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摇杆翻转平台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6426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双摇杆翻转平台机构,包括底板、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用于承载工件并带动其翻转的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底板上,另一端与所述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铰接,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底板铰接,所述第二连杆或所述第三连杆上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连杆和所述第三连杆沿铰接点转动,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第二连杆转动角度的限位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进行工件装配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能够调节其角度,满足了工件对不同装配角度的需求,使工件不需要在不同角度的加工平台之间切换,节省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摇杆翻转平台机构
本技术涉及工件装配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摇杆翻转平台机构。
技术介绍
当今制造业正在快速发展,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有更高的要求。很多工件在加工时需要转换角度进行装配和制作。现在市场大部分的都是固定的加工平台,不能满足工件对装配角度、速度与效率的需求。实际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将工件放入两个不同角度的加工平台进行加工,来满足工件对不同角度的装配要求,然而,将工件在不用角度的加工平台之间切换,则需要重新对工件进行位置固定,这样严重浪费了加工时间,使工作效率降低,这种在不同角度的加工平台之间切换,来达到工件对不同角度装配的要求,显然不能满足实际的生产要求。因此,急需一种能够调节工件角度、提高工作效率、且操作方便的自动或半自动翻转机构来满足实际的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摇杆翻转平台机构,本技术的结构简单,便于调节工件的角度,解决了以往工件需要在不同角度的加工平台之间切换才能满足工件对不同装配角度要求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双摇杆翻转平台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用于承载工件并带动其翻转的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底板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铰接,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底板铰接,所述第二连杆或所述第三连杆上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连杆和所述第三连杆沿铰接点转动,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第二连杆转动角度的限位块。通过驱动机构可驱动所述工作平台翻转,带动承载于其上的工件一起翻转满足了工件对不同装配角度的需求,提高了生产效率,所述驱动机构可手动操作也可通过驱动电机来控制转动,实现自动化。进一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杆和手柄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或所述第三连杆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手柄杆铰接,所述手柄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底板上,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驱动机构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连杆的两侧。具体地,第一连杆有两个,两个第一连杆平行设置且两个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手柄和所述第二连杆铰接,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三连杆铰接,所述手柄杆、所述第二连杆和所述第三连杆均位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杆之间的间隙中,设计两个第一连杆可以使得结构更加稳定。通过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形成一个双摇杆机构,本技术的双摇杆翻转平台机构广泛适用于生产制造行业,包括木质、工程塑料产品的装配工作平台(如汽车零部件、家具家电等行业)。通过在底板上设置限位块可以将调节好角度后的工作平台位置固定,便于工件进行装配。所述限位块的固定原理是这样的,当推动所述第二连杆至与所述底板垂直的时候,此时为工作平台的最大翻转角度,当工作台达到最大翻转角度时,此时再推动所述第二连杆偏转工作平台的翻转角度都会减小,当操作(手动推动或者通过驱动电机推动)手柄杆向左偏转后第二连杆被向左推动,工作平台发生翻转,然后将第二连杆抵靠在位于其左侧的限位块上,此时第二连杆与底板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由于重力向下,受重力的影响当第二连杆抵靠在限位块上之后被自锁,处于稳定状态。进一步,所述手柄杆通过第一铰链座铰接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二连杆通过第二铰链座铰接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铰链座和所述第二铰链座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上。此设计的目的在于使手柄杆以及第二连杆能够在底板上顺利转动,而且通过铰链连接也使得手柄杆和第二连杆在底板上拆装更加方便,安全可靠。进一步,所述工作平台上背离所述工件的一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铰接杆和连接座,所述第三连杆通过所述铰接杆与所述工作平台铰接,所述工作平台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座铰接在所述底板上。具体地,所述铰接杆与所述连接座均垂直的设置在所述工作平台的两端。此设计的目的在于方便通过推动所述手柄杆带动所述第二连杆和所述第三连杆转动,从而带动所述工作平台翻转。进一步,所述连接座通过第三铰链座铰接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三铰链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上。将连接座与第三铰链座的铰接处称为铰接点,将连接座与工作平台的连接处称为连接点,该侧工作平台到铰接点的垂直距离与该侧底板到铰接点的垂直距离之和大于连接点到工作平台端部的距离(这里工作平台的端部是指靠近该连接点的一端)。此设计的目的在于使工作平台能够在底板上顺利翻转,并且通过铰链座铰接也方便拆装,安全可靠。进一步,所述限位块包括安装部、过渡部和固定部,所述安装部连接在所述底板上,所述过渡部垂直连接在所述安装部的中部并朝向所述工作平台延伸,所述固定部垂直连接在所述过渡部的一端并朝向所述第二连杆延伸。优选地,所述安装部、所述过渡部和所述固定部为一体化设置。所述安装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上,推动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固定部的一端接触可以将工作平台的位置固定。进一步,所述安装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腰型孔,所述腰型孔内连接有用于将所述安装部锁紧在所述底板上的紧固螺栓。通过在安装部的两侧设置腰型孔可以达到对工作平台翻转角度进行微调的目的。具体地,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安装部相对应的腰型孔,在所述腰型孔中连接紧固螺栓可将所述安装部(即限位块)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当需要对所述工作平台的翻转角度进行微调时,将所述腰型孔中的紧固螺栓调松,然后调节所述限位块向所述第二铰链座(第二连杆)靠近或者远离,所述限位块的位置调节好之后再将所述腰型孔中的紧固螺栓拧紧,即到达了对所述工作平台翻转角度微调的目的。具体地,调节所述限位块靠近所述第二铰链座(第二连杆)可以使得所述工作平台翻转角度变大(即使得所述工件的翻转角度变大);反之调节所述限位块远离所述第二铰链座则使得所述工作平台翻转角度变小(即使得所述工件的翻转角度变小)。进一步,所述固定部上靠近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设有斜面。此设计的目的在于更好的固定所述第二连杆。具体地,当推动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固定部(限位块)接触后,所述斜面的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二连杆的倾斜方向一致。当推动所述第二连杆抵靠在所述固定部(限位块)上时,可以使所述第二连杆与其倾斜方向一致的斜面接触,使所述第二连杆更稳定,利于对所述工作平台进行固定。进一步,所述斜面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二连杆的固定装置。此设计的目的在于使所述第二连杆能够更加稳定的抵靠在所述固定部(限位块)上。具体地,由于为了增加本技术的双摇杆翻转平台机构的结构强度,本技术装置采用钢材制作而成。可选的,将所述固定装置设置为磁铁,当推动所述第二连杆抵靠在所述限位块上之后磁铁将所述第二连杆吸住,同通过重力与磁铁的双重固定使所述工作平台处于稳定状态。当然,所述固定装置并不仅限于本技术中所述的磁铁,还可以是一些其他的能够将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固定部固定在一起的结构,如卡扣。进一步,所述工装平台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固定所述工件的固定孔。此设计的目的是方便将待装配的工件固定在所述工作平台上。具体地,所述工件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工作平台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摇杆翻转平台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第二连杆(3)、第三连杆(4)和用于承载工件(7)并带动其翻转的工作平台(6),所述工作平台(6)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底板(1)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杆(4)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三连杆(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3)铰接,所述第二连杆(3)与所述底板(1)铰接,所述第二连杆(3)或所述第三连杆(4)上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连杆(3)和所述第三连杆(4)沿其铰接点转动,所述底板(1)上还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第二连杆(3)转动角度的限位块(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摇杆翻转平台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第二连杆(3)、第三连杆(4)和用于承载工件(7)并带动其翻转的工作平台(6),所述工作平台(6)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底板(1)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杆(4)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三连杆(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3)铰接,所述第二连杆(3)与所述底板(1)铰接,所述第二连杆(3)或所述第三连杆(4)上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连杆(3)和所述第三连杆(4)沿其铰接点转动,所述底板(1)上还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第二连杆(3)转动角度的限位块(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摇杆翻转平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杆(2)和手柄杆(5),所述第一连杆(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3)或所述第三连杆(4)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手柄杆(5)铰接,所述手柄杆(5)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底板(1)上,所述限位块(11)与所述驱动机构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连杆(3)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摇杆翻转平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杆(5)通过第一铰链座(8)铰接在所述底板(1)上,所述第二连杆(3)通过第二铰链座(9)铰接在所述底板(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摇杆翻转平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平台(6)上背离所述工件(7)的一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铰接杆(61)和连接座(62),所述第三连杆(4)通过所述铰接杆(61)与所述工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柯卜庆峰程翔曹勋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