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路控制泵阀一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8178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路控制泵阀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泵、多个电磁阀、壳体及多通接头;该气泵输出端上设置有连接座,该连接座中部设有气泵出气孔;该壳体内具有容置腔,该壳体一端设置开口并与连接座相接;该电磁阀和多通接头均装入在该容置腔内;该多通接头上具有进气连接端和多个出气连接端,该进气连接端与气泵出气孔连接,各所述电磁阀进气端与各所述出气连接端一一连接,各所述电磁阀出气端穿设在所述壳体的壳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多气路控制且泵阀一体,且不同于现有结构设计,可解决现有泵阀采用分散安装且相互软管连接而存在的不方便固定安装、容易松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路控制泵阀一体结构
本技术属于一种汽车座椅
,尤其是涉及一种多路控制泵阀一体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座椅为了提高舒适性和增加更多功能配置,会在座椅上设置有气动腰托、气动按摩等多个气路执行单元。而多个气路执行单元分别通过多个电磁阀与气泵连接。可参见图1,目前由于气泵(1)和电磁阀(2)是分散设置,该气泵出气端和各电磁阀进气端之间通过多根软管(7)一一连接,而由于气泵(1)和电磁阀(2)和软管(7)需要分别固定在座椅上时由于需要分散组装固定,存在组装繁琐、装配麻烦;同时该气泵(1)与电磁阀(2)会发生相对位移和拉扯运动而导致其与软管两端连接处容易松动和漏气,会造成故障率高和维修成本高等一系列连锁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一个或多个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路控制泵阀一体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路控制泵阀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泵(1)、多个电磁阀(2)、壳体(3)及多通接头(4);该气泵(1)输出端上设置有连接座(5),该连接座(5)中部设有气泵出气孔(5-1);该壳体(3)内具有容置腔(3-1),该壳体(3)一端设置开口(3-11)并与连接座(5)相接;该电磁阀(2)和多通接头(4)均装入在该容置腔(3-1)内;该多通接头(4)上具有进气连接端(4-1)和多个出气连接端(4-2),该进气连接端(4-1)与气泵出气孔(5-1)连接,各所述电磁阀(2)进气端与各所述出气连接端(4-2)一一连接,各所述电磁阀(2)出气端穿设在所述壳体(3)的壳壁上。采用上述结构,其工作特点和效果分析如下:由于多个电磁阀(2)和多通接头(4)均装于壳体(3)内且该壳体(3)与该气泵(1)输出端上的连接座(5)连接而为一体,因此该气泵(1)、多个电磁阀(2)、多通接头(4)及壳体(3)构成一体式而整体地组装固定在汽车座椅上,因此组装方便简单,组装效率快;同时气泵(1)、多个电磁阀(2)与多通接头(4)相对固定不动,也避免该气泵(1)与电磁阀(2)发生相对位移和拉扯运动而导致松动和漏气问题;而且由于气泵(1)通过多通接头(4)与多个电磁阀(2)连接,替代采用软管连接,既可减少连接处(或称接口)数量((当有两个电磁阀时,若采用本方案,则该多通接头(4)具有进气连接端(4-1)和2个出气连接端(4-2),共具有三个连接处;而若采用原有技术两个软管,则具有四个连接处,因此少一个连接处,可减少松动和漏气点而降低故障率。同理可知,当该电磁阀数量越多,本方案的优势越明显,同时也避免了采用软管连接后发生变形而造成的松动问题,因此,可大大降低故障率,提高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并可延长及使用寿命。在使用时,该电磁阀(2)出气端用于与执行单元(如气袋或气囊)连接。优选地,所述壳体(3)的壳壁上设有管孔(3-2);该电磁阀(2)出气端穿设在该管孔(3-2)上。由于电磁阀(2)出气端穿设在该管孔(3-2)内而卡住固定,同时该管孔(3-2)可增长了该电磁阀(2)出气端定位和约束长度,可减少和避免该电磁阀(2)的出气端松动。该电磁阀(2)装在壳体(3)内后两者相对固定且牢固可靠。优选地,所述电磁阀(2)具有2-4个且同向平行设置。优选地,该壳体(3)一端在靠近其开口端处的壳壁上设置有卡孔(3-3),该连接座(5)上设有用于与该卡孔(3-3)配合连接的卡钩(5-2)。该连接座(5)通过卡钩(5-2)与壳体(3)上的卡孔(3-3)配合连接而使壳体(3)和连接座(5)固定在为一体,由于采用卡接,可方便组装固定,同时容易拆卸打开,无需拧入螺钉固定,装配效率更高,同时也避免螺钉生锈的问题,以及避免当壳体(3)内装电路板或芯片时可能发生的异物搭接而短路的问题。优选地,所述卡孔(3-3)具有2-8个,该卡钩(5-2)与该卡孔(3-3)数量相同且一一配合。由于采用多组卡钩(5-2)与该卡孔(3-3)的连接,多处连接固定,可增加卡接后整体强度而减少松动。进一步地,还包括电路板或芯片(6),该电路板或芯片(6)装于该壳体(3)的容置腔(3-1)内,该壳体(3)内壁上设置有用于该电路板或芯片(6)装入后定位的定位部(3-4)。由于该电路板或芯片(6)装于该壳体(3)的容置腔(3-1)内而被全面外罩保护,同时可避免路板或芯片(6)分散安装。另外,该电路板或芯片(6)装入壳体(3)内后被定位部(3-4)所定位,该电路板或芯片(6)装入该壳体(3)内后被定位而相对固定,可避免电路板或芯片(6)在壳体(3)内活动而损坏。优选地,所述定位部(3-4)包括两个卡槽(3-41),该两个卡槽(3-41)相对地设置在壳体(3)内壁上。在安装时,该电路板或芯片(6)的两边分别插入两个卡槽(3-41)内,这样该电路板或芯片(6)被双边定位而不会松动,同时电路板或芯片(6)插入和取出也非常方便。而若采用螺丝固定则存在空间小,不易操作的问题,且以及避免螺丝可能会造成的生锈、漏电、短路等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地,所述壳体(3)内壁上设置针脚接口插孔(3-5)。该针脚接口插孔(3-5)用于电路板或芯片(6)的针脚接口(6-1)定位插入。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座(5)在上设置有多通接头定位部(5-3),该多通接头定位部(5-3)用于该多通接头(4)定位。该多通接头(4)的进气连接端(4-1)与连接座(5)上的气泵出气孔(5-1)连接后,该多通接头定位部(5-3)会对该多通接头(4)定位而相对固定,可避免该多通接头(4)在壳体(3)内活动,进而也防止多通接头(4)的进气连接端(4-1)与连接座(5)上的气泵出气孔(5-1)连接处发生松动而漏气的问题。优选的,所述多通接头定位部(5-3)包括两个限位板部(5-31),该两个限位板部(5-31)分别位于该气泵出气孔(5-1)的两侧。该两个限位板部(5-31)分别与多通接头(4)两侧外壁外挡接触而实现外夹定位,这样该多通接头被定位固定,同时不会影响该多通接头与气泵出气孔(5-1)正常组装连接。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本技术由于多个电磁阀和多通接头均装于壳体内且该壳体与该气泵输出端上的连接座连接而为一体,因此该气泵、多个电磁阀、多通接头及壳体构成一体式而整体地组装固定在汽车座椅上,因此组装方便简单,组装效率快;同时气泵、多个电磁阀与多通接头相对固定不动,也避免该气泵与电磁阀发生相对位移和拉扯运动而导致松动和漏气问题;第二、本技术由于气泵通过多通接头与多个电磁阀连接,替代采用软管连接,既可减少连接处数量、可减少松动和漏气点而降低故障率;同理可知,当该电磁阀数量越多,本方案的优势越明显,同时也避免了采用软管连接后发生变形而造成的松动问题,因此,可大大降低故障率,提高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并可延长及使用寿命。在使用时,该电磁阀出气端用于与执行单元(如气袋或气囊)连接;本技术可实现多气路控制且泵阀一体,且不同于现有结构设计,可解决现有泵阀采用分散安装且相互软管连接而存在的不方便固定安装、容易松动的问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路控制泵阀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泵(1)、多个电磁阀(2)、壳体(3)及多通接头(4),/n该气泵(1)输出端上设置有连接座(5),该连接座(5)中部设有气泵出气孔(5-1);/n该壳体(3)内具有容置腔(3-1),该壳体(3)一端设置开口(3-11)并与连接座(5)相接;/n该电磁阀(2)和多通接头(4)均装入在该容置腔(3-1)内;/n该多通接头(4)上具有进气连接端(4-1)和多个出气连接端(4-2),该进气连接端(4-1)与气泵出气孔(5-1)连接,各所述电磁阀(2)进气端与各所述出气连接端(4-2)一一连接,各所述电磁阀(2)出气端穿设在所述壳体(3)的壳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路控制泵阀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泵(1)、多个电磁阀(2)、壳体(3)及多通接头(4),
该气泵(1)输出端上设置有连接座(5),该连接座(5)中部设有气泵出气孔(5-1);
该壳体(3)内具有容置腔(3-1),该壳体(3)一端设置开口(3-11)并与连接座(5)相接;
该电磁阀(2)和多通接头(4)均装入在该容置腔(3-1)内;
该多通接头(4)上具有进气连接端(4-1)和多个出气连接端(4-2),该进气连接端(4-1)与气泵出气孔(5-1)连接,各所述电磁阀(2)进气端与各所述出气连接端(4-2)一一连接,各所述电磁阀(2)出气端穿设在所述壳体(3)的壳壁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路控制泵阀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的壳壁上设有管孔(3-2);该电磁阀(2)出气端穿设在该管孔(3-2)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路控制泵阀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2)具有2-4个且同向平行设置。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多路控制泵阀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壳体(3)一端在靠近其开口端处的壳壁上设置有卡孔(3-3);该连接座(5)上设有用于与该卡孔(3-3)配合连接的卡钩(5-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鑫易得汽车部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