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加工用便于清洗和维护的榨油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6545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食用油加工用便于清洗和维护的榨油机,包括底座,加工电机,主动带轮,皮带,从动带轮,支撑轴承,固定块,榨油轴,可拆装榨膛结构,可升降支撑环架结构,活动气缸,组装板,可粉碎斗结构,PLC和驱动开关,所述的加工电机螺栓安装在底座上表面前部的左侧,且加工电机的输出轴上键连接有主动带轮;所述的皮带套接在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上;所述的从动带轮键连接在榨油轴的外壁的左侧;所述的支撑轴承嵌入在固定块的内部左侧;所述的榨油轴嵌入在支撑轴承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可拆装榨膛结构的设置,便于配合榨膛主体安装或者拆卸,从而便于对榨油轴进行清洗和维护的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食用油加工用便于清洗和维护的榨油机
本技术属于食用油加工
,尤其涉及食用油加工用便于清洗和维护的榨油机。
技术介绍
食用油是人们生活必需的消费品,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食用油通常由菜籽,花生、大豆和芝麻等农作物加工而成的,而榨油时食用油加工流程中必不可少且最为关键的一步,它决定油质的好坏,榨油过程中一般使用液压榨油机或螺旋榨油机进行压榨,其中,液压榨油机投资成本低,见效快,动力消耗低,更重要的时榨油质量好,不破坏油料中的蛋白质,因此具有更好的发展和使用前景。但是,现有的榨油机还存在着不便于进行拆装并清理维护、不便于辅助进行支撑并进行拆装和不具备起到对材料粉碎功能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食用油加工用便于清洗和维护的榨油机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食用油加工用便于清洗和维护的榨油机,以解决现有的榨油机不便于进行拆装并清理维护、不便于辅助进行支撑并进行拆装和不具备起到对材料粉碎功能的问题。食用油加工用便于清洗和维护的榨油机,包括底座,加工电机,主动带轮,皮带,从动带轮,支撑轴承,固定块,榨油轴,可拆装榨膛结构,可升降支撑环架结构,活动气缸,组装板,可粉碎斗结构,PLC和驱动开关,所述的加工电机螺栓安装在底座上表面前部的左侧,且加工电机的输出轴上键连接有主动带轮;所述的皮带套接在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上;所述的从动带轮键连接在榨油轴的外壁的左侧;所述的支撑轴承嵌入在固定块的内部左侧;所述的榨油轴嵌入在支撑轴承内;所述的可拆装榨膛结构安装在固定块的右侧;所述的可升降支撑环架结构安装在底座上部的右侧;所述的活动气缸螺栓安装在固定块的上端;所述的组装板螺栓安装在活动气缸的输出轴上;所述的可粉碎斗结构安装在组装板内;所述的PLC螺栓安装在固定块前部的右上侧;所述的驱动开关电性连接PLC的前部;所述的可拆装榨膛结构包括榨膛主体,进料口,出油孔,支撑板,旋转柱和组装盒,所述的进料口开设在榨膛主体内部的左上侧;所述的出油孔开设在榨膛主体内部下侧的中右方;所述的支撑板焊接在榨膛主体内壁的右侧;所述的旋转柱分别焊接在榨膛主体外壁上下两部的左侧;所述的组装盒焊接在固定块内部的右侧。优选的,所述的可升降支撑环架结构包括升降气缸,托板,限位块,穿插孔,第一支撑轮和第二支撑轮,所述的升降气缸螺栓安装在底座上部的右侧,且升降气缸的输出轴上螺栓安装有托板;所述的限位块焊接在托板上表面的中间部位,并在限位块内开设有穿插孔;所述的第一支撑轮分别焊接在穿插孔内壁的下部;所述的第二支撑轮分别焊接在穿插孔内壁的上部。优选的,所述的可粉碎斗结构包括进料斗,输送板,密封环,粉碎筒和驱动电机,所述的进料斗螺栓安装在组装板内部的右侧;所述的输送板分别焊接在进料斗内部左右两侧的中间部位;所述的密封环焊接在进料斗外壁的下部;所述的驱动电机分别螺栓安装在进料斗前部下方的左右两侧。优选的,所述的榨膛主体套接在榨油轴的外侧,且榨膛主体左侧与组装盒的内部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的旋转柱设置有两个,所述的旋转柱外壁上设置有一字防滑纹,所述的旋转柱分别设置在榨膛主体的外壁上。优选的,所述的支撑板采用不锈钢板,所述的支撑板内部设置有轴承,且内部插接有榨油轴。优选的,所述的第一支撑轮和第二支撑轮分别设置有多个,且设置在榨膛主体的外侧。优选的,所述的限位块采用矩形钢块,且限位块的穿插孔内插接有榨膛主体。优选的,所述的升降气缸安装在限位块和底座之间。优选的,所述的粉碎筒分别轴接在进料斗内部后侧下方的左右两部,且粉碎筒的前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键连接。优选的,所述的输送板设置为倾斜状,所述的输送板内侧与粉碎筒对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中,所述的榨膛主体套接在榨油轴的外侧,且榨膛主体左侧与组装盒的内部螺纹连接,便于配合榨膛主体安装或者拆卸,从而便于对榨油轴进行清洗和维护的工作。2.本技术中,所述的旋转柱设置有两个,所述的旋转柱外壁上设置有一字防滑纹,所述的旋转柱分别设置在榨膛主体的外壁上,便于抓握住旋转柱并带动榨膛主体进行安装或拆卸的工作。3.本技术中,所述的支撑板采用不锈钢板,所述的支撑板内部设置有轴承,且内部插接有榨油轴,在使用时,对榨油轴起到了辅助支撑的功能,从而更加稳定的进行使用。4.本技术中,所述的第一支撑轮和第二支撑轮分别设置有多个,且设置在榨膛主体的外侧,在榨膛主体拆卸移动时,便于配合榨膛主体进行支撑并进行移动拆装。5.本技术中,所述的限位块采用矩形钢块,且限位块的穿插孔内插接有榨膛主体,便于配合第一支撑轮和第二支撑轮安装,且对榨膛主体进行工作。6.本技术中,所述的升降气缸安装在限位块和底座之间,在完成拆装后,能够带动限位块内的榨膛主体升降,起到了便于配合进行更换的工作。7.本技术中,所述的粉碎筒分别轴接在进料斗内部后侧下方的左右两部,且粉碎筒的前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键连接,便于带动粉碎筒旋转,并对材料粉碎,且增加了功能性。8.本技术中,所述的输送板设置为倾斜状,所述的输送板内侧与粉碎筒对应,便于进行输送材料的工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可拆装榨膛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可升降支撑环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可粉碎斗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电气接线示意图。图中:1、底座;2、加工电机;3、主动带轮;4、皮带;5、从动带轮;6、支撑轴承;7、固定块;8、榨油轴;9、可拆装榨膛结构;91、榨膛主体;92、进料口;93、出油孔;94、支撑板;95、旋转柱;96、组装盒;10、可升降支撑环架结构;101、升降气缸;102、托板;103、限位块;104、穿插孔;105、第一支撑轮;106、第二支撑轮;11、活动气缸;12、组装板;13、可粉碎斗结构;131、进料斗;132、输送板;133、密封环;134、粉碎筒;135、驱动电机;14、PLC;15、驱动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食用油加工用便于清洗和维护的榨油机,包括底座1,加工电机2,主动带轮3,皮带4,从动带轮5,支撑轴承6,固定块7,榨油轴8,可拆装榨膛结构9,可升降支撑环架结构10,活动气缸11,组装板12,可粉碎斗结构13,PLC14和驱动开关15,所述的加工电机2螺栓安装在底座1上表面前部的左侧,且加工电机2的输出轴上键连接有主动带轮3;所述的皮带4套接在主动带轮3和从动带轮5上;所述的从动带轮5键连接在榨油轴8的外壁的左侧;所述的支撑轴承6嵌入在固定块7的内部左侧;所述的榨油轴8嵌入在支撑轴承6内;所述的可拆装榨膛结构9安装在固定块7的右侧;所述的可升降支撑环架结构10安装在底座1上部的右侧;所述的活动气缸11螺栓安装在固定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食用油加工用便于清洗和维护的榨油机,其特征在于,该食用油加工用便于清洗和维护的榨油机,包括底座(1),加工电机(2),主动带轮(3),皮带(4),从动带轮(5),支撑轴承(6),固定块(7),榨油轴(8),可拆装榨膛结构(9),可升降支撑环架结构(10),活动气缸(11),组装板(12),可粉碎斗结构(13),PLC(14)和驱动开关(15),所述的加工电机(2)螺栓安装在底座(1)上表面前部的左侧,且加工电机(2)的输出轴上键连接有主动带轮(3);所述的皮带(4)套接在主动带轮(3)和从动带轮(5)上;所述的从动带轮(5)键连接在榨油轴(8)的外壁的左侧;所述的支撑轴承(6)嵌入在固定块(7)的内部左侧;所述的榨油轴(8)嵌入在支撑轴承(6)内;所述的可拆装榨膛结构(9)安装在固定块(7)的右侧;所述的可升降支撑环架结构(10)安装在底座(1)上部的右侧;所述的活动气缸(11)螺栓安装在固定块(7)的上端;所述的组装板(12)螺栓安装在活动气缸(11)的输出轴上;所述的可粉碎斗结构(13)安装在组装板(12)内;所述的PLC(14)螺栓安装在固定块(7)前部的右上侧;所述的驱动开关(15)电性连接PLC(14)的前部;所述的可拆装榨膛结构(9)包括榨膛主体(91),进料口(92),出油孔(93),支撑板(94),旋转柱(95)和组装盒(96),所述的进料口(92)开设在榨膛主体(91)内部的左上侧;所述的出油孔(93)开设在榨膛主体(91)内部下侧的中右方;所述的支撑板(94)焊接在榨膛主体(91)内壁的右侧;所述的旋转柱(95)分别焊接在榨膛主体(91)外壁上下两部的左侧;所述的组装盒(96)焊接在固定块(7)内部的右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食用油加工用便于清洗和维护的榨油机,其特征在于,该食用油加工用便于清洗和维护的榨油机,包括底座(1),加工电机(2),主动带轮(3),皮带(4),从动带轮(5),支撑轴承(6),固定块(7),榨油轴(8),可拆装榨膛结构(9),可升降支撑环架结构(10),活动气缸(11),组装板(12),可粉碎斗结构(13),PLC(14)和驱动开关(15),所述的加工电机(2)螺栓安装在底座(1)上表面前部的左侧,且加工电机(2)的输出轴上键连接有主动带轮(3);所述的皮带(4)套接在主动带轮(3)和从动带轮(5)上;所述的从动带轮(5)键连接在榨油轴(8)的外壁的左侧;所述的支撑轴承(6)嵌入在固定块(7)的内部左侧;所述的榨油轴(8)嵌入在支撑轴承(6)内;所述的可拆装榨膛结构(9)安装在固定块(7)的右侧;所述的可升降支撑环架结构(10)安装在底座(1)上部的右侧;所述的活动气缸(11)螺栓安装在固定块(7)的上端;所述的组装板(12)螺栓安装在活动气缸(11)的输出轴上;所述的可粉碎斗结构(13)安装在组装板(12)内;所述的PLC(14)螺栓安装在固定块(7)前部的右上侧;所述的驱动开关(15)电性连接PLC(14)的前部;所述的可拆装榨膛结构(9)包括榨膛主体(91),进料口(92),出油孔(93),支撑板(94),旋转柱(95)和组装盒(96),所述的进料口(92)开设在榨膛主体(91)内部的左上侧;所述的出油孔(93)开设在榨膛主体(91)内部下侧的中右方;所述的支撑板(94)焊接在榨膛主体(91)内壁的右侧;所述的旋转柱(95)分别焊接在榨膛主体(91)外壁上下两部的左侧;所述的组装盒(96)焊接在固定块(7)内部的右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油加工用便于清洗和维护的榨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升降支撑环架结构(10)包括升降气缸(101),托板(102),限位块(103),穿插孔(104),第一支撑轮(105)和第二支撑轮(106),所述的升降气缸(101)螺栓安装在底座(1)上部的右侧,且升降气缸(101)的输出轴上螺栓安装有托板(102);所述的限位块(103)焊接在托板(102)上表面的中间部位,并在限位块(103)内开设有穿插孔(104);所述的第一支撑轮(105)分别焊接在穿插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波张小红廉正凡
申请(专利权)人:渭南益诚贸易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