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热同轴电缆联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2498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06
一种绝热同轴电缆(12a)连接器包括机架(60a)和平面传输线(16),所述平面传输线在所述机架(60a)内并且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同轴电缆(12a)连接器进一步包括第一同轴至平面过渡部和第二同轴至平面过渡部,所述第一同轴至平面过渡部在所述机架(60a)内并且连接到所述平面传输线(16)的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同轴至平面过渡部在所述机架(60a)内并且连接到所述平面传输线(16)的所述第二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绝热同轴电缆联接器
技术介绍
在测试和测量中存在待测试系统或待测试装置(DUT)经受一定范围的环境条件的情况的许多例子。通常,用于测量性能的测试设备不经受相同的条件,并且通常期望将DUT的测试环境与相关联的测试设备隔离。通过这样,可以假定测试设备独立于测试环境。相反,经受环境应力的设备可以与通过到外部测试设备的连接件的杂散热路径脱离关联。这样的杂散热路径可能通过不同于测试腔室旨在模拟的条件的方式影响待测试设备。理想的情况是,待测试设备与外部影响隔离,但是如果还需要具有与外部测试设备的连接件,则这是难以实现的。在射频(RF)功率计量应用中,感测元件与外部环境完全隔离是必要的。主要功率标准用于测量在传输线中终止的功率。通常,在终止中感测到温度升高,并且所述温度升高可能与RF功率相关联。通过测量与由所述标准报告相比的整个组件的温度升高来计算这种标准的效率。为了提供效率的有效测量,重要的是确保不存在从功率标准到外部环境的热路径。与所述标准的电流连接件需要具有可能获得最佳性能的最小热导率。国家计量研究院(NMI)和其他学术研究人员已经研究了这个问题。他们的解决方案在于纯同轴结构或矩形波导。在同轴波导中的中心导体的易碎性使其成为极难组装的部件。另外,在外部导体中存在为了降低热导率而所需的断裂。在许多NMI中,RF和机械性能受到损害并且将同轴微热量计的使用限制为<=18GHz(N型)。一些实验室坚持使用高达50GHz的同轴,然而它们的测量不确定性不如矩形波导标准好。矩形波导的问题可能较少,因为仅有表面待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br>根据本专利技术构思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绝热同轴电缆连接器。所述绝热同轴电缆连接器包括机架和平面传输线,所述平面传输线在所述机架内并且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同轴电缆连接器进一步包括第一同轴至平面过渡部和第二同轴至平面过渡部,所述第一同轴至平面过渡部在所述机架内并且连接到所述平面传输线的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同轴至平面过渡部在所述机架内并且连接到所述平面传输线的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一同轴至平面过渡部和所述第二同轴至平面过渡部可以包括相应的适配器,所述适配器暴露在所述机架的相反端处、并且各自被配置成操作性地接合同轴电缆的配件。所述机架的热导率可以小于0.300瓦特每米开尔文。所述机架可以由聚碳酸酯或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形成。所述平面传输线可以是共面波导(CPW),并且所述CPW的基板可以具有小于5瓦特每米开尔文的热导率。所述CPW的所述基板可以由熔融二氧化硅和石英中的至少一种形成。所述机架可以包括围绕所述平面传输线的至少一部分的中心主体,以及分别包含所述第一同轴至平面过渡部和所述第二同轴至平面过渡部的至少一部分的相反的联接螺母。所述联接螺母中的至少一个联接螺母可以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中心主体。所述中心主体可以是在所述平面传输线周围纵向地延伸的圆柱体。所述平面传输线可以是微带或带状线中的一种。根据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绝热同轴电缆连接件。所述绝热同轴电缆连接件包括具有第一端的第一同轴电缆和具有第二端的第二同轴电缆。所述绝热同轴电缆连接件进一步包括同轴电缆连接器,所述同轴电缆连接器包括平面传输线,所述平面传输线操作性地连接在相应的所述第一同轴电缆和所述第二同轴电缆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所述同轴电缆连接件可以包括包含所述平面传输线的机架,并且所述机架可以具有小于0.300瓦特每米开尔文的热导率。所述平面传输线可以包括具有小于5瓦特每米开尔文的热导率的基板。所述机架可以是由聚碳酸酯或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形成的,并且所述平面传输线的基板可以是由熔融二氧化硅或石英形成的。所述平面传输线可以是共面波导(CPW)。所述平面传输线可以是微带或带状线。根据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绝热系统。所述绝热系统包括:腔室,所述腔室包括腔室壁并且限定热力学控制的处理空间;测试传感器,所述测试传感器位于所述热力学控制的处理空间内;以及RF发生器,所述RF发生器位于所述热力学控制的处理空间的外部。所述绝热系统进一步包括同轴电缆连接器,所述同轴电缆连接器包括:机架;平面传输线,所述平面传输线在所述机架内并且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同轴至平面过渡部,所述第一同轴至平面过渡部在所述机架内并且连接到所述平面传输线的所述第一端;以及第二同轴至平面过渡部,所述第二同轴至平面过渡部在所述机架内并且连接到所述平面传输线的所述第二端。所述绝热系统还进一步包括:第一同轴电缆,所述第一同轴电缆耦合在所述测试传感器与所述同轴电缆连接器的所述第一同轴至平面过渡部之间;以及第二同轴电缆,所述第二同轴电缆耦合在所述RF发生器与所述同轴电缆连接器的所述第二同轴至平面过渡部之间。所述机架的热导率可以小于0.300瓦特每米开尔文,并且所述平面传输线的基板可以具有小于5瓦特每米开尔文的热导率。所述绝热系统可以是微热量计。附图说明参照附图,本专利技术构思的以上和其他的方面和特征将从以下详细描述中变得更加显而易见,在附图中:图1是在描述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实施方案时用于参考的测试系统的概念视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实施方案的包括共面波导(CPW)的绝热同轴电缆连接件的顶部视图;图3A和图3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实施方案的沿着图2的线I-I’截取的共面波导(CPW)的截面视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实施方案的可以构成平面传输线的微带的截面视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实施方案的可以构成平面传输线的带状线的截面视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实施方案的绝热同轴电缆连接器的机架的透视图;图7和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实施方案的绝热同轴电缆连接器的透视剖切视图;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实施方案的热量计的示意图;并且图10和图1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实施方案的绝热同轴电缆连接件的模拟传输特性的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贯穿附图,相同或相似的部件由相同的参考标号标识。单独地,应注意的是,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例如,为了便于说明,可以夸大层的相对厚度。而且,虽然一个层可以被展示为直接沉积在另一个层上,但本专利技术构思涵盖提供一个或多个中介层,除非另有说明。同样,虽然一个部件可以被展示为直接耦合至另一个部件上,但本专利技术构思涵盖提供一个或多个中介部件,除非另有说明。如在以下实施方案的描述中所解释的,本专利技术构思通过将信号传播从同轴转换到平面并且转换回同轴来提供绝热同轴线。信号处于平面传输模式的区段更易于热控制,并且因此可以通过稳健且可重复的方式构造以提供有效的热隔离屏障。作为例子,这个平面传输区段可以通过共面波导、微带或带状线物理地实现,其各自由具有绝热性质的材料形成。注意力指向图1中所示的测试系统的概念视图。参考标号101表示受控测试环境,所述受控测试环境包含耦合至感测装置11或在所述感测装置内的待测试装置(DUT)10。感测装置11感测DUT10的物理性质并且经由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绝热同轴电缆(12a)连接器,包括:/n机架(60a);/n平面传输线(16),所述平面传输线在所述机架(60a)内并且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n第一同轴至平面过渡部,所述第一同轴至平面过渡部在所述机架(60a)内并且连接到所述平面传输线(16)的所述第一端;以及/n第二同轴至平面过渡部,所述第二同轴至平面过渡部在所述机架(60a)内并且连接到所述平面传输线(16)的所述第二端。/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030 US 16/669,0861.一种绝热同轴电缆(12a)连接器,包括:
机架(60a);
平面传输线(16),所述平面传输线在所述机架(60a)内并且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
第一同轴至平面过渡部,所述第一同轴至平面过渡部在所述机架(60a)内并且连接到所述平面传输线(16)的所述第一端;以及
第二同轴至平面过渡部,所述第二同轴至平面过渡部在所述机架(60a)内并且连接到所述平面传输线(16)的所述第二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热同轴电缆(12a)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同轴至平面过渡部和所述第二同轴至平面过渡部包括相应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暴露在所述机架(60a)的相反端处、并且各自被配置成操作性地接合同轴电缆(12a)的配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热同轴电缆(12a)连接器,其中,所述机架(60a)的热导率小于0.300瓦特每米开尔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热同轴电缆(12a)连接器,其中,所述机架(60a)是由塑料形成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热同轴电缆(12a)连接器,其中,所述平面传输线(16)是共面波导(CPW)...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E·布拉肯里奇C·H·韩F·L·迟
申请(专利权)人:是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