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模通孔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2775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拉模通孔工装,涉及混凝土预制件生产技术领域,其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围板,所述底座位于围板内设置有固定工装,所述固定工装上固定有圆管,所述圆管设置为金属管,所述金属管内形成有通孔,所述金属管包括第一弧板与第二弧板,所述第一弧板与所述第二弧板的轴线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助于保护环境,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拉模通孔工装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预制件生产
,尤其是涉及一种拉模通孔工装。
技术介绍
混凝土是当代最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它是由胶凝材料,颗粒状集料、水,以及必要时加入的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经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养护硬化而成的一种人工石材。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因而使其用量越来越大。同时混凝土还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强度等级范围宽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其使用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在各种土木工程中使用,就是造船业,机械工业,海洋的开发,地热工程等,混凝土也是重要的材料。拉模通孔是现场现浇混凝土时支模所使用的拉模预留孔洞,现有技术,参见图3,包括底座1以及设置在底座1上的围板11,所述底座1位于围板11内设置有固定工装12,所述固定工装12上插有PVC管13,安装完成以后,向围板11内倾倒混凝土。采用上述方案,在混凝土预制件的生产中,工作人员常常将PVC管留在混凝土预制件内,拆模后在将多余长度的PVC管切除,极易产生白色垃圾污染环境;若将PVC管整体取出并反复利用,PVC管为塑料管,且取出较难,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存在待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拉模通孔工装,通过在固定工装上设置金属管,且金属管包括第一弧板与第二弧板,有助于保护环境,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拉模通孔工装,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围板,所述底座位于围板内设置有固定工装,所述固定工装上固定有圆管,所述圆管设置为金属管,所述金属管内形成有通孔,所述金属管包括第一弧板与第二弧板,所述第一弧板与所述第二弧板的轴线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运用中,工作人员将金属管固定在固定工装上,然后向围板内倾倒混凝土;之后待混凝土凝固以后,工作人员将金属管的第一弧板取出,然后再取出第二弧板,有助于保护环境,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弧板与所述第二弧板之间填充有橡胶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弧板与第二弧板之间填充橡胶垫,有助于工作人员能够径向敲击金属管,有助于提升工作人员取出金属棒的工作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工装为圆台,所述圆台与底座焊接,且所述圆台与金属管的通孔插接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圆台对金属管径向插接定位,有助于提升金属管在围板内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金属管上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下侧固定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从上向下同轴穿设所述金属管,且所述支撑柱(的外侧壁与金属管的内侧壁抵紧;所述金属管外侧设置有抱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支撑柱与抱箍对金属管进行固定,有助于提升工作人员安装金属管时的便捷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弧板与所述第二弧板背离通孔的两侧壁上均固定用于水平敲击的敲击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敲击块对第一弧板与第二弧板进行保护作用,有助于保护第一弧板与第二弧板,提升第一弧板与第二弧板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弧板与所述第二弧板外壁均涂抹有用于方便脱模拆除的水性脱模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水性脱模层对第一弧板与第二弧板的润滑作用,有助于工作人更好的取出第一弧板与第二弧板,提升工作人员的取出第一弧板与第二弧板的工作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板背离支撑柱的一侧壁上固定有橡胶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橡胶片对固定板进行保护作用,有助于防止工作人员在敲打橡胶片时固定板的完整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金属管沿任意径向开设有插销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运用中,工作人员拿取杠杆插入插销孔,有助于提升工作人员取出金属管的便捷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通过在固定工装上设置金属管,且金属管包括第一弧板与第二弧板,有助于保护环境,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2)通过橡胶垫与橡胶片的设置,有助于提升拉模通孔工装的使用寿命;(3)通过插销孔与敲击块的设置,有助于提升工作人员取出金属管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主要体现拉模通孔工装整体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主要体现金属管结构的爆炸视图;图3为本实施例主要体现现有技术结构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底座;11、围板;12、固定工装;121、圆台;13、PVC管;2、金属管;21、通孔;22、第一弧板;23、第二弧板;24、敲击块;25、水性脱模层;26、插销孔;3、橡胶垫;4、固定板;41、支撑柱;42、橡胶片;5、抱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实施例:参见图1和图2,一种拉模通孔工装,包括底座1以及设置在底座1上的围板11,底座1位于围板11内设置有固定工装12,固定工装12上固定有圆管,圆管设置为金属管2,金属管2内形成有通孔21,金属管2包括第一弧板22与第二弧板23,第一弧板22与第二弧板23的轴线重合。运用中,工作人员将金属管2固定在固定工装12上,然后向围板11内倾倒混凝土,之后待混凝土凝固以后,工作人员将金属管2的第一弧板22取出,随后再取出第二弧板23,完成混凝土预制件拉模通孔21的开设。参见图1和图2,固定工装12设置为圆台121,圆台121与底座1焊接并向背离底座1的一侧延伸,且圆台121与金属管2的通孔21插接配合。第一弧板22与第二弧板23之间分别填充有橡胶垫3,橡胶垫3避让金属管2内形成有通孔21,两个橡胶垫3沿其长度方向平分第一弧板22与第二弧板23。第一弧板22与第二弧板23外侧壁上均涂抹有水性脱模层25,水性脱模层25均匀涂抹在第一弧板22与第二弧板23上。金属管2上侧设置有固定板4,固定板4位于金属管2背离圆台121的一端,固定板4下侧固定有支撑柱41,支撑柱41从上向下同轴穿设金属管2,支撑柱41与固定板4固定并向背离固定板4的一侧延伸,且支撑柱41的外侧壁与金属管2的内侧壁抵紧,固定板4背离支撑柱41的一侧壁上设置有橡胶片42,橡胶片42与固定板4固定连接。第一弧板22与第二弧板23背离通孔21的两侧壁上均固定有敲击块24,两个敲击块24分别向相背离的两侧延伸。金属管2外侧设置有抱箍5,金属管2沿任意径向开设有插销孔26,插销孔26依次贯穿第一弧板22与第二弧板23,插销孔26位于抱箍5的下侧。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运用中,工作人员在第一弧板22与第二弧板23之间填充橡胶垫3,然后在然后在第一弧板22与第二弧板23的外侧壁上均匀涂抹水性脱模层25,随后在金属管2的通孔21内插入支撑柱41,之后在第一弧板22与第二弧板23的外安装抱箍5,将第一弧板22与第二弧板23固定,最后将案子好的金属管2插入底座1上的圆台1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模通孔工装,包括底座(1)以及设置在底座(1)上的围板(11),所述底座(1)位于围板(11)内设置有固定工装(1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工装(12)上固定有圆管,所述圆管设置为金属管(2),所述金属管(2)内形成有通孔(21),所述金属管(2)包括第一弧板(22)与第二弧板(23),所述第一弧板(22)与所述第二弧板(23)的轴线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模通孔工装,包括底座(1)以及设置在底座(1)上的围板(11),所述底座(1)位于围板(11)内设置有固定工装(1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工装(12)上固定有圆管,所述圆管设置为金属管(2),所述金属管(2)内形成有通孔(21),所述金属管(2)包括第一弧板(22)与第二弧板(23),所述第一弧板(22)与所述第二弧板(23)的轴线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模通孔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板(22)弧形走向的两侧壁与所述第二弧板(23)弧形走向的两侧壁之间均填充有橡胶垫(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模通孔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工装(12)为圆台(121),所述圆台(121)与底座(1)焊接,且所述圆台(121)与金属管(2)的通孔(21)插接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模通孔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管(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超徐磊倪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弘昊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