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蚊胺的合成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8286767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化学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避蚊胺的合成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以光气为原料,使得制备间甲基苯甲酰氯过程的溶剂及生成的间甲基苯甲酰氯无需减压蒸馏除去,可直接应用于第二步的间甲基苯甲酰氯与二乙胺的反应过程,从而有效减少了溶剂消耗,同时避免了减压蒸馏溶剂所带来的能耗问题、最终产物的收率降低问题、高温蒸馏间甲基苯甲酰氯所带来的釜残以及清洗蒸馏设备所带来的废水问题,还避免了高温蒸馏对于产品收率的影响。本发明专利技术为避蚊胺的制备提供一种更加适用于工业生产的方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避蚊胺的合成方法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学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避蚊胺的合成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公开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蚊子等叮咬害虫一直给人类带来严重的困扰甚至灾害,它们不但吸吮人血,扰人安宁,而且传染疾病。为消除叮咬害虫给人类带来的困扰,人们发现和合成了多种昆虫驱避剂,在目前己知的各种昆虫驱避剂中避蚊胺(DEET)是生理活性最广谱、综合驱避效果最显著的一种,它不仅对蚊子显示出高效驱避活性,而且对其它害虫,如蟑螂、跳蚤、蠓虫、沙蚤、沙螨等也有驱避作用。另外,它也是安全的驱虫剂,对大白鼠急性口服的LD50达到2000mg/kg。目前,避蚊胺的合成工艺大致可分为两步,第一步先由间甲基苯甲酸制备成间甲基苯甲酰氯;第二步再由该间甲基苯甲酰氯与二乙胺反应,经过酸碱处理最终获得产品。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制备避蚊胺的工艺存在如下问题:(1)在制备间甲基苯甲酰氯和制备避蚊胺的两个过程中,均需添加大量的溶剂,且在制备间甲基苯甲酰氯的反应完毕后,往往需要先减压蒸馏溶剂,之后再进一步蒸馏间甲基苯甲酰氯,再将蒸出的间甲基苯甲酰氯再次添加溶剂后继续与二乙胺反应,导致消耗大量溶剂;(2)间甲基苯甲酰氯的沸点较高(86℃,5mmHg),对真空度要求非常高,实际生产中,在蒸馏溶剂时体系温度往往会达到140~150℃,这就给生产上带来较大的能耗,另外,如此高温操作,也会对物料质量产生影响,导致一部分间甲基苯甲酰氯或者品质不合格,或者在釜中无法蒸出,直接结果就是间甲基苯甲酰氯的收率下降,以至影响到最终的收率;(3)高温蒸馏间甲基苯甲酰氯还会带来釜残以及清洗蒸馏设备所带来的废水问题;(4)间甲基苯甲酰氯和二乙胺反应制备DEET的过程中,现有技术的主流做法是二乙胺过量50%~100%,这样会造成二乙胺不必要的浪费;(5)间甲基苯甲酰氯和二乙胺反应完毕后,通常的操作手法是先滴加过量的酸中和掉过量的二乙胺,并使避蚊胺(DEET)变成盐酸盐,然后再加入过量的碱中和上述过量的酸及二乙胺盐酸盐,并使避蚊胺盐酸盐变回避蚊胺,这样就会造成大量的酸和碱的浪费,另外还会带来大量的废水;(6)调完酸后,目前行业内的主流做法是直接分层,然后分别对水层和有机层加碱液调pH值,然后再向分出的水层中加溶剂提取产品,而后再合并有机层,减压蒸馏溶剂。这样分开滴加碱液会导致工序繁琐,尤其在调节分出的水层pH值时需要不停的测量,pH调整不到位,就会带来整体收率的降低。因此,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发展出一项新的避蚊胺的合成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避蚊胺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能有效降低溶剂损耗、减少能耗、避免过量二乙胺及过量酸碱以及所引发的大量废水问题,同时能够有效提升避蚊胺的产品收率和纯度,为避蚊胺的制备提供一种更加适用于工业生产的方案。为了实现该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避蚊胺的合成方法,具体包括:将间甲基苯甲酸、催化剂和溶剂以一定比例依次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均匀,通入光气,当反应体系中间甲基苯甲酸几乎反应完时停止通光气,之后向反应瓶中通入氮气吹走体系中的光气及氯化氢;将二乙胺滴加到上述反应釜中,滴加完毕后滴加碱液,滴加完毕后搅拌、静置、分层,用水洗上层清液,之后减压蒸馏有机层,待无溶剂蒸出时,即得产品避蚊胺。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避蚊胺的合成方法在工业制备昆虫驱避剂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具体实施方式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制备间甲基苯甲酰氯过程的溶剂无需减压蒸馏除去,可直接应用于第二步的间甲基苯甲酰氯与二乙胺的反应过程,有效减少了溶剂消耗,同时避免了减压蒸馏溶剂所带来的能耗问题、最终产物的收率降低问题、高温蒸馏间甲基苯甲酰氯所带来的釜残以及清洗蒸馏设备所带来的废水问题,还避免了高温蒸馏对于产品收率的影响。(2)本专利技术适当降低二乙胺的添加量,设定二乙胺与间甲基苯甲酸的摩尔比为0.9~1.1:1,这样能减少二乙胺的浪费,且后处理过程中无需采用大量酸碱来处理未反应的二乙胺;(3)本专利技术解决了间甲基苯甲酰氯与二乙胺生成DEET步骤中后处理操作繁琐的问题,且提高了DEET的整体收率。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图1为实施例1中制备间甲基苯甲酰氯过程的反应方程式;图2为实施例1中制备避蚊胺过程的反应方程式;图3为实施例1中制备的避蚊胺的气相色谱图。具体实施方式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专利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正如
技术介绍
所介绍的,现有技术中存在溶剂损耗高、能耗高、采用了过量二乙胺及过量酸碱、产生大量废水以及后处理操作繁琐、产品收率低的问题,为了解决如上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避蚊胺的合成方法,具体包括:将间甲基苯甲酸、催化剂和溶剂以一定比例依次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均匀,通入光气,当反应体系中间甲基苯甲酸几乎反应完时停止通光气,之后向反应瓶中通入氮气吹走体系中的光气及氯化氢;将二乙胺滴加到上述反应釜中,滴加完毕后滴加碱液,滴加完毕后搅拌、静置、分层,用水洗上层清液,之后减压蒸馏有机层,待无溶剂蒸出时,即得产品避蚊胺。其中,现有技术中,在制备间甲基苯甲酰氯的过程中,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采用氯化亚砜与间甲基苯甲酸反应,二氯亚砜本身可以作为一种溶剂,在反应完毕后,将多余的氯化亚砜蒸出,之后再减压蒸馏间甲基苯甲酰氯;二是采用光气法,用光气和间甲基苯甲酸反应,而光气本身不能作为溶剂,因此在反应中还需添加溶剂。这两种方法的共通之处在于都涉及到蒸馏溶剂及间甲基苯甲酰氯。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常规做法是先将第一步制备间甲基苯甲酰氯过程的溶剂及生成的酰氯减压蒸馏去除,然后重新添加溶剂后令酰氯继续与二乙胺反应,这种操作方式则导致产生如下的问题:(1)消耗大量溶剂;(2)间甲基苯甲酰氯的沸点较高(86℃,5mmHg),对真空度要求较高,实际生产中,在蒸馏溶剂时体系温度往往会达到140~150℃,这就给生产上带来较大的能耗,另外,如此高温操作,也会对物料质量产生影响,导致一部分酰氯或者品质不合格,或者在釜中无法蒸出,直接结果就是酰氯的收率下降,以至影响到最终的收率;(3)高温蒸馏还会带来釜残以及清洗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避蚊胺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间甲基苯甲酸、催化剂和溶剂以一定比例依次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均匀,通入光气,当反应体系中间甲基苯甲酸几乎反应完时停止通光气,之后向反应瓶中通入氮气吹走体系中的光气及氯化氢;/n将二乙胺滴加到上述反应釜中,滴加完毕后滴加碱液,滴加完毕后搅拌、静置、分层,用水洗上层清液,之后减压蒸馏有机层,待无溶剂蒸出时,即得产品避蚊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避蚊胺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间甲基苯甲酸、催化剂和溶剂以一定比例依次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均匀,通入光气,当反应体系中间甲基苯甲酸几乎反应完时停止通光气,之后向反应瓶中通入氮气吹走体系中的光气及氯化氢;
将二乙胺滴加到上述反应釜中,滴加完毕后滴加碱液,滴加完毕后搅拌、静置、分层,用水洗上层清液,之后减压蒸馏有机层,待无溶剂蒸出时,即得产品避蚊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间甲基苯甲酸、催化剂和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为:100g:0.1~10g:100~2000mL;优选地,质量体积比为100g:1g:300mL;
优选地,在30-40℃下通入光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芳烃类、烷烃类物质;
优选地,所述溶剂为苯、甲苯、二甲苯、二氯甲烷、二氯乙烷、碳酸二甲酯、氯苯、乙酸乙酯或石油醚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组合;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溶剂为甲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吡啶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红建朱巧根夏有辉张杰乔翠云赵立国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天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