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移动的双金属铸造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0799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移动的双金属铸造机,其结构包括:桁架条板、柱塞压杆、分槽压铸卧槽、基座台、联动机架、限位立板,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运用柱塞压杆与分槽压铸卧槽相配合,通过在卧式横移双柱杆体滑推物料联动过程中,保障上下盘架冲压槽分槽加工和压料轴轮槽同槽存放操作效果,实现双金属方便横向移动脱模加工操作效果,且保障铸造密度和稳定性的提升,双方连续性加工冲压脱模一体化流水线互不干扰,两种金属的铸造加工压力调试匹配各自金属特性,保障稳定释压批量加工后的金属同步率和合格完整度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移动的双金属铸造机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方便移动的双金属铸造机,属于金属加工领域。
技术介绍
金属铸造是设备中运用冲压和冲裁展开的立式和卧式两种不同加工方式的操作方法,方便金属块的成型适配工件模具,保障两种不同的金属冲压了不同可以调节压力和适配金属韧性强度得到加工高效性,目前技术公用的待优化的缺点有:双金属铸造需要分成两个槽进行不同金属件的加工操作,使压铸和冲压后的成型件嵌合模具展开脱模操作,这样会造成机体的脱模时间滞缓批量加工进程,导致后续的双金属加工不同步时,延缓度更多大,先后加工的频率降低,且成型件的冲压量调节不均匀,造成批量产品不合格现象,导致后续的金属铸造加工不饱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移动的双金属铸造机,以解决双金属铸造需要分成两个槽进行不同金属件的加工操作,使压铸和冲压后的成型件嵌合模具展开脱模操作,这样会造成机体的脱模时间滞缓批量加工进程,导致后续的双金属加工不同步时,延缓度更多大,先后加工的频率降低,且成型件的冲压量调节不均匀,造成批量产品不合格现象,导致后续的金属铸造加工不饱满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方便移动的双金属铸造机,其结构包括:桁架条板、柱塞压杆、分槽压铸卧槽、基座台、联动机架、限位立板,所述分槽压铸卧槽紧贴于桁架条板的前侧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柱塞压杆与分槽压铸卧槽机械连接,所述分槽压铸卧槽安装于基座台的左上角并且相互垂直,所述联动机架插嵌在限位立板的左侧,所述柱塞压杆与联动机架机械连接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分槽压铸卧槽设有压料轴轮槽、盘架冲压槽、短套筒、压铸卧槽壳,所述压料轴轮槽安装于盘架冲压槽的左侧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短套筒与盘架冲压槽焊接成一体并且相互贯通,所述短套筒焊接在压料轴轮槽的右侧,所述压料轴轮槽与盘架冲压槽均安装于压铸卧槽壳的内部,所述压铸卧槽壳紧贴于桁架条板的前侧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采取的措施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料轴轮槽由压轴轮体、窄存储槽组成,所述压轴轮体安装于窄存储槽的内部,所述压轴轮体与窄存储槽采用间隙配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轴轮体由凹弧轴轮体、椭球垫块、轴轮帽组成,所述轴轮帽设有两个并且分别嵌套于凹弧轴轮体的左右两侧,所述椭球垫块插嵌在凹弧轴轮体的内部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盘架冲压槽由冲压横槽、轴垫盘环、加工内腔室组成,所述冲压横槽与轴垫盘环扣合在一起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轴垫盘环安装于加工内腔室的内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轴垫盘环由滑垫片、吸盘体、环轨框组成,所述滑垫片与吸盘体嵌套成一体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滑垫片与环轨框采用间隙配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桁架条板由压扣块、框条板组成,所述压扣块安装于框条板的内部并且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压扣块与框条板采用过盈配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扣块由梯度夹板、弧扣槽块、轴垫轮组成,所述梯度夹板设有两个并且分别插嵌在弧扣槽块内部的上下两侧,所述轴垫轮安装于弧扣槽块的内部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柱塞压杆由包压瓣片、柱杆体组成,所述包压瓣片安装于柱杆体的内部并且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包压瓣片与柱杆体采用过盈配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包压瓣片由格栅条片板、垫圈组成,所述垫圈设有两个并且分别安装于格栅条片板的左右两侧,所述格栅条片板与垫圈嵌套成一体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弧轴轮体为左右宽中间窄上下呈内凹弧的甬道式轴轮结构,方便绕压形成承接物料上下堆放的操作效果。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垫片为左侧带凸滚珠压贴瓣片的滑垫板结构,方便上下绕压形成一个对顶操作效果,保障上下装夹的双金属加工槽内,不同金属加工稳定性均衡调整操作。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弧扣槽块为左右带三瓣弧边扣槽的柱块结构,方便对壳体进行边角架构吊装操作效果,提升整体金属铸造的稳定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格栅条片板为上下内凹左右凸弧的格栅板结构,方便上下承压顶住通槽,横向包压输送的物料实现压推缓释卸力操作效果。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一种方便移动的双金属铸造机,工作人员通过将桁架条板的框条板带动压扣块的梯度夹板与弧扣槽块在轴垫轮外围顶压分槽压铸卧槽的压铸卧槽壳实现稳固架护操作效果,再通过基座台内电极联动轴杆和轴带拉动联动机架在限位立板左侧对接柱塞压杆横向穿插短套筒实现压铸金属操作效果,让压料轴轮槽的压轴轮体在窄存储槽内引入凹弧轴轮体联动椭球垫块与轴轮帽回转下放加工成型的金属件,再通过盘架冲压槽的冲压横槽在加工内腔室内通过轴垫盘环的环轨框绕转滑垫片与吸盘体上下架护分开槽体进行不同气压量的金属冲压铸造操作效果,方便移动的双金属铸造机得到卧式横移一体化铸造脱模批量成型加工高效化操作效果。本专利技术操作后可达到的优点有:运用柱塞压杆与分槽压铸卧槽相配合通过在卧式横移双柱杆体滑推物料联动过程中,保障上下盘架冲压槽分槽加工和压料轴轮槽同槽存放操作效果,实现双金属方便横向移动脱模加工操作效果,且保障铸造密度和稳定性的提升,双方连续性加工冲压脱模一体化流水线互不干扰,两种金属的铸造加工压力调试匹配各自金属特性,保障稳定释压批量加工后的金属同步率和合格完整度提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的附图作详细地介绍,以此让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方便移动的双金属铸造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桁架条板与分槽压铸卧槽详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柱塞压杆与分槽压铸卧槽详细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分槽压铸卧槽、压料轴轮槽、盘架冲压槽详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压扣块工作状态的截面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包压瓣片工作状态的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压轴轮体工作状态的截面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轴垫盘环工作状态的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桁架条板-1、柱塞压杆-2、分槽压铸卧槽-3、基座台-4、联动机架-5、限位立板-6、压料轴轮槽-3A、盘架冲压槽-3B、短套筒-3C、压铸卧槽壳-3D、压轴轮体-3A1、窄存储槽-3A2、凹弧轴轮体-3A11、椭球垫块-3A12、轴轮帽-3A13、冲压横槽-3B1、轴垫盘环-3B2、加工内腔室-3B3、滑垫片-3B21、吸盘体-3B22、环轨框-3B23、压扣块-11、框条板-12、梯度夹板-111、弧扣槽块-112、轴垫轮-113、包压瓣片-21、柱杆体-22、格栅条片板-211、垫圈-212。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移动的双金属铸造机,其结构包括:桁架条板(1)、柱塞压杆(2)、分槽压铸卧槽(3)、基座台(4)、联动机架(5)、限位立板(6),其特征在于:/n所述分槽压铸卧槽(3)紧贴于桁架条板(1)的前侧,所述柱塞压杆(2)与分槽压铸卧槽(3)机械连接,所述分槽压铸卧槽(3)安装于基座台(4)的左上角,所述联动机架(5)插嵌在限位立板(6)的左侧,所述柱塞压杆(2)与联动机架(5)机械连接;/n所述分槽压铸卧槽(3)设有压料轴轮槽(3A)、盘架冲压槽(3B)、短套筒(3C)、压铸卧槽壳(3D);/n所述压料轴轮槽(3A)安装于盘架冲压槽(3B)的左侧,所述短套筒(3C)与盘架冲压槽(3B)焊接成一体,所述短套筒(3C)焊接在压料轴轮槽(3A)的右侧,所述压料轴轮槽(3A)与盘架冲压槽(3B)均安装于压铸卧槽壳(3D)的内部,所述压铸卧槽壳(3D)紧贴于桁架条板(1)的前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移动的双金属铸造机,其结构包括:桁架条板(1)、柱塞压杆(2)、分槽压铸卧槽(3)、基座台(4)、联动机架(5)、限位立板(6),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槽压铸卧槽(3)紧贴于桁架条板(1)的前侧,所述柱塞压杆(2)与分槽压铸卧槽(3)机械连接,所述分槽压铸卧槽(3)安装于基座台(4)的左上角,所述联动机架(5)插嵌在限位立板(6)的左侧,所述柱塞压杆(2)与联动机架(5)机械连接;
所述分槽压铸卧槽(3)设有压料轴轮槽(3A)、盘架冲压槽(3B)、短套筒(3C)、压铸卧槽壳(3D);
所述压料轴轮槽(3A)安装于盘架冲压槽(3B)的左侧,所述短套筒(3C)与盘架冲压槽(3B)焊接成一体,所述短套筒(3C)焊接在压料轴轮槽(3A)的右侧,所述压料轴轮槽(3A)与盘架冲压槽(3B)均安装于压铸卧槽壳(3D)的内部,所述压铸卧槽壳(3D)紧贴于桁架条板(1)的前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移动的双金属铸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料轴轮槽(3A)由压轴轮体(3A1)、窄存储槽(3A2)组成,所述压轴轮体(3A1)安装于窄存储槽(3A2)的内部,所述压轴轮体(3A1)与窄存储槽(3A2)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方便移动的双金属铸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轴轮体(3A1)由凹弧轴轮体(3A11)、椭球垫块(3A12)、轴轮帽(3A13)组成,所述轴轮帽(3A13)设有两个并且分别嵌套于凹弧轴轮体(3A11)的左右两侧,所述椭球垫块(3A12)插嵌在凹弧轴轮体(3A11)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移动的双金属铸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盘架冲压槽(3B)由冲压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水富
申请(专利权)人:驰航广州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