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古建筑木结构加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5488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古建筑木结构加固装置,涉及古建筑木结构加固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古建筑木结构加固装置,包括主固定器、次固定器,所述主固定器套接在支柱的外表面,主固定器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方孔,第一方孔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内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固定板内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内设置有适配与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的第一螺栓,该古建筑木结构加固装置,通过该控制器、喷洒、L型管、药瓶、套环、环形管、花键、往复丝杠、套筒、电机的配合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使得药瓶在沿着往复丝杠做往复运动对支柱喷洒驱虫药,达到了驱虫、防止木建筑结构被进一步虫蛀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古建筑木结构加固装置,具体为一种古建筑木结构加固装置。


技术介绍

1、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构架为主,在木柱上加设梁枋,梁枋上铺设屋顶,屋顶重量经梁枋、柱子传递至地面。柱子、梁、枋等构件之间通过榫卯连接,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结构。按照构造特点,建筑构架可分为抬梁式、穿斗式和井干式,按照构件类型,建筑构件可分为大木作(柱、梁、枋、斗拱等)和小木作(门、窗、隔断、栏杆)。建筑构架和构件主要以木材为原料,木材具有良好的抗压和抗弯能力,同时也存在徐变大、弹性模量低、易老化、易朽坏等问题,由此导致木构件的各种损坏,需要持续地加固维修,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一种古建筑加固装置,能够对不同弯曲弧度的弯梁进行加固,通用性好,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

2、在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210195319u中公开的一种古建筑木结构加固装置,虽然,该装置能很好的加固建筑木架构,但是,该加固装置在加固过程中,需要将螺栓打入木梁内,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古建筑,并且存在无法校正木梁的水平、无法单角度使用、无法驱虫、被加固装置覆盖的木梁、支柱无法透气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古建筑木结构加固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古建筑木结构加固装置,包括主固定器、次固定器,所述主固定器套接在支柱的外表面,主固定器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方孔,第一方孔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内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固定板内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内设置有适配与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的第一螺栓,第一螺栓的另一端螺纹链接有第一螺母,主固定器远离第一螺栓一侧的外表面设置有套筒,主固定器靠近第二固定板一侧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转动座,第一转动座的两侧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设置有适配与第二通孔的第二螺栓,第二螺栓的另一端螺纹链接有第二螺母,第二螺栓的外表面套接有紧箍杆,次固定器套接在横梁的外表面,次固定器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转动座,第二转动座的两侧开设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内设置有适配与第三通孔的第三螺栓,第三螺栓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螺母。

5、可选的,所述紧箍杆的中部设置有紧箍螺杆,紧箍螺杆的内部设置有握杆,紧箍杆的一端开设有第四通孔,第四通孔的内径适配与第二螺栓,紧箍杆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五通孔,第五通孔的内径适配于第三螺栓,紧箍杆设置有第五通孔的一端套接在第三螺栓的外表面。

6、可选的,所述套筒内设置有适配与套筒直径的往复丝杠,往复丝杠的一端设置有电机,套筒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固定环,第一固定环内设置有适配于第一固定环内径的导杆,往复丝杠的槽内设置有花键,花键的外表面设置有环形管。

7、可选的,所述环形管的外表面设置有套环,环形管靠近套环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环,的套环内设置有适配与套环内径的药瓶,药瓶的顶部设置有l型管,l型管的一端设置有喷洒,l型管的外表面设置有控制器。

8、可选的,所述第二转动座、第三螺栓、第三螺母的数量均为两个,均以次固定器的中心轴为成对称中心均匀的分布在此固定器的外表面两侧。

9、可选的,所述次固定器靠近第二传动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方孔,第二方孔的两侧设置有第三固定板、第四固定板,第三固板的外表面设置有水平仪。

10、可选的,所述第三固定板内开设有第六通孔,第四固定板内开设有第七通孔,第六通孔、第七通孔内设置有适配与第六通孔、第七通孔的第四螺栓,第四螺栓的另一端螺纹链接有第四螺母。

11、可选的,所述主固定器、次固定器的内部均开设有通气孔,透气孔的数量若干,均匀的分布在主固定器、次固定器的外表面。

12、(三)有益效果

1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古建筑木结构加固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1、该古建筑木结构加固装置,通过该控制器、喷洒、l型管、药瓶、套环、环形管、花键、往复丝杠、套筒、电机的设置,使该古建筑木结构加固装置具备了驱虫的效果,通过该控制器、喷洒、l型管、药瓶、套环、环形管、花键、往复丝杠、套筒、电机的配合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使得药瓶在沿着往复丝杠做往复运动对支柱喷洒驱虫药,从而起到了驱虫的作用,达到了驱虫、防止木建筑结构被进一步虫蛀的目的。

15、2、该古建筑木结构加固装置,通过主固定器、次固定器、紧箍杆的设置,使该古建筑木结构加固装置具备了单角度的效果,通过主固定器、次固定器、紧箍杆的配合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指使用单个主固定器、伸缩杆以及此固定器对古建筑进行加固,从而起到了单角度固定古建筑的作用,达到了单角度固定的目的。

16、3、该古建筑木结构加固装置,通过次固定器、水平仪、第三固定板的设置,使该古建筑木结构加固装置具备了水平校正的效果,通过过次固定器、水平仪、第三固定板的配合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水平仪观察横梁是否与支柱水平,从而起到了水平校正的作用,达到了校正横梁与支柱水平的目的。

17、4、该古建筑木结构加固装置,通过主固定器、次固定器、通气孔的设置,使该古建筑木结构加固装置具备了透气的效果,通过主固定器、次固定器、通气孔的配合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使得被主固定器、次固定器覆盖的横梁与支柱都能够透气,不至于因为潮湿而发霉,从而起到了通气的作用,达到了防止被主固定器、次固定器覆盖的横梁与支柱发霉的目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古建筑木结构加固装置,包括主固定器、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固定器套接在支柱的外表面,主固定器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方孔,第一方孔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内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固定板内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内设置有适配与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的第一螺栓,第一螺栓的另一端螺纹链接有第一螺母,主固定器远离第一螺栓一侧的外表面设置有套筒,主固定器靠近第二固定板一侧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转动座,第一转动座的两侧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设置有适配与第二通孔的第二螺栓,第二螺栓的另一端螺纹链接有第二螺母,第二螺栓的外表面套接有紧箍杆,次固定器套接在横梁的外表面,次固定器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转动座,第二转动座的两侧开设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内设置有适配与第三通孔的第三螺栓,第三螺栓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螺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建筑木结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箍杆的中部设置有紧箍螺杆,紧箍螺杆的内部设置有握杆,紧箍杆的一端开设有第四通孔,第四通孔的内径适配与第二螺栓,紧箍杆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五通孔,第五通孔的内径适配于第三螺栓,紧箍杆设置有第五通孔的一端套接在第三螺栓的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建筑木结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内设置有适配与套筒直径的往复丝杠,往复丝杠的一端设置有电机,套筒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固定环,第一固定环内设置有适配于第一固定环内径的导杆,往复丝杠的槽内设置有花键,花键的外表面设置有环形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古建筑木结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管的外表面设置有套环,环形管靠近套环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环,的套环内设置有适配与套环内径的药瓶,药瓶的顶部设置有L型管,L型管的一端设置有喷洒,L型管的外表面设置有控制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建筑木结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座、第三螺栓、第三螺母的数量均为两个,均以次固定器的中心轴为成对称中心均匀的分布在此固定器的外表面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建筑木结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次固定器靠近第二传动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方孔,第二方孔的两侧设置有第三固定板、第四固定板,第三固板的外表面设置有水平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古建筑木结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固定板内开设有第六通孔,第四固定板内开设有第七通孔,第六通孔、第七通孔内设置有适配与第六通孔、第七通孔的第四螺栓,第四螺栓的另一端螺纹链接有第四螺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建筑木结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固定器、次固定器的内部均开设有通气孔,透气孔的数量若干,均匀的分布在主固定器、次固定器的外表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古建筑木结构加固装置,包括主固定器、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固定器套接在支柱的外表面,主固定器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方孔,第一方孔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内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固定板内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内设置有适配与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的第一螺栓,第一螺栓的另一端螺纹链接有第一螺母,主固定器远离第一螺栓一侧的外表面设置有套筒,主固定器靠近第二固定板一侧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转动座,第一转动座的两侧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设置有适配与第二通孔的第二螺栓,第二螺栓的另一端螺纹链接有第二螺母,第二螺栓的外表面套接有紧箍杆,次固定器套接在横梁的外表面,次固定器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转动座,第二转动座的两侧开设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内设置有适配与第三通孔的第三螺栓,第三螺栓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螺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建筑木结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箍杆的中部设置有紧箍螺杆,紧箍螺杆的内部设置有握杆,紧箍杆的一端开设有第四通孔,第四通孔的内径适配与第二螺栓,紧箍杆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五通孔,第五通孔的内径适配于第三螺栓,紧箍杆设置有第五通孔的一端套接在第三螺栓的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建筑木结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内设置有适配与套筒直径的往复丝杠,往复丝杠的一端设置有电机,套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学兵何永红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