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气采样管色带开孔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28983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09
一种吸气采样管色带开孔施工方法,属于建筑领域,它包括如下步骤:(1)固定采样管、(2)测量确定色带上采样孔的位置、(3)使用专用工具打孔、(4)安装支架、(5)确定孔的位置、(6)涂抹连接胶水、(7)根据色带对准连接固定、(8)检测孔的垂直度、(9)单各回路系统测试、(10)批量安装、(11)回路逐一测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系统采样管着色带、专用工具在采样管上开孔、根据色带连接采样管路、单条回路测试灵敏度、批量安装及测试的安装工艺应用,能够将吸气采样管路在确保采样孔成直线的情况下,快速连接起来,保证了采样孔投运后的系统探测精度,同时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减少高空作业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气采样管色带开孔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智能建筑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气采样管色带开孔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吸气式火灾探测系统做为主要的高大仓库火灾报警系统,在各类高大空间的仓库建筑物中已经广泛采用。吸气式火灾探测系统技术规范要求吸气式探测管路上的采样孔垂直于烟气运动方向,需要在采样孔加工时就将其定位在一条直线上,后期安装时可以根据定位色带来统一调整整个探测回路的采样孔垂直向下,保证采样精度,原有的施工方法在采样管路开完孔后,需要在安装时挂线或在高空中使用红外线仪器测放控制线,在高空中操作比方便,且在高空中作业的时间长,安全管理难度大,施工效率不能满足工期要求,需要改进施工工艺,保证采样孔与烟气运动方向的垂直度。以往的吸气式采样管连接时需要辅助的仪器进行校准采样孔,使其保持一条直线,在高空中,仪器的架设和测量操作都受操作平台的限制,操作中需要多次移动脚手架的位置来检查管路采样孔的安装情况,安全风险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提高吸气采样管的安装精度,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色带开孔吸气式采样管施工方法。技术方案:一种吸气采样管色带开孔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计算管路单根数量根据吸气感烟探测器系统的总体长度,确定管路全长需要预制加工的各采样管长度和每一采样管路打孔的个数及个数,由计算公式(1)与(2),计算出单根管路下料的长度和支架个数,D=L/A(1)B=L/C(2)G=(L-E-F)/H其中,管路全长为L,单位是m,A是组成有探测系统管路的单根管材长度,B是支架个数,C是支架间距,取值范围为1m~1.5m,D是管材的根数。G是打孔个数,E是从管路水平端起始点至沿来气方向的最后一个孔的间距,F是最后一个采样孔至管路末端的距离。(2)排布打孔位置根据计算出的管材根数,绘制出实际探测系统连接图,定位出采样孔和支架安装坐标,并推算出在每根管路上的开孔位置。(3)管材验收及固定根据设计要求验收采样管材的外径和内径,并将验收合格的采样管材,固定在开孔架上,并用管箍临时连接两根管材(可以随时拆卸);(4)黏贴色带将色带黏贴在采样管材及管箍上,使用红外放线仪调直调正管路,使色带与管路纵向保持平行;(5)打孔在管材上测放采样孔的位置,使用开孔机对准开孔位置并保持垂直,启动电转开孔;(6)校准开孔顺直度开孔后及时清理采样管内外的加工后的碎屑,使用红外线准直仪测量开孔的顺直度;(7)检查色带测量合格后,将两根加工好的管材再次调整,核对色带在连接处是否顺直对齐,色带的边缘能否对应贴合;(8)布置支架根据回路安装位置,均匀排布管路支架,如遇有支架位置和采样孔位置重叠,支架的间距应及时调整,错开采样孔的位置;(9)安装管路支架安装完毕后安装管路,在连接时使用加工合格的管材,使用带有色带的管箍涂抹均匀胶水后粘接牢固,粘接时使两根管材及管箍的色带边缘对应贴合;(10)单回路测试管路安装完毕后,及时安装探测器并上电试运行,测试单个回路的灵敏度;(11)全部回路安装测试灵敏度达到要求后,按照确定的施工工艺,逐一安装和测试探测回路;(12)回路联动测试整体测试探测器回路;本专利技术采用色带黏贴在采样管材和管箍上,将在高空中校正采样孔的工作环节移到了采样孔加工环节,能够减少高空作业环节,方便降低施工成本,加快施工进度,提高采样孔安装精度,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介绍。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吸气采样管色带开孔施工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使用的吸气采样管示意图;图3是连接采样管的管箍的示意图;图4是吸气采样管上开采样孔的示意图;图5是吸气式采样管连接图;图中,1为吸气采样管,2为管箍,3为色带,4为吸气采样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清楚的界定,本专利技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而义不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吸气采样管色带开孔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计算管路单根数量根据吸气感烟探测器系统的总体长度,确定管路全长需要预制加工的各采样管长度和每一采样管路打孔的个数及个数,由计算公式(1)与(2),计算出单根管路下料的长度和支架个数,D=L/A(1)B=L/C(2)G=(L-E-F)/H其中,管路全长为L,单位是m,A是组成有探测系统管路的单根管材长度,B是支架个数,C是支架间距,取值范围为1m~1.5m,D是管材的根数。G是打孔个数,E是从管路水平端起始点至沿来气方向的最后一个孔的间距,F是最后一个采样孔至管路末端的距离。(2)排布打孔位置根据计算出的管材根数,绘制出实际探测系统连接图,定位出采样孔和支架安装坐标,并推算出在每根管路上的开孔位置。(3)管材验收及固定根据设计要求验收采样管材的外径和内径,并将验收合格的采样管材,固定在开孔架上,并用管箍临时连接两根管材(可以随时拆卸);(4)黏贴色带将色带黏贴在采样管材及管箍上,使用红外放线仪调直调正管路,使色带与管路纵向保持平行;(5)打孔在管材上测放采样孔的位置,使用开孔机对准开孔位置并保持垂直,启动电转开孔;(6)校准开孔顺直度开孔后及时清理采样管内外的加工后的碎屑,使用红外线准直仪测量开孔的顺直度;(7)检查色带测量合格后,将两根加工好的管材再次调整,核对色带在连接处是否顺直对齐,色带的边缘能否对应贴合;(8)布置支架根据回路安装位置,均匀排布管路支架,如遇有支架位置和采样孔位置重叠,支架的间距应及时调整,错开采样孔的位置;(9)安装管路支架安装完毕后安装管路,在连接时使用加工合格的管材,使用带有色带的管箍涂抹均匀胶水后粘接牢固,粘接时使两根管材及管箍的色带边缘对应贴合;(10)单回路测试管路安装完毕后,及时安装探测器并上电试运行,测试单个回路的灵敏度;(11)全部回路安装测试灵敏度达到要求后,按照确定的施工工艺,逐一安装和测试探测回路;(12)整体联动测试整体测试探测器回路安装完毕后,使用烟枪进行整体测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气采样管色带开孔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n(1)根据施工图纸,计算回路长度、管材连接接口数量和管材根数;根据采样孔在管路上的位置,绘制管材预制加工图;/n(2)将内外径验收合格的采样管材,固定在开孔架上;/n(3)将色带黏贴在采样管材上,使用红外放线仪调直调正,使色带与管路纵向保持平行;/n(4)在管材上测放采样孔的位置,使用开孔机对准开孔位置并保持垂直,启动电转开孔;/n(5)开孔后及时清理采样管内外的加工后的碎屑,使用红外线准直仪测量开孔的顺直度;/n(6)测量合格后,将两根加工好的管材试连接,核对色带是否在连接处顺直,色带的边缘能否对应贴合;/n(7)根据回路安装位置,均匀排布管路支架,支架的间距应错开采样孔的位置;/n(8)支架安装完毕后安装管路,在连接时使用加工合格的管材,使用带有色带的管箍涂抹均匀胶水后粘接牢固,粘接时使两根管材及管箍的色带边缘对应贴合;/n(9)管路安装完毕后,及时安装探测器并上电试运行,测试单个回路的灵敏度;/n(10)灵敏度达到要求后,按照确定的施工工艺,逐一安装和测试探测回路;/n(11)整体测试探测器回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气采样管色带开孔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施工图纸,计算回路长度、管材连接接口数量和管材根数;根据采样孔在管路上的位置,绘制管材预制加工图;
(2)将内外径验收合格的采样管材,固定在开孔架上;
(3)将色带黏贴在采样管材上,使用红外放线仪调直调正,使色带与管路纵向保持平行;
(4)在管材上测放采样孔的位置,使用开孔机对准开孔位置并保持垂直,启动电转开孔;
(5)开孔后及时清理采样管内外的加工后的碎屑,使用红外线准直仪测量开孔的顺直度;
(6)测量合格后,将两根加工好的管材试连接,核对色带是否在连接处顺直,色带的边缘能否对应贴合;
(7)根据回路安装位置,均匀排布管路支架,支架的间距应错开采样孔的位置;
(8)支架安装完毕后安装管路,在连接时使用加工合格的管材,使用带有色带的管箍涂抹均匀胶水后粘接牢固,粘接时使两根管材及管箍的色带边缘对应贴合;
(9)管路安装完毕后,及时安装探测器并上电试运行,测试单个回路的灵敏度;
(10)灵敏度达到要求后,按照确定的施工工艺,逐一安装和测试探测回路;
(11)整体测试探测器回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勇祁立柱王林义王凯武永福巩阳刘江涛薛毅强范立强杨耀伟王重阳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