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机PEEK材料智能退火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28398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5: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3D打印机PEEK材料智能退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机、温度控制模块和控性热凝积模块,所述控性热凝积模块包括近端喉管、套设在近端喉管上端的水冷散热装置、设置在近端喉管下端的喷头和设置在喷头一侧的热风加热装置,所述水冷散热装置通过水冷的方式使近端喉管冷却,所述热风加热装置上设置有加热管和出风口;所述风机用于将空气送入热风加热装置内部,空气通过热风加热装置时被加热管加热并从出风口吹出,在喷头的周围形成的恒定温度场;所述温度控制模块与加热管电性连接并用于调节加热管的发热温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简化了利用3D打印机打印PEEK产品时的生产流程,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3D打印机PEEK材料智能退火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3D打印机
,具体涉及3D打印机PEEK材料智能退火系统。
技术介绍
PEEK(聚醚醚酮),一种新型的半晶态芳香族塑性工程塑料,与其他工程塑料相比具有更多的显著优势,耐正高温260度,机械性能优异,自润滑性好,耐化学品腐蚀,阻燃,耐剥离性,耐磨性抗辐射性,可用于高端的机械,核工程和航空等方面。PEEK有极高的耐热性。可在250度的环境中长期使用,瞬间使用温度可达300度,比其他耐高温塑料如聚酰亚胺(PI),聚苯硫醚(PPS),聚四氟乙烯(PTFE),等相比,上限高出近50度。目前3D打印PEEK都是先打印出来零件,然后用烘箱,热风枪,红外加热器,电加热器,再次对零件加热,退火,用来达到增加强度和硬度的目的。由于步骤较多,流程复杂,较难控制,以至于生产过程整体时间过长,成品效果也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3D打印机PEEK材料智能退火系统,其能够简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3D打印机PEEK材料智能退火系统,包括风机、温度控制模块和控性热凝积模块,所述控性热凝积模块包括近端喉管、套设在近端喉管上端的水冷散热装置、设置在近端喉管下端的喷头和设置在喷头一侧的热风加热装置,所述水冷散热装置通过水冷的方式使近端喉管冷却,所述热风加热装置上设置有加热管和出风口;所述风机用于将空气送入热风加热装置内部,空气通过热风加热装置时被加热管加热并从出风口吹出,在喷头的周围形成的恒定温度场;所述温度控制模块与加热管电性连接并用于调节加热管的发热温度。进一步的,所述水冷散热装置由水冷散热盒和水冷散热盖组成,水冷散热盒的顶部设置有U形槽,水冷散热盒的一侧面上设置有两个分别与U形槽的两端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水冷散热盒上开设有用于近端喉管穿过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设置在U形槽的两个平行部之间。进一步的,所述水冷散热盒上设置有与第一通孔连通的螺纹孔,螺纹孔内旋入顶丝,水冷散热盒与近端喉管之间通过顶丝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热风加热装置包括热风加热盒体和底盖,所述热风加热盒体的一端设置有槽口,热风加热盒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内设置有第一加热管,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槽口之间的热风加热盒体上设置有加热槽,所述槽口的两侧设置有与加热槽连通的引流槽,热风加热盒体的上端设置有与加热槽连通的进风通道;所述底盖与热风加热盒体的下端固定,所述出风口设置在底盖上,出风口为两个并且分别设置在槽口的两侧;底盖与加热槽之间形成加热风道,底盖与引流槽之间形成引流风道;所述水冷散热盒上设置有贯穿其上下两端的第二通孔,水冷散热盒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二通孔连通的进风口;所述喷头设置在两个引流风道之间的槽口内;所述热风加热盒体通过中空的热风喉管与水冷散热盒连接,所述热风喉管的上端设置在第二通孔内,热风喉管的下端设置在进风通道内。进一步的,所述水冷散热盒上设置有与第二通孔连通的螺纹孔,螺纹孔内旋入顶丝,水冷散热盒与热风喉管的上端之间通过顶丝固定,热风喉管的下端与进风通道通过螺纹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热风加热盒体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安装孔连通的螺纹孔,所述第一加热管通过旋入该螺纹孔的顶丝与热风加热盒体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热风加热盒体的上端设置有凸台部,所述进风通道贯穿凸台部的上端,凸台部上设置有位于进风通道一侧的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内设置有第二加热管。进一步的,所述的加热槽在热风加热盒体内的走向呈曲折的波浪形。进一步的,所述恒定温度场的温度为120~300℃。进一步的,所述热风加热盒体的一侧还设置有与第二安装孔连通的螺纹孔,所述第二加热管通过旋入该螺纹孔的顶丝与热风加热盒体固定。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打印机喷头附近建立温度可控的恒定温度场,使PEEK出丝冷却后迅速再次升温结晶,达到打印出来的PEEK零件实时热处理、退火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在打印的过程中直接对打印出来的产品进行热处理,不需要在打印结束后再单独对产品进行热处理,简化了生产流程,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能够用于打印大尺寸的模型,实现复杂的大型PEEK等高性能材料的高品质打印,而且本专利技术通过温度控制模块来控制温度场处的温度,控制方式更为简单。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热控性凝集模块的结构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热控性凝集模块的主视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图5是图4中沿A-A线的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水冷散热盒结构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水冷散热盒的俯视图;图8是图7中沿B-B线的剖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中热风加热装置的结构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中热风加热装置的主视图;图11是图10中沿C-C线的剖视图;图12是图10中沿D-D线的剖视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在进行打印作业过程中的实时退火原理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图中:1、风机;2、温度控制模块;3、控性热凝积模块;4、水冷散热盖;5、水冷散热盒;501、进风口;502、进水口;503、螺纹孔;504、出水口;505、第二通孔;506、第一通孔;507、U形槽;508、螺纹孔;6、热风喉管;7、第一加热管;8、热风加热盒体;801、凸台部;802、第二安装孔;803、第一安装孔;804、槽口;805、进风通道;806、加热槽;807、引流槽;808、螺纹孔;9、第二加热管;10、底盖;1001、出风口;11、加热快;12、喷头;13、热风加热装置;14、近端喉管;15、PEEK零件;16、恒定温度场。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3D打印机PEEK材料智能退火系统,包括风机1、温度控制模块2和控性热凝积模块3,所述控性热凝积模块3包括近端喉管14、套设在近端喉管14上端的水冷散热装置、安装在近端喉管14下端的喷头12和设置在喷头12一侧的热风加热装置13,所述水冷散热装置通过水冷的方式使近端喉管14的上半部冷却,所述热风加热装置13上设置有加热管和出风口1001;所述风机1用于将空气送入热风加热装置13内部,空气通过热风加热装置13时被加热管加热并从出风口1001吹出,在喷头12的周围形成的恒定温度场16;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3D打印机PEEK材料智能退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机、温度控制模块和控性热凝积模块,所述控性热凝积模块包括近端喉管、套设在近端喉管上端的水冷散热装置、设置在近端喉管下端的喷头和设置在喷头一侧的热风加热装置,所述水冷散热装置通过水冷的方式使近端喉管冷却,所述热风加热装置上设置有加热管和出风口;所述风机用于将空气送入热风加热装置内部,空气通过热风加热装置时被加热管加热并从出风口吹出,在喷头的周围形成的恒定温度场;所述温度控制模块与加热管电性连接并用于调节加热管的发热温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3D打印机PEEK材料智能退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机、温度控制模块和控性热凝积模块,所述控性热凝积模块包括近端喉管、套设在近端喉管上端的水冷散热装置、设置在近端喉管下端的喷头和设置在喷头一侧的热风加热装置,所述水冷散热装置通过水冷的方式使近端喉管冷却,所述热风加热装置上设置有加热管和出风口;所述风机用于将空气送入热风加热装置内部,空气通过热风加热装置时被加热管加热并从出风口吹出,在喷头的周围形成的恒定温度场;所述温度控制模块与加热管电性连接并用于调节加热管的发热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机PEEK材料智能退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散热装置由水冷散热盒和水冷散热盖组成,水冷散热盒的顶部设置有U形槽,水冷散热盒的一侧面上设置有两个分别与U形槽的两端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水冷散热盒上开设有用于近端喉管穿过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设置在U形槽的两个平行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D打印机PEEK材料智能退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散热盒上设置有与第一通孔连通的螺纹孔,螺纹孔内旋入顶丝,水冷散热盒与近端喉管之间通过顶丝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D打印机PEEK材料智能退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加热装置包括热风加热盒体和底盖,所述热风加热盒体的一端设置有槽口,热风加热盒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内设置有第一加热管,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槽口之间的热风加热盒体上设置有加热槽,所述槽口的两侧设置有与加热槽连通的引流槽,热风加热盒体的上端设置有与加热槽连通的进风通道;所述底盖与热风加热盒体的下端固定,所述出风口设置在底盖上,出风口为两个并且分别设置在槽口的两侧;底盖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立业陈宝华王红震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速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