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箱梁内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8111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箱梁内模,包括左模体和右模体,左模体和右模体内部形成腔体,左模体和右模体的上、下端部可拆卸连接,左模体的第一模板与第二模板之间转动连接;右模体的第三模板和第四模板之间转动连接;第一模板和第三模板的端部、第二模板和第四模板的端部可拆卸连接;左模体的内部设有用于控制第一模板转动的第一伸缩杆,右模体的内部设有用于控制第三模板转动的第二伸缩杆;左模体与右模体上、下连接处设有固定块,两个固定块之间垂直设有第一支撑件;第一支撑件上水平设有第二支撑件,第二支撑件的两侧端部分别固定在左模体和右模体内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内部支撑稳定牢靠、脱模省事高效的箱梁内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箱梁内模
本技术属于桥梁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箱梁内模。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公路桥梁建设过程中,常用到现有预制箱梁模板,其通过箱梁内模板和箱梁外模板配合使用,达到预制箱型梁的功能。使用时箱梁内模板可设置于外模板的内部,内模板和外模板之间可形成用于混凝土成型的成型空间,待混凝土凝固成型后需要将外模板、内模板拆卸掉。传统技术中的箱梁模板大多采用小块组装而成,其施工使用时拆装费时费力。现有技术中虽然有的内模板采用了可拆装的左右两部分模板组成,但是模板的转动连接部分的支撑大多采用连接件支撑,仍然由人工进行螺栓固定;并且内模板空腔内的支撑装置大多采用支撑杆进行人工安装固定。这无疑仍会增加人工的工作量,如在支撑装置的安装拆卸上仍需要工人进行操作,会耗费一定人力和时间。特别的,由于箱梁内模是在内部起到支撑作用,在混凝土硬化成型后,镶嵌在混凝土中间的内模的脱模由人工来进行操作会十分困难,现急需一种脱模简单容易的箱梁内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内部支撑稳定牢靠、脱模省事高效的箱梁内模。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箱梁内模,包括左模体和右模体,所述左模体和右模体内部形成腔体,左模体和右模体的上、下端部可拆卸连接,所述左模体包括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第一模板与第二模板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右模体包括第三模板和第四模板,第三模板和第四模板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模板、第三模板的端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模板、第四模板的端部可拆卸连接;所述左模体的内部设有用于控制第一模板转动的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两端分别铰接在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上;所述右模体的内部设有用于控制第三模板转动的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两端分别铰接在第三模板和第四模板上;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三模板的连接处、第二模板和第四模板的连接处均设有固定块,两个固定块之间垂直设有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上水平设有第二支撑件,第二支撑件的两侧端部分别固定在左模体和右模体内壁上。优选的,所述固定块上设有卡块,所述第一模板、第二模板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卡块卡设在卡槽内并可在卡槽内左右滑动。优选的,两个固定块上还设置有固定螺栓,两个固定螺栓分别贯穿固定块固定在第三模板和第四模板上。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内部设有空腔的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三螺杆和两个横杆,横杆的一端向外贯穿壳体分别固定在第二模板和第四模板上,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两个斜杆,且同一侧的两个斜杆为一组;所述壳体的一端侧壁上贯穿并固定有轴套,所述螺杆一端套设在轴套内,另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壳体内壁上;第三螺杆上设有正螺旋和反螺旋;第三螺杆上还设有两个移动块,其中一个移动块螺纹套接在设有正螺旋的螺杆上,另外一个移动块螺纹套接在设有反螺旋的螺杆上;同一侧两个斜杆远离横杆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移动块上;所述螺杆伸出固定板外部的一端与固定在壳体外部的电机输出端相连。优选的,所述第二模板、第四模板的内壁上均设有连接块;所述横杆伸出壳体外的端部通过销轴与连接块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螺纹套筒和螺杆,螺纹套筒包括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壳体上、下端的第一螺纹套筒和第二螺纹套筒;螺杆包括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螺纹反向设置,第一螺杆的一端螺纹连接在上方的固定块上,另一端套设在第一螺纹套筒内;所述第二螺杆的一端螺纹连接在下方的固定块上,另一端套设在第二螺纹套筒内。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为:1.与现有技术中,要人工进行内模模板的拆装相比,使用本技术进行内模安装时,通过控制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的伸长动作,使第一模板、第三模板向上转动,直至第一模板端部与第三模板的端部对接至水平位置后,之后即可通过固定块将左、右模体的连接处进行固定;在对内模脱模拆卸时,首先将固定块解除对左、右模体的连接处的固定后,通过控制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收缩,使第一模板、第三模板向内模内部的腔体内转动,以使内模可轻松脱模,有效避免现有技术中工人脱模时费时费力的问题。2.当卡块滑动至卡槽最右侧时,固定块处于第一模板、第三模板端部连接处中间位置,配合固定螺栓的锁紧、第一支撑件的支撑作用,可使两个固定块对左模体和右模体上下连接处进行有效固定支撑。3.通过旋转第一螺纹套筒和第二螺纹套筒能够调节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伸长长度,使第一支撑件有效支撑固定在两个固定块之间,在垂直方向上起到稳定支撑作用。4.内模安装时通过电机动作,带动第三螺杆旋转,使两个移动块相互靠近移动,由斜杆带动横杆向壳体外部两侧伸长至连接块处,通过销轴将横杆固定在左模体和右模体的内侧壁上,在水平方向上对内模起到支撑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模板转动收模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壳体内部结构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的一种箱梁内模,包括左模体和右模体,左模体和右模体内部形成腔体,左模体和右模体的上、下端部可拆卸连接,左模体包括第一模板11和第二模板12,第一模板11与第二模板12之间转动连接;右模体包括第三模板21和第四模板22,第三模板21和第四模板22之间转动连接;第一模板11、第三模板21的端部可拆卸连接;第二模板12、第四模板22的端部可拆卸连接。左模体的内部设有用于控制第一模板11转动的第一伸缩杆31,第一伸缩杆31的两端分别铰接在第一模板11和第二模板12上;右模体的内部设有用于控制第三模板21转动的第二伸缩杆32,第二伸缩杆32的两端分别铰接在第三模板21和第四模板22上。与现有技术中,要人工进行内模模板的拆装相比,使用本技术进行内模安装时,通过控制第一伸缩杆31和第二伸缩杆32的伸长动作,使第一模板11、第三模板21向上转动,直至第一模板11端部与第三模板21的端部对接至水平位置后,之后即可通过固定块4将左、右模体的连接处进行固定;在对内模脱模拆卸时,首先将固定块4解除对左、右模体的连接处的固定后,通过控制第一伸缩杆31和第二伸缩杆32收缩,使第一模板11、第三模板21向内模内部的腔体内转动,以使内模可轻松脱模,有效避免现有技术中工人脱模时费时费力的问题。第一模板11和第三模板21的连接处、第二模板12和第四模板22的连接处均设有固定块4,两个固定块4左端设有卡块41,第一模板11、第二模板12上开设有卡槽42,卡块41卡设在卡槽42内并可在卡槽42内左右滑动;当卡块41滑动至卡槽42最右侧时,固定块4处于第一模板11、第三模板21端部连接处中间位置,配合第一支撑件的支撑作用,可使两个固定块4对左模体和右模体上下连接处进行有效固定支撑。同时固定块4上还设置有固定螺栓43,两个固定螺栓43分别贯穿固定块4固定在第三模板21和第四模板22上,可以将固定块4牢固锁紧固定在左模体和右模体上下连接处,有效防止固定块4发生移动。两个固定块4之间垂直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箱梁内模,包括左模体和右模体,所述左模体和右模体内部形成腔体,左模体和右模体的上、下端部可拆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模体包括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第一模板与第二模板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右模体包括第三模板和第四模板,第三模板和第四模板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模板、第三模板的端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模板、第四模板的端部可拆卸连接;/n所述左模体的内部设有用于控制第一模板转动的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两端分别铰接在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上;所述右模体的内部设有用于控制第三模板转动的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两端分别铰接在第三模板和第四模板上;/n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三模板的连接处、第二模板和第四模板的连接处均设有固定块,两个固定块之间垂直设有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上水平设有第二支撑件,第二支撑件的两侧端部分别固定在左模体和右模体内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箱梁内模,包括左模体和右模体,所述左模体和右模体内部形成腔体,左模体和右模体的上、下端部可拆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模体包括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第一模板与第二模板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右模体包括第三模板和第四模板,第三模板和第四模板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模板、第三模板的端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模板、第四模板的端部可拆卸连接;
所述左模体的内部设有用于控制第一模板转动的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两端分别铰接在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上;所述右模体的内部设有用于控制第三模板转动的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两端分别铰接在第三模板和第四模板上;
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三模板的连接处、第二模板和第四模板的连接处均设有固定块,两个固定块之间垂直设有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上水平设有第二支撑件,第二支撑件的两侧端部分别固定在左模体和右模体内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梁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上设有卡块,所述第一模板、第二模板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卡块卡设在卡槽内并可在卡槽内左右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箱梁内模,其特征在于:两个固定块上还设置有固定螺栓,两个固定螺栓分别贯穿固定块固定在第三模板和第四模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向阳杨延贵杨延生张凯鸽闫利真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凯煌模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