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映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调节的注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63112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调节的注塑系统,底端固定架顶端放置有滑动安装板,滑动安装板顶端焊接有固定限位板,弧形安装块顶端安装有出料管,出料管侧端焊接有固定限位环,固定安装环一端焊接有回位弹簧,定位液压缸一端连接有弧度卡板,弧度卡板一端焊接有半圆卡环,滑动安装板一端与滑动液压缸相连接,通过半圆卡环和半圆限制环对出料管的进行限制,同时通过液压缸根据注塑管所在位置对出料管和限制环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便于根据注塑管的位置不同对出料管的位置进行调节,同时保证了在出料管与注塑管相套接的稳定,避免了因人工手动对齐导致的位置偏移,从而保证了在注塑时的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调节的注塑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
,具体为一种便于调节的注塑系统。
技术介绍
模具是指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注塑是一种工业产品生产造型的方法,产品通常使用橡胶注塑和塑料注塑,注塑还可分注塑成型模压法和压铸法。但是目前在对套件进行铸造时,一般是通过一个模具制作内部小件在放置到另一模具上生产大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人力进行拿取和固定,极大地影响了套件的生产效率,同时在部分套件生产时,因内外需要相互粘接固定,从而需要对套件进行二次加热,容易因二次加热导致套件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同时注塑模具在注塑前,需要将出料管与注塑管相贴合,但目前出料管未设置有专门的对其装置,故而需要人工手动对齐,但在对齐时,容易因晃动导致出料管位置出现偏移,具有一定的改善空间。针对本专利技术的注塑装置部分,申请人于同日单独申请了专利技术专利申请进行保护,本申请主要是针对整体注塑系统进行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调节的注塑系统,包括输料装置和注塑装置,塑材通过输料装置加热后,由注塑装置进行成型制造,输料装置包括底端固定架,底端固定架顶端对称开设有T型滑槽,底端固定架顶端放置有滑动安装板,滑动安装板底端对应T型滑槽位置处焊接有T型滑块,滑动安装板顶端两侧对称焊接有固定限位板,两块固定限位板之间对称焊接有横向引导杆,两根横向引导杆均贯穿于弧形安装块侧端,弧形安装块顶端固定安装有注塑存放筒,注塑存放筒一端贯穿有出料管,弧形安装块一端与移动液压缸相连接,出料管侧端焊接有固定限位环,固定限位环一端对称连接有固定限位柱,固定限位柱贯穿固定安装环,固定安装环远离固定限位环的一端等距焊接有若干个回位弹簧,回位弹簧一端点焊安装于滑动限位环,底端固定架顶端两侧固定有固定限制板,固定限制板一端贯穿有定位液压缸,定位液压缸一端连接有弧度卡板,弧度卡板两端对称开设有L型卡接槽,弧度卡板一端焊接有半圆卡环,半圆卡环一端焊接有保护弹簧,保护弹簧一端点焊安装于半圆限制环,半圆卡环对应半圆限制环一端连接有固定限位杆,弧度卡板底端焊接有L型限制板,滑动安装板底端对应L型限制板位置处开设有限位口,滑动安装板一端与滑动液压缸相连接,注塑存放筒顶端连接有漏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1、通过半圆卡环和半圆限制环对出料管的进行限制,同时通过液压缸根据注塑管所在位置对出料管和限制环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便于根据注塑管的位置不同对出料管的位置进行调节,保证了在出料管与注塑管相套接的稳定,避免了因人工手动对齐导致的位置偏移,从而保证了在注塑时的稳定,通过移动液压缸带动其进行移动,从而便于对出料管进行移动,使得在需要对出料管进行更换维修时更加便捷,保证了注塑的效率和效果,减小因出料管导致的注塑问题。2、设置有双层注塑组件,通过对注塑管进行加热保温,避免材料在输送过程中冷却,保证了材料输送时的温度的同时保证了生产出的产品的质量,通过齿条带动模芯进行移动,并通过改变内部模芯的大小改变内部型腔的大小,使得在需要对套接件进行注塑时,可以通过单个模具进行生产,无需人员进行多次操作,同时减少了套件的生产时间,保证了生产的效率的同时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可通过复位弹簧的回弹作用下带动内模芯相安装腔内侧移动,在移动时下齿条同步移动,从而带动连接齿轮转动,在连接齿轮转动时,上齿条沿下齿条相反方向移动,由上齿条带动外模芯移动,从而将外模芯从安装腔内推出,从而进行二次注塑。3、设置有定量下料组件,通过下料盒和弹簧的相互配合,从而便于对生产出的产品进行收集,同时便于对产品的量进行控制,同时通过下料盒下压挤压接触开关,控制电磁铁的开合,从而实现了自我下料和量的自我控制,无需人员手动控制,并通过电磁铁对下料盒进行固定,从而保证了在存放量到达固定量时,对产品的下料,并通过调节接触开关的高度和限制块与安装板之间的间距,使得在需要对存放量进行改变时,可以快速的对其进行调节。4、设置有清洁组件,通过弹簧带动连接块复位,并带动气枪上升,从而对生产出的产品进行降温,保证了产品表面的温度,避免温度过高的情况出现,同时通过拉动绳拉动升降连接块,使其下降,在下降的同时,通过电推杆带动柔性橡胶筒移动,从而对模具表面进行清理,保证了模具在生产完成后的表面的清洁度,从而避免杂质对后续的注塑的影响,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并通过升降连接块带动整体升降,从而实现多次清洁。5、设置有真空脱模组件,通过抽气管对型腔内部进行真空抽取,外部气压大于内部气压,故而密封柱会因气压差而沿着联动孔移动,并最终将联动孔填充,在密封柱移动时,压缩弹簧被挤压,同时密封柱带动联动绳沿联动定滑轮转动,从而带动出料推板沿推板安装孔移动,在移动到与推板安装孔贴合后结束移动,从而保证型腔内部的密封,保证了在注塑过程中型腔内部的真空状态,避免产品出现气泡的情况,同时在充气时,推板复位,从而将产品的边缘与型腔的边缘分离,避免在出料时,因推板推动速度较快,产品便于与型腔边缘贴合导致产品破碎的情况出现,从而保证了产品出料时的安全性。6、设置有冷却组件,通过干冰和换热盒对一次铸件进行快速冷却,从而保证了一次铸件快速成型,使得在需要进行二次铸造时可以快速浇注,并且避免一次铸件与二次铸件混合,从而保证了套件的质量,同时通过冷却液和冷却腔对二次铸件进行冷却,从而加速了二次组件的成型速度,加快了生产的效率。综上所述,通过双层注塑组件和清洁组件相互配合,使得在开模后可以快速的对产品进行二次冷却的同时对模具进行冷却,并且与模具同步进行升降,无需提供而外的动力源,保证了运动的同步性,从而便于进行控制,通过双层注塑组件和真空脱模组件,在合模时对其进行真空抽取,使得动模和定模相互合并的更加密封,从而进一步的保证了产品的质量,通过双层注塑组件和冷却组件相互配合,使得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快速对其进行降温,保证了二次铸造之间不会互相干扰,从而保证了套件的生产效率和质量,通过定量下料组件和清洁组件相互配合,在对产品进行降温的同时对产品进行清洁,避免产品携带铸件杂质掉落到下料盒内,从而避免杂质影响下料的速度,通过多个组件相互配合,保证了在生产套件时的效率和质量。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系统的整体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输料装置的轴测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出料管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注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安装箱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双层注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双层注塑组件的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外模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定量下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调节的注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料装置(100)和注塑装置(200),塑材通过输料装置(100)加热后,由注塑装置(200)进行成型制造,输料装置(100)包括底端固定架(101),底端固定架(101)顶端对称开设有T型滑槽(102),底端固定架(101)顶端放置有滑动安装板(103),滑动安装板(103)底端对应T型滑槽(102)位置处焊接有T型滑块(104),滑动安装板(103)顶端两侧对称焊接有固定限位板(105),两块固定限位板(105)之间对称焊接有横向引导杆(106),两根横向引导杆(106)均贯穿于弧形安装块(107)侧端,弧形安装块(107)顶端固定安装有注塑存放筒(126),注塑存放筒(126)一端贯穿有出料管(108),弧形安装块(107)一端与移动液压缸(109)相连接,出料管(108)侧端焊接有固定限位环(110),固定限位环(110)一端对称连接有固定限位柱(111),固定限位柱(111)贯穿固定安装环(112),固定安装环(112)远离固定限位环(110)的一端等距焊接有若干个回位弹簧(113),回位弹簧(113)一端点焊安装于滑动限位环(114),底端固定架(101)顶端两侧固定有固定限制板(115),固定限制板(115)一端贯穿有定位液压缸(116),定位液压缸(116)一端连接有弧度卡板(117),弧度卡板(117)两端对称开设有L型卡接槽(118),弧度卡板(117)一端焊接有半圆卡环(119),半圆卡环(119)一端焊接有保护弹簧(120),保护弹簧(120)一端点焊安装于半圆限制环(121),半圆卡环(119)对应半圆限制环(121)一端连接有固定限位杆(122),弧度卡板(117)底端焊接有L型限制板(123),滑动安装板(103)底端对应L型限制板(123)位置处开设有限位口(124),滑动安装板(103)一端与滑动液压缸(125)相连接,注塑存放筒(126)顶端连接有漏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调节的注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料装置(100)和注塑装置(200),塑材通过输料装置(100)加热后,由注塑装置(200)进行成型制造,输料装置(100)包括底端固定架(101),底端固定架(101)顶端对称开设有T型滑槽(102),底端固定架(101)顶端放置有滑动安装板(103),滑动安装板(103)底端对应T型滑槽(102)位置处焊接有T型滑块(104),滑动安装板(103)顶端两侧对称焊接有固定限位板(105),两块固定限位板(105)之间对称焊接有横向引导杆(106),两根横向引导杆(106)均贯穿于弧形安装块(107)侧端,弧形安装块(107)顶端固定安装有注塑存放筒(126),注塑存放筒(126)一端贯穿有出料管(108),弧形安装块(107)一端与移动液压缸(109)相连接,出料管(108)侧端焊接有固定限位环(110),固定限位环(110)一端对称连接有固定限位柱(111),固定限位柱(111)贯穿固定安装环(112),固定安装环(112)远离固定限位环(110)的一端等距焊接有若干个回位弹簧(113),回位弹簧(113)一端点焊安装于滑动限位环(114),底端固定架(101)顶端两侧固定有固定限制板(115),固定限制板(115)一端贯穿有定位液压缸(116),定位液压缸(116)一端连接有弧度卡板(117),弧度卡板(117)两端对称开设有L型卡接槽(118),弧度卡板(117)一端焊接有半圆卡环(119),半圆卡环(119)一端焊接有保护弹簧(120),保护弹簧(120)一端点焊安装于半圆限制环(121),半圆卡环(119)对应半圆限制环(121)一端连接有固定限位杆(122),弧度卡板(117)底端焊接有L型限制板(123),滑动安装板(103)底端对应L型限制板(123)位置处开设有限位口(124),滑动安装板(103)一端与滑动液压缸(125)相连接,注塑存放筒(126)顶端连接有漏斗。


2.一种便于调节的注塑系统,其特征在于:注塑装置(200)包括安装架(1),所述安装架(1)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箱(2),所述安装箱(2)内侧底端对称固定安装有支撑滑柱(3),所述安装箱(2)内侧顶端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固定杆(4),所述支撑滑柱(3)一侧安装有双层注塑组件(5),用于注塑过程中的产品成型,通过改变内部模芯在注塑时的大小,从而实现多种不同大小的产品的注塑,使得在注塑套接件时可以在同一模具内完成,无需人员进行二次操作;
所述安装架(1)一侧安装有定量下料组件(6),用于注塑过程中的产品收集,通过产品的重量对收集斗进行下压,并在弹簧的限制下对其每次下料量进行限制,从而便于对出料的量进行控制,同时避免堆积过量的情况出现;
所述安装箱(2)内侧安装有清洁组件(7),用于注塑过程中的模具清洁,通过气枪对模具表面进行清洁,并通过清洁辊筒对模具表面粘接的塑料或橡胶类杂质进行清洁,从而避免灰尘、橡胶、塑料等杂质影响到后续的注塑;
动模(503)一侧安装有真空脱模组件(8),用于注塑过程中的脱模,通过对腔内抽真空,减小注塑过程中模具内的产品出现气泡的情况,同时在充气时,通过出料杆对产品进行预脱模,避免其在脱模时因粘接在模具内壁导致出现脱模破坏的情况;
动模(503)一侧安装有冷却组件(9),用于注塑过程中产品的冷却,通过干冰对一次注塑进行快速冷却,再通过冷却液对二次注塑进行冷却,从而保证了注塑出的产品的成型速度的同时,避免套件之间相互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的注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注塑组件(5)包括液压受力板(501)、L型安装槽(502)、动模(503)、定模(504)、注塑腔(505)、第一注塑管(506)、第二注塑管(507)、保温棉(508)、电磁加热线圈(509)、安装腔(510)、内模芯(511)、外模芯(512)、下齿条(513)、上齿条(514)、连接齿轮(515)、换热盒(516)、推动杆(517)、复位弹簧(518)、限位固定板(519)、模芯液压缸(520)、注塑液压缸(521)、导向盒(522)和导向杆(523);
所述支撑滑柱(3)侧端滑动连接有液压受力板(501),所述液压受力板(501)顶端一侧对称开设有L型安装槽(502),所述液压受力板(501)靠近L型安装槽(502)的一端通过连接螺杆与动模(503)相连接,所述动模(503)一端嵌入卡接安装于L型安装槽(502)内侧,所述支撑滑柱(3)侧端远离液压受力板(501)的一侧安装有定模(504),所述定模(504)内侧开设有注塑腔(505),所述定模(504)一端贯穿有第一注塑管(506),所述定模(504)一端靠近第一注塑管(506)位置处贯穿有第二注塑管(507),所述注塑腔(505)内侧靠近第一注塑管(506)和第二注塑管(507)位置处均放置有保温棉(508),所述定模(504)外侧靠近第一注塑管(506)和第二注塑管(507)位置处嵌入卡接有电磁加热线圈(509);
所述动模(503)一端开设有安装腔(510),所述动模(503)一端中部贯穿有内模芯(511),所述动模(503)对应内模芯(511)的一端贯穿有外模芯(512),所述内模芯(511)和外模芯(512)一端均嵌入滑动于安装腔(510)内侧,所述内模芯(511)一端焊接有下齿条(513),所述外模芯(512)一端焊接有上齿条(514),所述下齿条(513)和上齿条(514)之间啮合放置有连接齿轮(515),所述连接齿轮(515)通过转动架固定安装于安装腔(510)内侧,所述内模芯(511)对应安装腔(510)的一端两侧对称连接有换热盒(516),位于内模芯(511)一端顶部的换热盒(516)一端焊接有推动杆(517),所述推动杆(517)外侧套接有复位弹簧(518),所述复位弹簧(518)一端点焊安装于换热盒(516)一侧,所述复位弹簧(518)另一端点焊安装于限位固定板(519)一端,所述推动杆(517)贯穿限位固定板(519),所述限位固定板(519)焊接安装于安装腔(510)内侧,所述推动杆(517)远离安装腔(510)的一端放置有模芯液压缸(520),所述模芯液压缸(520)滑动嵌入于液压受力板(501)一端;
所述液压受力板(501)一端与注塑液压缸(521)一端相连接,所述定模(504)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导向盒(522),所述导向盒(522)一端滑动卡接有导向杆(523),所述导向杆(523)固定安装于动模(503)顶端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的注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503)对应L型安装槽(502)位置处固定安装有L型安装板,所述内模芯(511)高度与外模芯(512)高度相等,所述液压受力板(501)和动模(503)通过固定连接板相卡接,所述电磁加热线圈(509)输入端与外部控制器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外部控制器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的注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量下料组件(6)包括固定安装块(601)、下料盒(602)、限制安装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映
申请(专利权)人:张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