榨条式榨油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19559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榨条式榨油机,包括:用于实现压榨操作的榨条式榨笼;分别与榨笼的进料端、出料端相配合,形成送料、榨料循环的送料单元;设置在榨笼下方的至少两个真空储油组件;其中,所述榨笼的正下方设置有相配合的接油盘,其在与储油机构相配合的一侧设置有出油口;所述接油盘与各真空储油组件通过转动设置在接油盘下方的分油槽进而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榨条式榨油机,其是在单机的基础上,为满足用户需要,增加了使用功能和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变单一榨机为压(榨)滤(油)输(料)组合机,该机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大大减轻用户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榨条式榨油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粮油加工情况下使用的设备。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在粮油加工情况下使用的榨条式榨油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榨油方式一般包括热榨和冷榨两种,热榨(熟榨),即在榨油前先将油料经过高温加热处理,使油料内部发生一系列变化:破坏油料细胞、促使蛋白质变性、降低油脂粘度等,以适于压榨取油和提高出油率的一种常见榨油工艺,采用这种工艺榨出的油,味道纯正,油香浓郁;但其缺点在于这种工艺榨出的油颜色偏深,酸价升高,炸东西容易淤锅。并且油中的一些营养成分(维生素E、甾醇、类胡萝卜素等)在热榨产生的高温中会有损失。而冷榨法(生榨法),是指油料压榨前不经加热,或稍微加热,在低温的状态下,送入榨油机压榨的一种榨油工艺。冷榨法一般在低于60℃的环境下进行加工。为了提高冷榨油的品质,榨油的原料一般需要经过精选。冷榨法榨取的油油温低,酸价也较低,品质较高,且冷榨成品油中保留了油料的天然风味和色泽,完整的保存了油中的营养成分,蛋白变性程度低,更易于蛋白的综合利用。一般来说,冷榨油的烟点低,不容易淤锅,并且颜色更加清澈,色泽卖相等相比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榨条式榨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用于实现压榨操作的榨条式榨笼;/n分别与榨笼的进料端、出料端相配合,形成送料、榨料循环的送料单元;/n设置在榨笼下方的至少两个真空储油组件;/n其中,所述榨笼的正下方设置有相配合的接油盘,其在与储油机构相配合的一侧设置有出油口;/n所述接油盘与各真空储油组件通过转动设置在接油盘下方的分油槽进而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榨条式榨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实现压榨操作的榨条式榨笼;
分别与榨笼的进料端、出料端相配合,形成送料、榨料循环的送料单元;
设置在榨笼下方的至少两个真空储油组件;
其中,所述榨笼的正下方设置有相配合的接油盘,其在与储油机构相配合的一侧设置有出油口;
所述接油盘与各真空储油组件通过转动设置在接油盘下方的分油槽进而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榨条式榨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榨笼被配置为包括:呈水平设置的榨螺轴,其在与进料端相配合的一侧设置有电加热机构;
与榨螺轴相配合实现压榨效果的榨膛;
其中,设置在榨膛输出端的出料口,通过相配合的送料机构与送料单元的投料斗呈连通状;
所述榨螺轴在与出料口相配合的位置上设置伴随旋转的第一破碎刀,所述榨膛在与第一破碎刀相配合的位置上,相向设置有静止的第二破碎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榨条式榨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破碎刀、第二破碎刀均被配置为包括:
带缺口的环形刀座,其缺口处分别延伸设置有相配合的连接耳;
分别设置在环形刀座一侧的多个L形刀片;
其中,各连接耳上分别设置有相配合的第一固定孔,以通过相配合的固定机构实现与榨螺轴、榨膛的连接;
第一破碎刀、第二破碎刀上的各L形刀片,在空间上以间隔预定距离的方式构成搭接状结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榨条式榨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榨螺轴从入料端出到出料端被配置为包括:推料段、预压端、泄压段、强压段,所述榨螺轴在与入料端相配合的一侧设置有挡圈,所述榨螺轴在与出料端相配合的一侧设置有抵饼段,其与榨膛相配合的一侧配置为锥形面结构;
其中,所述推料段上设置有多个螺旋排布的推料齿;
所述预压段、泄压段、强压段各段上分别设置有提供低压、中压、强压的多个螺旋排布的第一压榨齿、第二压榨齿、第三压榨齿,且各第一压榨齿、第二压榨齿、第三压榨齿分别与榨膛之间具有第一预定距离、第二预定距离、第三预定距离;
所述第一压榨齿的螺距、螺深分别被配置为:55mm、20mm;
所述第二压榨齿的螺距、螺深分别被配置为:50mm、5mm;
所述第三压榨齿的螺距、螺深分别被配置为:45mm、2.5m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榨条式榨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榨膛被配置为至少包括与推料段、预压端、泄压段、强压段相配合的前段榨条圈、中段榨条圈、后段榨条圈;
其中,所述后段榨条圈一侧设置有与抵饼段相配合的出饼圈,所述第二破碎刀通过相配合的压紧螺栓、压紧螺母与后段榨条圈连接;
各段榨条圈分别由邻接的第一榨条、第二榨条、第三榨条、第四榨条在空间上排布成环形状,以通过相配合的榨圈进行限定;
所述第一榨条、第二榨条、第三榨条、第四榨条均被配置为呈矩形结构,且第二榨条、第四榨条纵向延伸的各转角处均设置有倒角,且靠近榨膛一侧倒角的角度被配置为大于另一侧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兴辰何善永俞晏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广鑫粮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