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古建筑木结构容许滑移的节点加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9748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21
一种古建筑木结构容许滑移的节点加固装置,包括固定环和端部挡板,固定环为两个,且分别套在主横梁上,端部挡板为截面L形的板状结构,且覆盖在主纵梁一端的上表面及外侧面处,端部挡板的拐角部位两侧分别与各侧的固定环通过加强连杆转动连接。作用于端部挡板水平向外的力,会使加强连杆形成一个向下的竖直方向的分力,该分力使端部挡板同样形成一个向下的作用力,从而将主纵梁更牢固地压在主横梁上,充分利用外力来加强该节点部位的连接,从而提高古建筑的整体强度,而且整个安装无需在古建筑上打孔等,可以有效避免对古建筑的破坏,更好地保护古建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结构,具体说是一种古建筑木结构容许滑移的节点加固装置


技术介绍

1、古建筑是一座城市的记忆,是城市历史的见证者,它承载着这座城市的文化积淀。一旦损毁,文物本体及其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都将不复存在。依附于这些古代建筑和历史纪念性建筑中的石刻、雕塑、壁画、琉璃等与建筑相得益彰,使建筑迸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蕴含着更深的文化内涵,这是其他历史文献,考古资料,文字描写所不能代替的。然而,就是这些古代建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经受着风霜雨露,水火雷电等自然灾害的无情侵袭,不可避免的要给古建筑造成损伤、残坏、坍塌,加上人为的破坏情况日趋严重,维护和改造古建筑势在必行。古建筑木结构的节点连接大多采用榫卯连接形式,榫卯连接结构具有半刚性特点,具有一定的滑移变形能力,可在水平力作用下耗散一定的能量而不产生不可逆的变形,是古建筑木结构的重要抗震防线,传统的榫卯节点加固方法均采用约束榫卯节点变形的思想,防止榫卯节点发生拔榫或脱榫破坏,这类方法浪费了原结构的一道抗震防线,改变了原结构的传力机制,并且使节点的负荷增大,不符合抗震加固的基本理念。</p>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古建筑木结构容许滑移的节点加固装置,包括固定环(1)和端部挡板(2),其特征在于:固定环(1)为两个,且分别套在主横梁(3)上,端部挡板(2)为截面L形的板状结构,且覆盖在主纵梁(4)一端的上表面及外侧面处,端部挡板(2)的拐角部位两侧分别与各侧的固定环(1)通过加强连杆(5)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建筑木结构容许滑移的节点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左右固定环(1)的顶部之间通过连接板(6)固定连接,且连接板(6)设置在远离端部挡板(2)的固定环(1)一侧,连接板(6)的两端设置有固定板(7),各侧固定板(7)分别设置有固定轴(8),端部挡板(2)的拐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古建筑木结构容许滑移的节点加固装置,包括固定环(1)和端部挡板(2),其特征在于:固定环(1)为两个,且分别套在主横梁(3)上,端部挡板(2)为截面l形的板状结构,且覆盖在主纵梁(4)一端的上表面及外侧面处,端部挡板(2)的拐角部位两侧分别与各侧的固定环(1)通过加强连杆(5)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建筑木结构容许滑移的节点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左右固定环(1)的顶部之间通过连接板(6)固定连接,且连接板(6)设置在远离端部挡板(2)的固定环(1)一侧,连接板(6)的两端设置有固定板(7),各侧固定板(7)分别设置有固定轴(8),端部挡板(2)的拐角部位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轴(9),各侧加强连杆(5)的两端分别转动套在固定轴(8)和连接轴(9)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建筑木结构容许滑移的节点加固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琼周基刘俊熙张坷文刘思奕邓蓝星黄森平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