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椅和具有其的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8449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5: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座椅和具有其的汽车,其中所述座椅包括:座体、椅背、第一气袋;所述座体与所述椅背呈L型连接;所述第一气袋设置在所述椅背的靠近所述座体的一侧的外表面,且所述第一气袋设置于所述座椅上对应人体腰部的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椅背的外表面上设置气袋,能够有效解决传统腰部支撑顶出量不足问题,满足了腰部顶出量较大的人群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座椅和具有其的汽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座椅和具有其的汽车。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汽车的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针对长时间乘坐引起的腰部疲劳问题,人们尤为关注。为了满足人体的腰部支撑需求,目前大多数座椅配置有腰托调节功能,但现有的腰托调节装置均布置在座椅面套及发泡背面,因受座椅面套包覆的影响,其腰部调节的凸出量会受到限制,从而无法满足需要腰部顶出量较大人群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座椅和具有其的汽车,所述座椅的面套外侧设置有一腰部支撑装置,此腰部支撑装置可直接与人体接触,顶出量不受任何限制,可极大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座椅,包括:座体、椅背、第一气袋;所述座体与所述椅背呈L型连接;所述第一气袋设置在所述椅背的靠近所述座体的一侧的外表面,且所述第一气袋设置于所述座椅上对应人体腰部的位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气袋内的压力和/或所述第一气袋的体积可调节。进一步地,所述座椅还包括:充放气装置,所述充放气装置包括气泵和气管,所述气泵和所述气管连接,所述气管和所述第一气袋连接,所述气泵经过所述气管向所述第一气袋中充气或者从所述第一气袋中放气。进一步地,所述座椅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充放气装置相连,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气泵向所述第一气袋中充气或者从所述第一气袋中放气。进一步地,所述椅背内部设置有悬簧,所述第一气袋、所述充放气装置和所述控制模块分别通过绑带固定在所述悬簧上。进一步地,所述座椅还包括:弹性层,所述弹性层包覆在所述第一气袋表面,且与所述椅背连接,所述第一气袋位于所述弹性层与所述椅背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座椅的椅背上靠近所述座体的一侧限定有容纳空间,所述椅背的左侧边和右侧边的内侧分别设有第二气袋。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气袋内的压力和/或所述第二气袋的体积可调节。进一步地,所述座椅还包括:充放气装置,所述充放气装置包括气泵和气管,所述气泵和所述气管连接,所述气管和所述第二气袋连接,所述气泵经过所述气管向所述第二气袋中充气或者从所述第二气袋中放气。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所述汽车中包括上述的座椅。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座椅和具有其的汽车,其中所述座椅包括:座体、椅背、第一气袋;所述座体与所述椅背呈L型连接;所述第一气袋设置在所述椅背的靠近所述座体的一侧的外表面,且所述第一气袋设置于所述座椅上对应人体腰部的位置。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椅背的外表面上设置气袋,能够有效解决传统腰部支撑顶出量不足问题,满足了腰部顶出量较大的人群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座椅布置示意图;图2为第一气袋顶起状态示意图;图3为弹性层位置示意图;图4为座椅内部零件固定示意图;图5为座椅的一个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座体;2、椅背;3、第一气袋;4、弹性层;5、充放气装置;6、控制模块;7、悬簧;8、绑带;9、第二气袋。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另作定义,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相应地改变。下面首先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座椅。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座椅包括:座体1、椅背2、第一气袋3。具体而言,所述座体1与所述椅背2呈L型连接;所述第一气袋3设置在所述椅背2的靠近所述座体1的一侧的外表面,且所述第一气袋3设置于所述座椅上对应人体腰部的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气袋3内的压力和/或第一气袋3的体积可调节,第一气袋3的体积可以变化,所述第一气袋3可以为弹性橡胶袋,通过压力调节第一气袋3的体积会发生变化,如图2所示,此时调节第一气袋3的压力使得第一气袋3的体积变大,气袋呈顶起的状态。通过调节第一气袋3内的压力还可以调节气袋的松软程度。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椅背的外表面上设置气袋,能够有效解决传统腰部支撑顶出量不足问题,气袋与人体实现“零”接触,人体可以直接感受到气袋对人体靠背的支撑,极大满足了腰部顶出量较大的人群的需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座椅还包括:弹性层4,所述弹性层4包覆在所述第一气袋3表面,且与所述椅背2连接,所述第一气袋3位于所述弹性层4与所述椅背2之间。如图3所示,为避免第一气袋3外漏,从而影响汽车的外观,用弹性层4对第一气袋3进行遮挡,其中所述弹性层4为弹性遮挡面料,弹性层4缝制在椅背2的面套上,此时第一气袋3位于椅背2的面套和弹性层4之间。同时,弹性层4的弹性较大,弹力较小,第一气袋3可以轻易的顶起而基本不受反作用力,从而保证第一气袋3的顶起高度不受损失。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座椅还包括:充放气装置5,所述充放气装置5包括气泵和气管,所述气泵和所述气管连接,所述气管和所述第一气袋3连接,所述气泵经过所述气管向所述第一气袋3中充气或者从所述第一气袋中放气。即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充放气装置来调节第一气袋3的压力,从而起到调节第一气袋3顶出高度的作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座椅还包括:控制模块6,所述控制模块6与所述充放气装置5相连,所述控制模块6控制所述气泵向所述第一气袋3中充气或者从所述第一气袋3中放气,进而调节第一气袋3的体积大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椅背2内部设置有悬簧7,所述第一气袋3、所述充放气装置5和所述控制模块6分别通过绑带8固定在所述悬簧7上,具体如图4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所述座椅的椅背2上靠近所述座体1的一侧限定有容纳空间,如图5所示,所述椅背2的左侧边和右侧边的内侧分别设有第二气袋9,在人体坐在座椅上时,通过左右两侧的第二气袋9可以对人体的左右两侧进行限位,还具有缓冲作用,提高坐在座椅上的稳定性和舒适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气袋9内的压力和/或第二气袋9的体积可调节,第二气袋9内的压力可调节,第二气袋9的体积可以变化,通过压力调节第二气袋9的体积会发生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n座体、椅背、第一气袋;/n所述座体与所述椅背呈L型连接;/n所述第一气袋设置在所述椅背的靠近所述座体的一侧的外表面,且所述第一气袋设置于所述座椅上对应人体腰部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
座体、椅背、第一气袋;
所述座体与所述椅背呈L型连接;
所述第一气袋设置在所述椅背的靠近所述座体的一侧的外表面,且所述第一气袋设置于所述座椅上对应人体腰部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袋内的压力和/或所述第一气袋的体积可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充放气装置,所述充放气装置包括气泵和气管,所述气泵和所述气管连接,所述气管和所述第一气袋连接,所述气泵经过所述气管向所述第一气袋中充气或者从所述第一气袋中放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充放气装置相连,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气泵向所述第一气袋中充气或者从所述第一气袋中放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背内部设置有悬簧,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贺赵海英沈军李永攀张丽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