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伺服电机外壳加工工装及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5580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伺服电机外壳加工工装及加工工艺,包括由左向右依次连接的圆形法兰、橡胶圈、第五固定板、第二套筒、第四固定板、第三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一套筒、橡胶垫、第一固定板,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用于支撑各固定板,还包括导柱,在该孔的四周开有导孔,所述导柱由导孔内穿过,所述第二固定板与第三固定板之间设有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设有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二套同及第四固定板上分别设有气缸,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将电机外壳至于其预设的腔体内,有效对应了需要开的孔及开孔位置,定位精确,加工工艺简单实用,生产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伺服电机外壳加工工装及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外壳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伺服电机外壳加工工装及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伺服电机可使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准确,可以将电压信号转化为转矩和转速以驱动控制对象,伺服电机的定子安装内孔和端盖安装孔的位置度要求很高,这就对机壳的加工工艺有特别高的要求,必须保证端面8个孔和定子安装孔的位置度。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伺服电机外壳加工工装及加工工艺,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中的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一种伺服电机外壳加工工装,包括由左向右依次连接的圆形法兰、橡胶圈、第五固定板、第二套筒、第四固定板、第三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一套筒、橡胶垫、第一固定板,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用于支撑各固定板,还包括导柱,所述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第四固定板、第五固定板上部分别开有与套筒内径相匹配的孔,在该孔的四周开有导孔,所述导柱由导孔内穿过,所述第二固定板与第三固定板之间设有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设有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二套同及第四固定板上分别设有气缸。进一步,所述底座下部设有V型导轨,所述导轨上设有滑动槽,所述底座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的底端安装在第一底座上,所述第四固定板和第五固定板安装在第二底座上,所述第三固定板宽度大于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四固定板和第五固定板,所述第三固定板固定于第二固定板上,所述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定位块一端与第三固定板表面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固定板侧面连接,所述第二定位块设置在另一侧。进一步,所述气缸分别安装在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的侧面,由所述圆形法兰至第一固定板之间贯通。一种伺服电机外壳加工工艺,采用所述的伺服电机外壳加工工装,还包括以下步骤:a)、伺服电机机壳采用铝材质,通过挤出成型,形成粗胚;b)、将粗胚放置于加工工装内,通过车床将电机外壳开出内径为180mm的安装腔,其后,再开出周边的若干螺孔;c)、打磨去毛刺、清洗。本专利技术一种伺服电机外壳加工工装及加工工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将电机外壳至于其预设的腔体内,有效对应了需要开的孔及开孔位置,定位精确,加工工艺简单实用,生产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加工工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加工工装分解状态结构图。其中:1、圆形法兰;2、橡胶圈;3、第五固定板;4、第二套筒;5、气缸;6、第四固定板;7、第三固定板;8、第一定位块;9、导柱;10、第二固定板;11、第二定位块;12、第一套筒;13、第一固定板;14、第二底座;15、第一底座;16、导轨;17、橡胶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根据图1所示的本专利技术一种伺服电机外壳加工工装,包括由左向右依次连接的圆形法兰1、橡胶圈2、第五固定板3、第二套筒4、第四固定板6、第三固定板7、第二固定板10、第一套筒12、橡胶垫17、第一固定板13,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用于支撑各固定板,还包括导柱9,所述第一固定板13、第二固定板10、第三固定板7、第四固定板6、第五固定板3上部分别开有与套筒内径相匹配的孔,在该孔的四周开有导孔,所述导柱9由导孔内穿过,所述第二固定板10与第三固定板7之间设有第一定位块8,所述第一固定板13与第二固定板10之间设有第二定位块11,所述第二套同及第四固定板6上分别设有气缸5。进一步,所述底座下部设有V型导轨16,所述导轨16上设有滑动槽,所述底座包括第一底座15和第二底座14,所述第一底座15和第二底座14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板13、第二固定板10的底端安装在第一底座15上,所述第四固定板6和第五固定板3安装在第二底座14上,所述第三固定板7宽度大于第一固定板13、第二固定板10、第四固定板6和第五固定板3,所述第三固定板7固定于第二固定板10上,所述第一定位块8和第二定位块11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定位块8一端与第三固定板7表面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固定板13侧面连接,所述第二定位块11设置在另一侧。进一步,所述气缸5分别安装在第一定位块8和第二定位块11的侧面,由所述圆形法兰1至第一固定板13之间贯通。一种伺服电机外壳加工工艺,采用所述的伺服电机外壳加工工装,还包括以下步骤:a)、伺服电机机壳采用铝材质,通过挤出成型,形成粗胚;b)、将粗胚放置于加工工装内,通过车床将电机外壳开出内径为180mm的安装腔,其后,再开出周边的若干螺孔;c)、打磨去毛刺、清洗。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专利技术所述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伺服电机外壳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左向右依次连接的圆形法兰、橡胶圈、第五固定板、第二套筒、第四固定板、第三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一套筒、橡胶垫、第一固定板,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用于支撑各固定板,还包括导柱,所述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第四固定板、第五固定板上部分别开有与套筒内径相匹配的孔,在该孔的四周开有导孔,所述导柱由导孔内穿过,所述第二固定板与第三固定板之间设有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设有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二套同及第四固定板上分别设有气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伺服电机外壳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左向右依次连接的圆形法兰、橡胶圈、第五固定板、第二套筒、第四固定板、第三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一套筒、橡胶垫、第一固定板,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用于支撑各固定板,还包括导柱,所述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第四固定板、第五固定板上部分别开有与套筒内径相匹配的孔,在该孔的四周开有导孔,所述导柱由导孔内穿过,所述第二固定板与第三固定板之间设有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设有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二套同及第四固定板上分别设有气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电机外壳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下部设有V型导轨,所述导轨上设有滑动槽,所述底座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的底端安装在第一底座上,所述第四固定板和第五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海根曾宪河
申请(专利权)人:航天华盛源机电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