征在于,/n包括:/n车体,所述车体在后轮位置处安装有刹车鼓,并利用刹车鼓刹车;刹车鼓动力联动在驻车棘轮上,车体上设有脚刹踏板,脚刹踏板动力联动在驻车棘轮上,并带动驻车棘轮在车体上转动,驻车棘轮设置有弹性恢复结构,利用弹性恢复结构弹性恢复转动之前的状态;/n驻车刹把,所述驻车刹把设置在车体的把手上,驻车刹把动力联动在驻车卡件上,并带动驻车卡件在车体上转动,驻车卡件上设置有恢复机构,利用恢复机构恢复转动之前的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联动驻车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
车体,所述车体在后轮位置处安装有刹车鼓,并利用刹车鼓刹车;刹车鼓动力联动在驻车棘轮上,车体上设有脚刹踏板,脚刹踏板动力联动在驻车棘轮上,并带动驻车棘轮在车体上转动,驻车棘轮设置有弹性恢复结构,利用弹性恢复结构弹性恢复转动之前的状态;
驻车刹把,所述驻车刹把设置在车体的把手上,驻车刹把动力联动在驻车卡件上,并带动驻车卡件在车体上转动,驻车卡件上设置有恢复机构,利用恢复机构恢复转动之前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动驻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驻车棘轮呈L型,并通过脚刹轴固定支架转动连接在车体上;
脚刹轴固定支架通过脚刹弯管动力联动在脚刹踏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联动驻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脚刹踏板固定在呈V型的脚刹弯管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动驻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恢复结构为脚刹回位簧,脚刹回位簧一端连接在驻车棘轮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振隆
申请(专利权)人:霸州典美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