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动物治疗的麻杏石甘散的配方及工艺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2835219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动物治疗的麻杏石甘散的配方及工艺,该用于动物治疗的麻杏石甘散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麻黄8‑13、石膏8‑13、苦杏仁8‑11、甘草3‑8、免疫球蛋白0.2‑0.5、鱼腥草0.4‑0.8、黄芪0.1‑0.2、桔梗0.1‑0.2、穿心莲0.5‑0.9和甜味剂0.001‑0.01。有益效果:具有极好的掩蔽苦涩口味的功效,生产成本比白砂糖低,并且该中药药效稳定,不因时间过长而影响效果,治疗动物气喘咳嗽疗效较高,见效较快,维持时间较长,应有广阔的市场,降低了动物因动物呼吸道疾病死亡的概率,缩短了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动物治疗的麻杏石甘散的配方及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兽药制剂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动物治疗的麻杏石甘散的配方及工艺。
技术介绍
麻杏石甘汤源自张仲景的《伤寒论》,由麻黄、苦杏仁、石膏、甘草组成,具有良好的解热、抗炎、镇咳、抑菌和抗病毒作用,主治肺热炽盛的肺炎和热邪犯肺的哮喘。麻杏石甘散为此方的散剂,研究表明麻杏石甘散对新城疫、禽流感等病毒性病原引起的家禽呼吸道疾病以及动物喘气病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现在在畜禽养殖方面,因为抗生素的使用导致蛋或肉中抗生素的残留,给消费者带来危害,同时抗性细菌的产生也使得畜禽病越来越难以治疗,因此国家开始限制抗生素的使用,在畜禽的防病抗病方面就需要中草药来发挥其重大的作用。目前用于动物疾病预防和治疗的麻杏石甘散以水煎或粗粉散剂为主,存在剂量大、剂型粗、外观差等不足,有效成分不能充分释放,生物利用率低,严重影响了中药质量和治疗效果,制约了在临床上的应用,同时,麻杏石甘口服制剂口味较差,不适用于宠物,还存在用药时给药不方便、当病毒侵入机体后,则导致两者功能失调,出现鼻塞,咽喉肿胀,咳嗽,喘息等呼吸困难症状。使用效果不明显等缺点。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动物治疗的麻杏石甘散的配方及工艺,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动物治疗的麻杏石甘散的配方。该用于动物治疗的麻杏石甘散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麻黄8-13、石膏8-13、苦杏仁8-11、甘草3-8、免疫球蛋白0.2-0.5、鱼腥草0.4-0.8、黄芪0.1-0.2、桔梗0.1-0.2、穿心莲0.5-0.9和甜味剂0.001-0.0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动物治疗的麻杏石甘散的配方工艺。该用于动物治疗的麻杏石甘散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原料经检测合格后,根据上述质量份数,切制所述用于动物治疗的麻杏石甘散所需各原料段状结构;将上述切制段状结构所需各原料,按照处方量对药材分别进行称量;将称量好的药材各原料,进行分别粉碎机粉碎并过筛操作,备用。粉碎顺序按照先难后易,贵重药材在中间的原则,先麻黄后杏仁再甘草最后石膏;取鱼腥草、黄芪、桔梗、穿心莲采用捣碎机破碎,并通过粉碎机粉碎混合均匀,加入免疫球蛋白和甜味剂加水溶解、加热制浆;入料前核对品种、数量,检查粉碎粒度,粉碎料箱全部清空后停止粉碎,粉碎后称量,清洁回收设备内药物残留;按照总混的需求,进行入料置于槽形混合机中连续混合,得到混合均匀,色泽一致的混合粉物,混合时间按照工艺验证混合时间混合;将总混所得最细粉用振动式超微粉碎机粉碎成超微粉,即可得到超微粉麻杏石甘散成品;将中间品检测合格的产品,放入洁净接收装置出料,入分装间,调节好装量,进行包装入库。进一步的,上述量器需定期复核,称量前归零校正,称量后由双人复核。进一步的,上述粉碎机均采用柴田式粉碎机粉碎,粉碎为粒度65-80目的细粉。进一步的,上述粉碎过筛应全部通过二号筛,粉碎收率不低于95%。进一步的,上述的混合时间为30分钟。进一步的,上述装量达500克,封口温度为140摄氏度下2-3秒。进一步的,上述装量为每30分钟检测一次装量。进一步的,上述超微粉麻杏石甘散成品的粉末粒径为20-40μm。进一步的,上述包装入库由对包装材料进行检查核对,包括品名、批号、数量、生产厂家、合格状态;由双人符合标签印制内容正确无误后开始进行贴签、装箱,包装完成后入库。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麻黄、石膏、苦杏仁、甘草、治疗风寒、哮喘、咳嗽、多痰、舌苔厚白等疾病。对气温骤变、病菌感染等原因引起的疾病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振动式超微粉碎机粉碎成超微粉,可以直接用于饮水使用,融合性好,具有减少用药量,节约药材,保护资源,改善气味、口感,提高药品质量,延长了保存期,改变了中药散剂只能拌料不能饮水的服用方法,配合免疫球蛋白、鱼腥草、黄芪、桔梗、穿心莲和甜味剂,选择了具有相须相使作用的药物,可以产生协同作用,相互间可增进疗效。穿心莲配合甜味剂的NHDC从植物中提取,具有极好的掩蔽苦涩口味的功效,生产成本比白砂糖低,并且该中药药效稳定,不因时间过长而影响效果,治疗动物气喘咳嗽疗效较高,见效较快,维持时间较长,应有广阔的市场,降低了动物因动物呼吸道疾病死亡的概率,缩短了经济损失。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动物治疗的麻杏石甘散的配方及工艺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动物治疗的麻杏石甘散。该用于动物治疗的麻杏石甘散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麻黄8-13、石膏8-13、苦杏仁8-11、甘草3-8、免疫球蛋白0.2-0.5、鱼腥草0.4-0.8、黄芪0.1-0.2、桔梗0.1-0.2、穿心莲0.5-0.9和甜味剂0.001-0.01。为了更清楚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具体实例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一一种用于动物治疗的麻杏石甘散的配方工艺,该用于动物治疗的麻杏石甘散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麻黄8、石膏8、苦杏仁8、甘草3、免疫球蛋白0.2、鱼腥草0.4、黄芪0.1、桔梗0.1、穿心莲0.5和甜味剂0.001。该用于动物治疗的麻杏石甘散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原料经检测合格后,根据上述质量份数,切制所述用于动物治疗的麻杏石甘散所需各原料段状结构;将上述切制段状结构所需各原料,按照处方量对药材分别进行称量;将称量好的药材各原料,进行分别粉碎机粉碎并过筛操作,备用。粉碎顺序按照先难后易,贵重药材在中间的原则,先麻黄后杏仁再甘草最后石膏;取鱼腥草、黄芪、桔梗、穿心莲采用捣碎机破碎,并通过粉碎机粉碎混合均匀,加入免疫球蛋白和甜味剂加水溶解、加热制浆;入料前核对品种、数量,检查粉碎粒度,粉碎料箱全部清空后停止粉碎,粉碎后称量,清洁回收设备内药物残留;按照总混的需求,进行入料置于槽形混合机中连续混合,得到混合均匀,色泽一致的混合粉物,混合时间按照工艺验证混合时间混合;将总混所得最细粉用振动式超微粉碎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动物治疗的麻杏石甘散的配方,其特征在于,该用于动物治疗的麻杏石甘散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n麻黄8-13、石膏8-13、苦杏仁8-11、甘草3-8、免疫球蛋白0.2-0.5、鱼腥草0.4-0.8、黄芪0.1-0.2、桔梗0.1-0.2、穿心莲0.5-0.9和甜味剂0.001-0.0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动物治疗的麻杏石甘散的配方,其特征在于,该用于动物治疗的麻杏石甘散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麻黄8-13、石膏8-13、苦杏仁8-11、甘草3-8、免疫球蛋白0.2-0.5、鱼腥草0.4-0.8、黄芪0.1-0.2、桔梗0.1-0.2、穿心莲0.5-0.9和甜味剂0.001-0.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动物治疗的麻杏石甘散的工艺,其特征在于,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动物治疗的麻杏石甘散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原料经检测合格后,根据上述质量份数,切制所述用于动物治疗的麻杏石甘散所需各原料段状结构;
将上述切制段状结构所需各原料,按照处方量对药材分别进行称量;
将称量好的药材各原料,进行分别粉碎机粉碎并过筛操作,备用。粉碎顺序按照先难后易,贵重药材在中间的原则,先麻黄后杏仁再甘草最后石膏;
取鱼腥草、黄芪、桔梗、穿心莲采用捣碎机破碎,并通过粉碎机粉碎混合均匀,加入免疫球蛋白和甜味剂加水溶解、加热制浆;
入料前核对品种、数量,检查粉碎粒度,粉碎料箱全部清空后停止粉碎,粉碎后称量,清洁回收设备内药物残留;
按照总混的需求,进行入料置于槽形混合机中连续混合,得到混合均匀,色泽一致的混合粉物,混合时间按照工艺验证混合时间混合;
将总混所得最细粉用振动式超微粉碎机粉碎成超微粉,即可得到超微粉麻杏石甘散成品;
将中间品检测合格的产品,放入洁净接收装置出料,入分装间,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炳忠
申请(专利权)人:云浮市皇家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