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6516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2:54
一种顶出装置,用于对第一模具的模仁上的产品进行顶出及抽芯,其包括:设置在模仁两侧的第一顶出机构,第一顶出机构包括第一滑动组件、第二滑动组件和第一顶出组件;第一滑动组件包括承载件及第一滑动件,第一滑动件上设有容置斜导柱的斜导柱孔,开模时驱动第一滑动件带动承载件背离模仁运动;第一顶出组件包括支撑件和第一顶杆,支撑件设置在第一顶杆上;第二滑动组件包括抵推件和滑动设置在支撑件上的第二滑动件,第一滑动件滑动设置在第二滑动件上,第一顶杆带动第二滑动件和第一滑动件沿顶出方向运动,使产品与模仁脱离;抵推件穿过支撑件并抵接第二滑动件,在沿顶出方向移动时带动第二滑动件和第一滑动件背离模仁运动,使产品全抽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顶出装置
本技术涉及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顶出装置。
技术介绍
产品在模具内成型后由顶出机构顶出,在对产品外观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为了使产品的外观达到无痕,有些模具具有滑块装置,在顶出产品前,先利用滑块实现产品的半抽芯,然后利用与滑块连接的顶块顶出滑块从而将产品顶出,但由于产品处于半抽芯状态,因此,不便于取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便于取产品的顶出装置。一种顶出装置,应用于包括第一模具及第二模具的模具机构,所述顶出装置用于对第一模具的模仁上的产品进行顶出及抽芯,其包括:设置在所述模仁两侧的第一顶出机构;所述第一顶出机构包括第一滑动组件、第二滑动组件和第一顶出组件;所述第一滑动组件包括用于承载产品的承载件及与所述承载件连接的第一滑动件,所述第一滑动件上设有用于容置第二模具的斜导柱的斜导柱孔,开模时所述第二模具的斜导柱沿着斜导柱孔运动,并驱动所述第一滑动件带动所述承载件沿第一方向背离所述模仁运动,以实现产品半抽芯;所述第一顶出组件包括支撑件和至少一第一顶杆,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顶杆上;所述第二滑动组件包括第二滑动件和至少一抵推件,所述第一滑动件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件上,所述第二滑动件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第一顶杆通过所述支撑件带动所述第二滑动件和第一滑动件沿顶出方向运动,使产品与模仁脱离;所述抵推件的一端穿过所述支撑件并抵接所述第二滑动件,所述抵推件沿顶出方向移动时带动所述第二滑动件和第一滑动件沿第一方向背离所述模仁运动,使产品全抽芯;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顶出方向垂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动组件还包括至少一限位件和至少一第一弹性件;所述限位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件上,所述第二滑动件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件相配合的限位孔,所述限位件的尺寸小于所述限位孔的尺寸,以使所述限位件在所述限位孔中移动,所述斜导柱抽离斜导柱孔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限位孔靠近模仁的一侧抵持;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件靠近所述模仁一侧的内部并与所述第一滑动件及所述第二滑动件相抵持,以阻止所述第一滑动件朝向所述模仁滑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顶出组件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支撑件远离所述模仁的一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滑动件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抵推件的一端穿过所述支撑件并滑动设于所述第一滑槽内,且靠近所述固定件的一侧设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滑槽包括与所述第一斜面相匹配的第二斜面,所述抵推件抵持第二斜面沿顶出方向移动时带动所述第二滑动件朝向所述固定件运动。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滑动组件还包括复位组件,所述复位组件包括挡块、导向杆和第二弹性件,所述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内且抵接所述抵推件,所述导向杆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滑动件并与所述挡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件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套设在所述导向杆上,用于使所述第二滑动件复位。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滑动组件还包括导向压件,所述导向压件设于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滑动件之间,用于所述第二滑动件朝向产品顶出方向运动或背离模仁方向运动时起导向作用。进一步地,所述顶出装置还包括第二顶出机构;所述第二顶出机构包括第二顶出组件和第二顶杆;所述第二顶出组件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上的第一顶针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顶针板上的第二顶针板,所述第一顶杆远离所述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顶针板连接,所述抵推件远离所述第二滑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顶针板连接,所述第二顶杆的一端穿过所述底板和第一顶针板并与所述第二顶针板连接,所述第二顶杆可通过所述第一顶针板和第二顶针板带动所述第一顶杆和抵推件沿顶出方向运动。进一步地,所述顶出装置还包括锁固组件,所述锁固组件包括活动件、抵持件和锁定件,所述活动件活动地设于所述第一顶针板的侧面,所述抵持件与所述底板的侧面连接并与所述活动件相抵持;所述锁定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顶针板,另一端抵触于所述活动件背离所述第一顶针板的一侧,第二顶针板通过所述锁定件和活动件带动所述第一顶针板沿顶出方向运动,并带动所述活动件配合所述抵持件朝向所述模仁运动,使所述活动件与所述锁定件脱离。进一步地,所述抵持件由固定部和抵持部组成T形结构,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底板的侧面,所述抵持部包括与所述活动件配合的楔形面;所述锁定件包括主体和锁定部,所述主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顶针板,另一端设有所述锁定部,所述锁定部抵触于所述活动件远离所述第一顶针板的一侧,所述活动件配合所述抵持件朝向所述模仁运动,使其与所述锁定部脱离。进一步地,所述活动件包括活动块及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一顶针板的侧面设有第二滑槽,所述活动块及第三弹性件分别活动地设于所述第二滑槽内,所述第三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持所述第二滑槽的内侧壁和所述活动块,所述活动块背离所述第三弹性件的一侧抵持所述楔形面并与所述锁定部抵触。上述顶出装置先通过第一滑动组件使承载产品的承载件背离所述模仁移动,实现产品的半抽芯,然后通过第一顶杆顶出第一滑动件使产品脱离模仁,再通过抵推件在顶出方向的运动带动第二滑动件及第一滑动件背离所述模仁移动,实现产品的全抽芯。由于产品承载于承载件上,第一顶杆通过所述支撑件带动所述第二滑动件和与承载件连接的第一滑动件沿顶出方向运动,使产品与模仁脱离,从而不会刺伤产品,实现无痕顶出;再者,产品在脱离模仁后,承载件随第一滑动件进一步地背离模仁运动,使产品的两端不会如现有技术中在半抽芯状态下被滑块而挡住,从而方便取出产品;还由于产品在顶出方向脱离模仁后才再次使承载件远离模仁运动,顶出产品与产品侧抽芯不同时进行,从而不会摩擦产品底面,实现产品无痕。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模具机构的立体图。图2为图1中的第一模具与顶出装置的立体图。图3为图1中的第二模具的立体图。图4为图2中的第一滑动组件与第二滑动组件分解图。图5为图1中的顶出装置的剖面图。图6为图2中的第一顶出机构的立体图。图7为图2中的第一顶出机构另一方向的立体图。图8为图2中的锁固组件的分解图。图9为图2中的第一模具的正视图。图10为图9中的第二模具脱离第一模具时沿X-X方向的剖面图。图11为图9中的第二顶出机构顶推第二滑动组件时沿X-X方向的剖面图。图12为图9中的抵推件顶第二滑动组件时沿X-X方向的剖面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模具机构1第一模具10模仁11产品12第二模具20斜导柱21第一顶出机构30第一滑动组件40承载件41第一滑动件42斜导柱孔421第一斜面422限位件43第一弹性件44第二滑动组件50第二滑动件51容置槽511限位孔512第一滑槽513第二斜面5131抵推件52第一斜面521复位组件53挡块531导向杆532第二弹性件533导向压件54第一顶出组件60支撑件61容纳腔6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顶出装置,应用于包括第一模具及第二模具的模具机构,所述顶出装置用于对第一模具的模仁上的产品进行顶出及抽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装置包括:/n设置在所述模仁两侧的第一顶出机构;所述第一顶出机构包括第一滑动组件、第二滑动组件和第一顶出组件;/n所述第一滑动组件包括用于承载产品的承载件及与所述承载件连接的第一滑动件,所述第一滑动件上设有用于容置第二模具的斜导柱的斜导柱孔,开模时所述第二模具的斜导柱沿着斜导柱孔运动,并驱动所述第一滑动件带动所述承载件沿第一方向背离所述模仁运动,以实现产品半抽芯;/n所述第一顶出组件包括支撑件和至少一第一顶杆,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顶杆上;/n所述第二滑动组件包括第二滑动件和至少一抵推件,所述第一滑动件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件上,所述第二滑动件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第一顶杆通过所述支撑件带动所述第二滑动件和第一滑动件沿顶出方向运动,使产品与模仁脱离;所述抵推件的一端穿过所述支撑件并抵接所述第二滑动件,所述抵推件沿顶出方向移动时带动所述第二滑动件和第一滑动件沿第一方向背离所述模仁运动,使产品全抽芯;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顶出方向垂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出装置,应用于包括第一模具及第二模具的模具机构,所述顶出装置用于对第一模具的模仁上的产品进行顶出及抽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装置包括:
设置在所述模仁两侧的第一顶出机构;所述第一顶出机构包括第一滑动组件、第二滑动组件和第一顶出组件;
所述第一滑动组件包括用于承载产品的承载件及与所述承载件连接的第一滑动件,所述第一滑动件上设有用于容置第二模具的斜导柱的斜导柱孔,开模时所述第二模具的斜导柱沿着斜导柱孔运动,并驱动所述第一滑动件带动所述承载件沿第一方向背离所述模仁运动,以实现产品半抽芯;
所述第一顶出组件包括支撑件和至少一第一顶杆,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顶杆上;
所述第二滑动组件包括第二滑动件和至少一抵推件,所述第一滑动件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件上,所述第二滑动件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第一顶杆通过所述支撑件带动所述第二滑动件和第一滑动件沿顶出方向运动,使产品与模仁脱离;所述抵推件的一端穿过所述支撑件并抵接所述第二滑动件,所述抵推件沿顶出方向移动时带动所述第二滑动件和第一滑动件沿第一方向背离所述模仁运动,使产品全抽芯;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顶出方向垂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组件还包括至少一限位件和至少一第一弹性件;
所述限位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件上,所述第二滑动件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件相配合的限位孔,所述限位件的尺寸小于所述限位孔的尺寸,以使所述限位件在所述限位孔中移动;
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件靠近所述模仁一侧的内部并与所述第一滑动件及所述第二滑动件相抵持,以阻止所述第一滑动件朝向所述模仁滑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出组件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支撑件远离所述模仁的一侧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件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抵推件的一端穿过所述支撑件并滑动设于所述第一滑槽内,且靠近所述固定件的一侧设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滑槽包括与所述第一斜面相匹配的第二斜面,所述抵推件抵持第二斜面沿顶出方向移动时带动所述第二滑动件朝向所述固定件运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组件还包括复位组件,所述复位组件包括挡块、导向杆和第二弹性件,所述挡块设置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友学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裕展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