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脸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图像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换脸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换脸是指将人脸从源人脸图像转移到目标人脸图像,同时保留目标人脸图像的属性,如姿态、表情、光照等。近年来,随着人脸合成技术的快速发展,换脸技术取得了巨大进展。换脸需要将身份信息与属性信息分离,然后将它们重组以得到交换后的人脸图像。目前的换脸方法通常需要大量相同身份的人脸图像进行建模,才能实现身份信息与属性信息的解耦,如此以来导致目前的换脸方法极难适用于任意的人脸图像,直接影响了换脸技术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换脸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换脸需要大量相同身份的人脸图像,实用性差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换脸方法,包括:确定源人脸图像和目标人脸图像;将所述源人脸图像和目标人脸图像输入至人脸生成器中,得到所述人脸生成器输出的换脸图像;所述人脸生成器是基于样本图像对,与人脸判别器对抗训练得到的,所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脸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确定源人脸图像和目标人脸图像;/n将所述源人脸图像和目标人脸图像输入至人脸生成器中,得到所述人脸生成器输出的换脸图像;/n所述人脸生成器是基于样本图像对,与人脸判别器对抗训练得到的,所述人脸判别器用于对所述样本图像对及其样本换脸图像进行真伪判别,所述样本换脸图像是所述人脸生成器基于所述样本图像对进行换脸得到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脸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源人脸图像和目标人脸图像;
将所述源人脸图像和目标人脸图像输入至人脸生成器中,得到所述人脸生成器输出的换脸图像;
所述人脸生成器是基于样本图像对,与人脸判别器对抗训练得到的,所述人脸判别器用于对所述样本图像对及其样本换脸图像进行真伪判别,所述样本换脸图像是所述人脸生成器基于所述样本图像对进行换脸得到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生成器包括解耦表示模块和语义融合模块;
所述将所述源人脸图像和目标人脸图像输入至人脸生成器中,得到所述人脸生成器输出的换脸图像,包括:
将所述源人脸图像和目标人脸图像输入至所述解耦表示模块,得到所述解耦表示模块输出的所述源人脸图像的身份编码和所述目标人脸图像的属性编码;
将所述源人脸图像的身份编码和所述目标人脸图像的属性编码输入至所述语义融合模块,由所述语义融合模块基于所述目标人脸图像的语义信息,融合所述源人脸图像的身份编码和所述目标人脸图像的属性编码,得到所述语义融合模块输出的所述换脸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语义信息包括人脸语义分割图和/或人脸关键点图。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源人脸图像的身份编码和所述目标人脸图像的属性编码输入至所述语义融合模块,由所述语义融合模块基于所述目标人脸图像的语义信息,融合所述源人脸图像的身份编码和所述目标人脸图像的属性编码,得到所述语义融合模块输出的所述换脸图像,包括:
将所述源人脸图像的身份编码和所述目标人脸图像的属性编码输入至所述语义融合模块,由所述语义融合模块基于反归一化方式顺次将所述目标人脸图像的人脸语义分割图的编码、所述源人脸图像的身份编码,以及所述目标人脸图像的人脸关键点图的编码,注入所述目标人脸图像的属性编码,得到所述语义融合模块输出的换脸图像。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换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生成器是基于如下步骤确定的:
将所述样本图像对输入至初始生成器中,得到所述初始生成器输出的重建图像对和换脸图像对;
将所述样本图像对及其换脸图像对中的各图像分别输入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琦,孙哲南,王卫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