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污水处理的自动加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26136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自动加药系统,包括:加药箱,加药箱的下部分通过隔板分隔形成有混合腔,混合腔连接有进水管,加药箱的上部分设有与所述混合腔相连通的出料斗;设置在出料斗的出料口处的定时启闭组件,定时启闭组件包括:下料筒、下料口、以及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混合腔内的搅拌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混合腔内用于将污水泵入反应池的出水泵,所述出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有与反应池上端相连通的出水管。通过驱动组件驱动下料筒往复转动,当下料口与出料口相对齐时,药剂即可从下料口进入混合腔内,使药剂与污水相混合,并通过搅拌机构使药剂与污水混合的更加均匀,提高药剂对污水的处理效率,实现了自动化的加药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污水处理的自动加药系统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自动加药系统。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需经过沉淀池沉淀一段时间将污水中的污泥沉淀,污水中的污泥经过沉淀后需要向水内添加相关的药剂,如:助凝剂、絮凝剂、乳化剂、阴离子、阳离子等药物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化学分解,使废水净化,以至达到废水回收、复用。目前污水处理用加药装置加药自动化程度低,使得加药效率较低,影响污水处理效率和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自动加药系统,具有提高加药的自动化和处理效率的优点。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自动加药系统,包括:加药箱,所述加药箱的顶部开设有加药口,所述加药箱的下部分通过隔板分隔形成有混合腔,所述混合腔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加药箱的上部分设有与所述混合腔相连通的出料斗;设置在所述出料斗的出料口处的定时启闭组件,所述定时启闭组件包括:转动式装配于所述出料斗的出料口处的下料筒、开设于所述下料筒的下料口、以及承载于所述加药箱用于驱动所述下料筒往复转动以使所述下料口开启或者关闭的驱动组件,所述下料筒与所述出料斗密封连接,且所述下料筒的端部延伸出所述出料斗;设置在所述混合腔内的搅拌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混合腔内用于将污水泵入反应池的出水泵,所述出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有与反应池上端相连通的出水管。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在出料斗内存储药剂,污水由进水管进入混合腔,通过驱动组件驱动下料筒往复转动,当下料口与出料口相对齐时,药剂即可从下料口进入混合腔内,使药剂与污水相混合,并通过搅拌机构使药剂与污水混合的更加均匀,提高药剂对污水的处理效率,随后由出水泵通过出水管将污水泵入反应池中进行反应沉淀,从而实现了自动化的加药过程;而驱动组件再次驱动下料筒转动复位后,下料口与出料口相偏离,并有出料口处的内壁封闭,药剂即无法通过,实现出料口的启闭,通过还可以通过驱动组件的定时驱动周期,实现对加药量的控制。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下料筒端部的驱动杆,以及,一端铰接于所述加药箱、且另一端铰接于所述驱动杆的驱动气缸。实现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气缸在伸缩的过程中带动驱动杆往复摆动,从而实现了下料筒的往复转动,实现对出料口的启闭。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转动式装配于所述加药箱且位于所述混合腔内的搅拌涡轮、以及与所述搅拌涡轮相连接的搅拌电机。实现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搅拌电机驱动搅拌涡轮转动,即可实现对污水与药剂的搅拌混合。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搅拌涡轮位于所述出料口的正下方。实现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药剂进入污水中的能够更加快速分散混合。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出料斗的外壁上设有振动器。实现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振动器对出料口的外壁施加振动力,使得药剂出料更加方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加药箱上还设有稳定杆,所述稳定杆上固定有定位环,所述下料筒与所述定位环转动连接。实现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稳定杆和定位环对下料筒进行定位和稳定,使得下料筒转动更加稳定。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自动加药系统,包括:加药箱,所述加药箱的顶部开设有加药口,所述加药箱的下部分通过隔板分隔形成有混合腔,所述混合腔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加药箱的上部分设有与所述混合腔相连通的出料斗;设置在所述出料斗的出料口处的定时启闭组件,所述定时启闭组件包括:转动式装配于所述出料斗的出料口处的下料筒、开设于所述下料筒的下料口、以及承载于所述加药箱用于驱动所述下料筒往复转动以使所述下料口开启或者关闭的驱动组件,所述下料筒与所述出料斗密封连接,且所述下料筒的端部延伸出所述出料斗;设置在所述混合腔内的搅拌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混合腔内用于将污水泵入反应池的出水泵,所述出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有与反应池上端相连通的出水管。在出料斗内存储药剂,污水由进水管进入混合腔,通过驱动组件驱动下料筒往复转动,当下料口与出料口相对齐时,药剂即可从下料口进入混合腔内,使药剂与污水相混合,并通过搅拌机构使药剂与污水混合的更加均匀,提高药剂对污水的处理效率,随后由出水泵通过出水管将污水泵入反应池中进行反应沉淀,从而实现了自动化的加药过程;而驱动组件再次驱动下料筒转动复位后,下料口与出料口相偏离,并有出料口处的内壁封闭,药剂即无法通过,实现出料口的启闭,通过还可以通过驱动组件的定时驱动周期,实现对加药量的控制。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沿图1中A-A向的剖视图。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1、加药箱;11、加药口;12、隔板;13、混合腔;14、进水管;15、出料斗;16、振动器;17、稳定杆;18、定位环;2、定时启闭组件;21、下料筒;22、下料口;23、驱动组件;231、驱动杆;232、驱动气缸;3、搅拌机构;31、搅拌涡轮;32、搅拌电机;4、出水泵;41、出水管;5、反应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自动加药系统,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加药箱1,加药箱1的顶部开设有加药口11,加药箱1的下部分通过隔板12分隔形成有混合腔13,混合腔13连接有用于泵入污水的进水管14,加药箱1的上部分设有与混合腔13相连通的出料斗15;设置在出料斗15的出料口处的定时启闭组件2;设置在混合腔13内的搅拌机构3;以及,设置在混合腔13内用于将污水泵入反应池5的出水泵4,出水泵4的出水口连接有与反应池5上端相连通的出水管41。具体的,定时启闭组件2包括:转动式装配于出料斗15的出料口处的下料筒21、开设于下料筒21的下料口22、以及承载于加药箱1用于驱动下料筒21往复转动以使下料口22开启或者关闭的驱动组件23,下料筒21与出料斗15密封连接,且下料筒21的端部延伸出出料斗15。驱动组件23包括:固定于下料筒21端部的驱动杆231,以及,一端铰接于加药箱1、且另一端铰接于驱动杆231的驱动气缸232,驱动气缸232在伸缩的过程中带动驱动杆231往复摆动,从而实现了下料筒21的往复转动,实现对出料口的启闭。...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自动加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加药箱,所述加药箱的顶部开设有加药口,所述加药箱的下部分通过隔板分隔形成有混合腔,所述混合腔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加药箱的上部分设有与所述混合腔相连通的出料斗;/n设置在所述出料斗的出料口处的定时启闭组件,所述定时启闭组件包括:转动式装配于所述出料斗的出料口处的下料筒、开设于所述下料筒的下料口、以及承载于所述加药箱用于驱动所述下料筒往复转动以使所述下料口开启或者关闭的驱动组件,所述下料筒与所述出料斗密封连接,且所述下料筒的端部延伸出所述出料斗;/n设置在所述混合腔内的搅拌机构;以及,/n设置在所述混合腔内用于将污水泵入反应池的出水泵,所述出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有与反应池上端相连通的出水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自动加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药箱,所述加药箱的顶部开设有加药口,所述加药箱的下部分通过隔板分隔形成有混合腔,所述混合腔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加药箱的上部分设有与所述混合腔相连通的出料斗;
设置在所述出料斗的出料口处的定时启闭组件,所述定时启闭组件包括:转动式装配于所述出料斗的出料口处的下料筒、开设于所述下料筒的下料口、以及承载于所述加药箱用于驱动所述下料筒往复转动以使所述下料口开启或者关闭的驱动组件,所述下料筒与所述出料斗密封连接,且所述下料筒的端部延伸出所述出料斗;
设置在所述混合腔内的搅拌机构;以及,
设置在所述混合腔内用于将污水泵入反应池的出水泵,所述出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有与反应池上端相连通的出水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自动加药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春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