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同轴结构延时线
本技术涉及微同轴
技术介绍
集成电路普遍存在串扰的问题,包括数字电路,射频及微波、甚至毫米波集成电路,随着频率的升高串扰更为严重。此外在微波、毫米波频段还存在色散的问题,同轴线因具有屏蔽外壳,因此可消除线间串扰,并且同轴线支持TEM模传输,可实现宽带的无色散信号传输,从而能够解决这两类问题。但传统的同轴线尺寸较大,重量较重,不利于集成,严重影响电子系统的小型化,轻量化。目前已有文献“A390psOn-WaferTrue-Time-DelayLineDevelopedbyaNovelMicro-CoaxTechnology,”IEEEMicrow.WirelessCompon.Lett.,vol.24,pp.233–235,2014.报道的微同轴延时线采用的是内芯导体利用介质膜支撑的办法,其可靠性不佳,不具有工程实用性,尤其在延时量较大,也即延时线较长时,可靠性问题尤为突出。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微同轴结构延时线,延时线结构的第一传输线、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同轴结构延时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输入端口与输出端口的延时线结构,所述延时线结构包括第一传输线、第二传输线以及共用墙体结构,所述共用墙体结构设于第一传输线与第二传输线之间,所述第一传输线与第二传输线连接;/n所述第一传输线与第二传输线均为以弯折方式形成的微同轴传输线,所述微同轴传输线包括同轴设置的内导体与外导体,内导体与外导体之间的腔体填充有介质;所述介质包括上下连接的第一基片与第二基片,所述内导体穿设于第一基片与第二基片之间,且所述内导体的两端伸出所述腔体形成微同轴传输线的输入口与输出口;所述第一传输线的输入口为延时线结构的输入端口,所述第二传输线的输出口为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同轴结构延时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输入端口与输出端口的延时线结构,所述延时线结构包括第一传输线、第二传输线以及共用墙体结构,所述共用墙体结构设于第一传输线与第二传输线之间,所述第一传输线与第二传输线连接;
所述第一传输线与第二传输线均为以弯折方式形成的微同轴传输线,所述微同轴传输线包括同轴设置的内导体与外导体,内导体与外导体之间的腔体填充有介质;所述介质包括上下连接的第一基片与第二基片,所述内导体穿设于第一基片与第二基片之间,且所述内导体的两端伸出所述腔体形成微同轴传输线的输入口与输出口;所述第一传输线的输入口为延时线结构的输入端口,所述第二传输线的输出口为延时线结构的输出端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同轴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新峰,张君直,周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