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与变矩器的连接结构及装载机动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3849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装载机领域,公开一种发动机与变矩器的连接结构及装载机动力装置。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内飞轮、外飞轮、连接盘、飞轮壳、延伸盘和密封件,内飞轮与起动机传动连接,以带动发动机起动,外飞轮与变矩器传动连接,连接盘的一侧与内飞轮连接,另一侧与外飞轮连接,飞轮壳设置于发动机上,并罩设于内飞轮外;延伸盘套设于连接盘上,并罩设于外飞轮外,延伸盘的一侧与飞轮壳连接,另一侧与变矩器连接,密封件套设于连接盘上,并与延伸盘贴靠。所述装载机动力装置包括上述的发动机与变矩器的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重新设计飞轮壳,降低了设计成本,能够防止湿式变速箱的传动油溅出,满足变速箱密封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与变矩器的连接结构及装载机动力装置
本技术涉及装载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与变矩器的连接结构及装载机动力装置。
技术介绍
装载机底盘上的动力装置传动顺序为发动机传递至变矩器,变矩器传递至变速箱。目前,发动机飞轮壳与变矩器的连接方式主要采用飞轮过渡轴和柔性盘等连接结构,主要用于干式变速箱连接,不具备密封湿式变速箱的功能。为了防止湿式变速箱内部的传动油溅出,需要采用无观察口、外部结构密封的飞轮壳才能实现湿式变速箱的连接,这种飞轮壳需要重新进行模具设计,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与变矩器的连接结构及装载机动力装置,能够适用于湿式变速箱,设计成本低。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发动机与变矩器的连接结构,包括:内飞轮,与起动机传动连接,以带动所述发动机起动;外飞轮,与所述变矩器传动连接;连接盘,所述连接盘的一侧与所述内飞轮连接,另一侧与所述外飞轮连接;飞轮壳,设置于所述发动机上,并罩设于所述内飞轮外;<br>延伸盘,套设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与变矩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内飞轮(1),与起动机传动连接,以带动所述发动机起动;/n外飞轮(2),与所述变矩器传动连接;/n连接盘(3),所述连接盘(3)的一侧与所述内飞轮(1)连接,另一侧与所述外飞轮(2)连接;/n飞轮壳(4),设置于所述发动机上,并罩设于所述内飞轮(1)外;/n延伸盘(5),套设于所述连接盘(3)上,并罩设于所述外飞轮(2)外,所述延伸盘(5)的一侧与所述飞轮壳(4)连接,另一侧与所述变矩器连接;/n密封件(6),套设于所述连接盘(3)上,并与所述延伸盘(5)贴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与变矩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飞轮(1),与起动机传动连接,以带动所述发动机起动;
外飞轮(2),与所述变矩器传动连接;
连接盘(3),所述连接盘(3)的一侧与所述内飞轮(1)连接,另一侧与所述外飞轮(2)连接;
飞轮壳(4),设置于所述发动机上,并罩设于所述内飞轮(1)外;
延伸盘(5),套设于所述连接盘(3)上,并罩设于所述外飞轮(2)外,所述延伸盘(5)的一侧与所述飞轮壳(4)连接,另一侧与所述变矩器连接;
密封件(6),套设于所述连接盘(3)上,并与所述延伸盘(5)贴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与变矩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盘(5)的外周壁上设置有第一开口(51),所述第一开口(51)盖设有第一盖板(5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与变矩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52)与所述延伸盘(5)之间夹设有垫片(5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与变矩器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轮壳(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永骞孙通力国玉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