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前保险杠防撞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6609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前保险杠防撞梁,包括防撞梁本体,所述防撞梁本体为中空的管状结构,所述防撞梁本体的空腔内安装有多组缓冲装置,所述防撞梁本体两端连接有副防撞梁,所述防撞梁本体和所述副防撞梁之间安装有连接件,所述防撞梁本体和所述副防撞梁的连接处安装有吸能盒,所述吸能盒安装于所述防撞梁本体朝向车体的侧壁上,所述吸能盒相对于所述防撞梁本体的一侧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远离所述吸能盒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汽车纵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多重缓冲装置减小撞击力;将防撞梁设计成分体式,在进行汽车维修时,仅需将损坏的那层或者那段进行维修更换,提高了工作的效率,降低了维修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防撞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前保险杠防撞梁,属于汽车配件

技术介绍
汽车作为一种运输及代步工具使用越来越普及,但随之而来的交通事故也在逐渐增加,安全性能已经成为现代汽车的重要质量指标之一,汽车前保险杠防撞梁是在汽车发生碰撞事故时最大限度保护乘员安全的重要部件。防撞梁是用来减轻车辆收到碰撞时吸收碰撞能量的一种装置,在发生碰撞时,防撞梁本身发生挤压变形吸收碰撞能量,但现有的防撞梁可以溃缩的距离较短,吸收能较小,且通过辊压成型的防撞梁多为整体式,不可拆解,在低速碰撞产生形变之后的防撞梁要整体更换,维修成本高。在汽车前端发生碰撞时,防撞梁变形,既能保护车内人的安全,还能起到保护发动机舱内的发动机、散热器等零部件的作用,但是这种防撞梁的连接方式多为焊接,在发生碰撞的时候,汽车内的人受到的冲击力较大,如果发生人车碰撞或者两车正对相撞,那么同样会使得对方受到的冲击力较大,尤其一些重型的载重汽车,因其自身重量较大,冲撞力度更高,在发生高速碰撞时,基本上都会是车毁人亡的下场。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设计一种汽车前保险杠防撞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前保险杠防撞梁,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一种汽车前保险杠防撞梁,包括防撞梁本体,所述防撞梁本体呈弧形或者拱形,所述防撞梁本体为中空的管状结构,所述防撞梁本体的空腔内安装有多组缓冲装置,所述防撞梁本体两端连接有副防撞梁,所述防撞梁本体和所述副防撞梁之间安装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将所述防撞梁本体和所述副防撞梁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防撞梁本体和所述副防撞梁的连接处安装有吸能盒,所述吸能盒安装于所述防撞梁本体朝向车体的侧壁上,所述吸能盒相对于所述防撞梁本体的一侧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远离所述吸能盒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汽车纵梁。优选的,所述防撞梁本体内部安装有第一加强件和第二加强件,所述第一加强件安装于所述防撞梁本体内远离所述吸能盒的一侧,所述第二加强件安装于所述防撞梁本体贴合于所述吸能盒的一侧,所述第一加强件、所述第二加强件和所述防撞梁本体之间形成缓冲腔,所述缓冲装置安装在所述缓冲腔内,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第一缓冲件和第二缓冲件。优选的,所述第一缓冲件包括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加强件上,所述第二固定块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加强件上,所述第一固定块和所述第二固定块之间固定安装有菱形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块和所述第二固定块相对的侧壁上,所述伸缩杆相邻的伸缩节之间安装有压缩弹簧。优选的,所述第二缓冲件包括导向套筒,所述导向套筒为中空的管状结构,所述导向套筒内安装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与所述导向套筒之间形成型腔,所述型腔内安装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型腔的内壁上,所述减震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导向柱上。优选的,所述导向套筒内壁上安装有限位环。优选的,所述缓冲腔内填充有缓冲材料。优选的,所述防撞梁本体和所述副防撞梁的内部结构相同。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1、本技术将防撞梁设计成分体式,分为防撞梁本体和副防撞梁,将二者设计成中空的管状,并且分别在其内部安装第一加强件和第二加强件,在发生碰撞后,首先是最外层防撞梁本体吸收碰撞能量产生溃缩变形,其次是第一加强件产生溃缩变形,最后才是第二加强件产生变形来吸收碰撞能量以及将碰撞能量传递给后方的吸能盒和纵梁,通过防撞梁本体、第一加强件和第二加强件来吸收和缓冲碰撞产生的能量,对汽车进行多层保护,能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在进行汽车维修时,仅需将损坏的那层或者那段进行维修更换,其他部位则不用更换,提高了工作的效率,降低了维修的成本。2、本技术通过设置多重缓冲装置,在多组装置的配合下,最大程度的减小碰撞带来的危害,当防撞梁撞击到物体时,在冲击力的作用下使得防撞梁向内运动,第一加强件推动伸缩杆对压缩弹簧进行挤压,达到第一层缓冲效果;当冲击力度再大一些时,第二固定块会挤压导向柱,挤压限位环,达到第二层缓冲效果;当冲击力度再大一些时,导向柱撞断限位环继续向内运动,对导向套筒内的减震弹簧进行挤压,达到第三层缓冲效果;另外缓冲腔内填充的缓冲材料也可吸收撞击产生的能量,减小撞击带来的力度,减小撞击对汽车内人员带来的危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俯视视图;图3是本技术防撞梁本体部分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缓冲装置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A处放大图。图中:1-防撞梁本体,2-副防撞梁,3-连接件,4-吸能盒,5-安装板,6-汽车纵梁,7-第一加强件,8-第二加强件,9-缓冲腔,10-缓冲材料,11-缓冲装置,12-第一固定块,13-导向套筒,14-导向柱,15-伸缩杆,16-压缩弹簧,17-减震弹簧,18-限位环,19-第一缓冲件,20-第二缓冲件,21-第二固定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汽车前保险杠防撞梁,包括防撞梁本体1,防撞梁本体1呈弧形或者拱形,防撞梁本体1为中空的管状结构,防撞梁本体1的空腔内安装有多组缓冲装置11,防撞梁本体1两端连接有副防撞梁2,防撞梁本体1和副防撞梁2的内部结构相同,防撞梁本体1和副防撞梁2之间安装有连接件3,连接件3将防撞梁本体1和副防撞梁2固定连接在一起,防撞梁本体1和副防撞梁2的连接处安装有吸能盒4,吸能盒4安装于防撞梁本体1朝向车体的侧壁上,吸能盒4相对于防撞梁本体1的一侧固定有安装板5,安装板5远离吸能盒4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汽车纵梁6。将防撞梁设计成分体式,分为防撞梁本体1和副防撞梁2,二者通过连接件3活动安装在一起,在发生碰撞后,首先是最外层防撞梁本体1吸收碰撞能量产生溃缩变形,初步缓解撞击力度,然后将碰撞能量传递给后方的吸能盒4和纵梁,通过吸能盒4来吸收和缓冲碰撞产生的能量,对汽车进行多层保护,在进行汽车维修时,仅需将损坏的那段进行维修更换,其他部位则不用更换,提高了工作的效率,降低了维修的成本。在本实施例中,防撞梁本体1内部安装有第一加强件7和第二加强件8,第一加强件7安装于防撞梁本体1内远离吸能盒4的一侧,第二加强件8安装于防撞梁本体1贴合于吸能盒4的一侧,第一加强件7、第二加强件8和防撞梁本体1之间形成缓冲腔9,缓冲装置11安装在缓冲腔9内,缓冲装置11包括第一缓冲件19和第二缓冲件20,缓冲腔9内填充有缓冲材料10。通过防撞梁本体1、第一加强件7、第二加强件8溃缩变形来吸收撞击能量,同时通过第一缓冲件19和第二缓冲件20进一步吸收缓解撞击能量,在加上缓冲腔9内的填充缓冲材料10也可吸收撞击产生的能量,这样多管齐下,就可减小撞击带来的力度,减小撞击对汽车内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前保险杠防撞梁,包括防撞梁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本体(1)呈弧形或者拱形,所述防撞梁本体(1)为中空的管状结构,所述防撞梁本体(1)的空腔内安装有多组缓冲装置(11),所述防撞梁本体(1)两端连接有副防撞梁(2),所述防撞梁本体(1)和所述副防撞梁(2)之间安装有连接件(3),所述连接件(3)将所述防撞梁本体(1)和所述副防撞梁(2)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防撞梁本体(1)和所述副防撞梁(2)的连接处安装有吸能盒(4),所述吸能盒(4)安装于所述防撞梁本体(1)贴近车体的侧壁上,所述吸能盒(4)相对于所述防撞梁本体(1)的一侧固定有安装板(5),所述安装板(5)远离所述吸能盒(4)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汽车纵梁(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前保险杠防撞梁,包括防撞梁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本体(1)呈弧形或者拱形,所述防撞梁本体(1)为中空的管状结构,所述防撞梁本体(1)的空腔内安装有多组缓冲装置(11),所述防撞梁本体(1)两端连接有副防撞梁(2),所述防撞梁本体(1)和所述副防撞梁(2)之间安装有连接件(3),所述连接件(3)将所述防撞梁本体(1)和所述副防撞梁(2)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防撞梁本体(1)和所述副防撞梁(2)的连接处安装有吸能盒(4),所述吸能盒(4)安装于所述防撞梁本体(1)贴近车体的侧壁上,所述吸能盒(4)相对于所述防撞梁本体(1)的一侧固定有安装板(5),所述安装板(5)远离所述吸能盒(4)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汽车纵梁(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前保险杠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本体(1)内部安装有第一加强件(7)和第二加强件(8),所述第一加强件(7)安装于所述防撞梁本体(1)内远离所述吸能盒(4)的一侧,所述第二加强件(8)安装于所述防撞梁本体(1)贴合于所述吸能盒(4)的一侧,所述第一加强件(7)、所述第二加强件(8)和所述防撞梁本体(1)之间形成缓冲腔(9),所述缓冲装置(11)安装在所述缓冲腔(9)内,所述缓冲装置(11)包括第一缓冲件(19)和第二缓冲件(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前保险杠防撞梁,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岳冬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永成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