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InSAR变形监测角反射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4449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InSAR变形监测角反射器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架、螺纹套筒、正四面体角反射器,所述支撑架用于连接底座和正四面体反射器;所述支撑架前侧安装有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内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设置可相对转动的球铰座;所述底座上安装可转动的旋转体,旋转体的侧面上设置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布置的定位盲孔,所述底座上对应定位盲孔的位置设置有螺栓,旋转体上安装十字支撑架,十字支撑架上方与支撑架和正四面体角反射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InSAR变形监测角反射器装置,采用可调节角度设计,目的为弥补现有装置只可对单一角度地区检测的问题,解决了装置通用型不足的问题。通过改变角度,可明显提高作业效率,并节约了成本。并节约了成本。并节约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InSAR变形监测角反射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角反射器装置,具体一种InSAR变形监测角反射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是上世纪50年代提出并研制成功的一种微波遥感设备,充分的应用在测绘、军事、灾害、地质、农业、林业等领域,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但是该设备会受到天气、地表覆盖的影响,且精度相对于光学传感器具有一定的差距。合成孔径雷达干涉(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terferometry,InSAR)是新近发展来的空间对地观测技术,是传统的SAR遥感技术与射电天文干涉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弥补了传统的合成孔径雷达的缺点。同时它是一种新的监测地质灾害的有效方法,采用INSAR角反射器可以提高信号强度和精度。
[0003]常见的人工角反射器形状主要有以下几种:二面角角反射器和三面角角反射器,其中三面角角反射器又可以分为单面形状为三角锥形和正方体形等。这种角反射器因为几何形状规则,利用角反射效应,将接收到的雷达波束经过凡次反射后,形成很强的回波信号。
[0004]但是现有的角反射器活动不灵活,结构不稳定,因此使用起来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准确调节的角反射器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InSAR变形监测角反射器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架、螺纹套筒、正四面体角反射器,所述支撑架用于连接底座和正四面体反射器;所述支撑架前侧安装有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内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设置可相对转动的球铰座;
[0008]所述底座上安装可转动的旋转体,旋转体的侧面上设置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布置的定位盲孔,所述底座上对应定位盲孔的位置设置有螺栓,旋转体上安装十字支撑架,十字支撑架上方与支撑架和正四面体角反射器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架采用不锈钢材料。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上设置凹槽,所述旋转体设置在凹槽内。
[001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0012]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正四面体角反射器采用铝制材料。
[0013]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架下方顶部设有螺纹。
[0014]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杆上方安装有转动器,所述转动器由旋转件一和旋转件二及中间的联动轴构成,所述旋转件一和旋转件二通过联动轴连接。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置角度调节装置,利用螺纹套筒的调节,提高了装置在不同场合的适用范围,且提高了使用的效率,显著的节约了
成本。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中转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中底座和十字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InSAR变形监测角反射器装置,包括底座1、支撑架2、螺纹套筒3和正四面体角反射器4;所述底座1由混凝土构成,整体形状为圆柱体结构,在底座1上方拥有凹槽9,所述旋转机构15位于凹槽9上,可以保证上方的全部机构实现360度的旋转,底座1的下方与地面固定确保整个装置可以稳固安装,所述螺纹套筒3为一圆柱体结构,圆柱体顶端与球铰座6转动相连,螺纹套筒3的内部为螺纹杆10,利用螺纹杆10的旋转伸缩实现长度的调节,进而完成角反射器4的角度调节,所述支撑架2由下方框架20和支撑杆一51和支撑杆二52组成,两相互平行处于下方的支撑杆高度相等,下方框架20为十字结构可以显著的提高支撑架整体结构的刚性,上方支撑架一51和支撑架二52顶端为可动调节,分别用于安装转动器61,保证正四面体反射器4非固定状态,可以实现角度的调节,自由度满足运动的要求,所述正四面体角反射器4分别由铝板组成,三块铝板的大小相同,三者协同配合构成正三角形,铝板一41作为角反射器的底面,该铝板一41与球铰座6转动连接,铝板二42、铝板三43作为侧面,在支撑架平行的方向留有一空白面,信号由该方向进入,反射实现信号的放大。
[0021]如图2,所述转动器61由旋转件一71和旋转件二72及中间的联动轴73构成,旋转件71为圆柱球铰座形状,底部为圆柱体,圆柱体内部拥有螺纹与支撑杆51上的螺纹相互配合,上部为一半圆形状,半圆中心为一圆孔用于安装联动轴73,旋转件72底部为半圆形凹槽,与旋转件71形状相等,并相互配合,旋转件72的顶部与角反射器4相连。
[0022]如图3,所述底座1,上方的旋转机构15,通过螺栓81保证上方机构整体可以稳定在一定的角度,不会轻易的旋转,旋转机构15的大小与十字支撑架8大致相同,确保不会出现重心不稳的问题。
[0023]为防止支撑杆一51、支撑杆二52和下方框架20因为锈蚀导致装置整体破坏,可将支撑杆一51和支撑杆二52和下方框架20进行表面镀色处理,既可以达到美观的效果也可以实现表面的保护。
[0024]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
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25]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InSAR变形监测角反射器装置,包括:底座(1)、支撑架(2)、螺纹套筒(3)、正四面体角反射器(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用于连接底座(1)和正四面体反射器(4);所述支撑架(2)前侧安装有螺纹套筒(3),所述螺纹套筒(3)内设置有螺纹杆(10),所述螺纹杆(10)上设置可相对转动的球铰座(6);所述底座(1)上安装可转动的旋转体(15),旋转体(15)的侧面上设置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布置的定位盲孔,所述底座(1)上对应定位盲孔的位置设置有螺栓(81),旋转体(15)上安装十字支撑架(8),十字支撑架(8)上方与支撑架(2)和正四面体角反射器(4)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nSAR变形监测角反射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采用不锈钢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永红靳鹏伟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