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肩关节仿真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3735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1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肩关节仿真模型,底座内部设置有空腔,底座一侧为敞开式,底座的空腔内设置有若干个横向隔板,底座位于敞开一侧的上端及下端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件,组织模型包括皮肤组织模型、骨头组织模型、肌肉组织模型及韧带组织模型,皮肤组织模型套设于底座的外部,皮肤组织模型与底座之间还设置有骨头组织模型、肌肉组织模型及韧带组织模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底座内部设置有若干个横向隔板,大大提高了整体的强度,避免出现变形的情况,导致无法安装组织模型,通过肱骨联接轴与肱骨转动轴相连,可实现整体的转动,便于各个方向观察模型,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拆卸,但又保证和真实人体的肩关节结构一致,从而便于学习和理解。习和理解。习和理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肩关节仿真模型


[0001]本技术涉及肩关节仿真模型
,具体为一种肩关节仿真模型。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肩关节仿真模型强度差,导致容易发生变形的情况,长时间摆放后可能导致无法拼装,并且传统的肩关节仿真模型大多只能摆在台上进行观察,需要全方位观察需要人工搬动,非常不便,因此,亟待一种改进的技术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肩关节仿真模型,底座内部设置有若干个横向隔板,大大提高了整体的强度,避免出现变形的情况,导致无法安装组织模型,肱肌设置于手臂皮肤内部,肱骨联接轴与肱肌下端所开的轴孔相连,通过肱骨联接轴与肱骨转动轴相连,可实现整体的转动,便于各个方向观察模型,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拆卸,但又保证和真实人体的肩关节结构一致,从而便于学习和理解,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肩关节仿真模型,包括底座及组织模型;
[0005]所述底座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底座一侧为敞开式,所述底座的空腔内设置有若干个横向隔板,所述底座位于敞开一侧的上端及下端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件;
[0006]所述组织模型包括皮肤组织模型、骨头组织模型、肌肉组织模型及韧带组织模型,所述皮肤组织模型套设于底座的外部,所述皮肤组织模型与底座之间还设置有骨头组织模型、肌肉组织模型及韧带组织模型;所述皮肤组织模型包括胸腔皮肤和手臂皮肤,所述手臂皮肤和胸腔皮肤相连;所述骨头组织模型包括肱骨、肱骨联接轴、肱骨转动轴,所述肌肉组织模型包括肱肌,所述肱肌设置于手臂皮肤内部,所述肱骨与肱肌相连,所述肱肌下端开设有轴孔,所述肱骨联接轴与肱肌下端所开的轴孔相连,所述肱骨转动轴顶端与肱骨联接轴相连。
[0007]优选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肩关节仿真模型,其中,所述手臂皮肤的下端开设有通孔,所述肱骨联接轴穿设于手臂皮肤下端所开的通孔内,便于肱骨联接轴与肱肌相连。
[0008]优选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肩关节仿真模型,其中,所述肱骨联接轴下表面开设有螺孔,所述肱骨转动轴顶端设置有螺纹接头,所述肱骨转动轴通过螺纹接头与肱骨联接轴相连,便于肱骨转动轴与肱骨联接轴的连接和拆卸。
[0009]优选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肩关节仿真模型,其中,所述肱骨联接轴为方杆结构,所述肱肌所开的轴孔为与肱骨联接轴相配合的方孔,当肱骨联接轴转动时保证整体跟随其转动。
[0010]优选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肩关节仿真模型,其中,所述连接件贯穿开设有螺孔以和封板相连。
[0011]优选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肩关节仿真模型,其中,所述骨头组织模型还包括
肩胛骨和锁骨,所述肌肉组织模型还包括背阔肌、大圆肌、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三角肌、小圆肌、斜方肌及胸大肌,所述韧带组织模型包括肱间横韧带、关节囊、喙肱韧带、喙肩韧带、肩胛上横韧带、肩胛下横韧带及肩锁韧带,所述肩胛骨和锁骨通过肩锁韧带相连,所述三角肌、斜方肌及胸大肌设置于最外部且均与肱肌相连,所述大圆肌、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三角肌、小圆肌、斜方肌以及肱间横韧带、关节囊、喙肱韧带、喙肩韧带、肩胛上横韧带、肩胛下横韧带均按照人体肩关节部位分布、且均为可拆卸连接,仿真模型结构,保证和人体肩关节结构一致。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底座内部设置有若干个横向隔板,大大提高了整体的强度,避免出现变形的情况,导致无法安装组织模型。
[0014](2)肱肌设置于手臂皮肤内部,肱骨联接轴与肱肌下端所开的轴孔相连,通过肱骨联接轴与肱骨转动轴相连,可实现整体的转动,便于各个方向观察模型。
[0015](3)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拆卸,但又保证和真实人体的肩关节结构一致,从而便于学习和理解。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未显示皮肤组织模型)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爆炸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爆炸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底座1、横向隔板2、连接件3、胸腔皮肤4、手臂皮肤5、肱骨6、肱骨联接轴7、肱骨转动轴8、肱肌9、肩胛骨10、锁骨11、背阔肌12、大圆肌13、冈上肌14、冈下肌15、肩胛下肌16、三角肌17、小圆肌18、斜方肌19、胸大肌20、肱间横韧带21、关节囊22、喙肱韧带23、喙肩韧带24、肩胛上横韧带25、肩胛下横韧带26、肩锁韧带27。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下”、“两侧”、“一端”、“另一端”“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肩关节仿真模型,包括底座1及组织模型;底座1内部设置有空腔,底座1一侧为敞开式,底座1的空腔内设置有若干个横向隔板2,底座1位于敞开一侧的上端及下端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件3,连接件3贯穿开设有螺孔以和封板相连;组织模型包括皮肤组织模型、骨头组织模型、肌肉组织模型及韧带组织模
型,皮肤组织模型套设于底座1的外部,皮肤组织模型与底座1之间还设置有骨头组织模型、肌肉组织模型及韧带组织模型;皮肤组织模型包括胸腔皮肤4和手臂皮肤5,手臂皮肤5和胸腔皮肤4相连;骨头组织模型包括肱骨6、肱骨联接轴7、肱骨转动轴8,肌肉组织模型包括肱肌9,肱肌9设置于手臂皮肤5内部,肱骨6与肱肌9相连,肱肌9下端开设有轴孔,肱骨联接轴7与肱肌9下端所开的轴孔相连,肱骨联接轴7为方杆结构,肱肌9所开的轴孔为与肱骨联接轴7相配合的方孔,手臂皮肤5的下端开设有通孔,肱骨联接轴7穿设于手臂皮肤5下端所开的通孔内,肱骨转动轴8顶端与肱骨联接轴7相连,肱骨联接轴7下表面开设有螺孔,肱骨转动轴8顶端设置有螺纹接头,肱骨转动轴8通过螺纹接头与肱骨联接轴7相连;骨头组织模型还包括肩胛骨10和锁骨11,肌肉组织模型还包括背阔肌12、大圆肌13、冈上肌14、冈下肌15、肩胛下肌16、三角肌17、小圆肌18、斜方肌19及胸大肌20,韧带组织模型包括肱间横韧带21、关节囊22、喙肱韧带23、喙肩韧带24、肩胛上横韧带25、肩胛下横韧带26及肩锁韧带27,肩胛骨10和锁骨11通过肩锁韧带27相连,三角肌17、斜方肌1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肩关节仿真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及组织模型;所述底座(1)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底座(1)一侧为敞开式,所述底座(1)的空腔内设置有若干个横向隔板(2),所述底座(1)位于敞开一侧的上端及下端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件(3);所述组织模型包括皮肤组织模型、骨头组织模型、肌肉组织模型及韧带组织模型,所述皮肤组织模型套设于底座(1)的外部,所述皮肤组织模型与底座(1)之间还设置有骨头组织模型、肌肉组织模型及韧带组织模型;所述皮肤组织模型包括胸腔皮肤(4)和手臂皮肤(5),所述手臂皮肤(5)和胸腔皮肤(4)相连;所述骨头组织模型包括肱骨(6)、肱骨联接轴(7)、肱骨转动轴(8),所述肌肉组织模型包括肱肌(9),所述肱肌(9)设置于手臂皮肤(5)内部,所述肱骨(6)与肱肌(9)相连,所述肱肌(9)下端开设有轴孔,所述肱骨联接轴(7)与肱肌(9)下端所开的轴孔相连,所述肱骨转动轴(8)顶端与肱骨联接轴(7)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肩关节仿真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臂皮肤(5)的下端开设有通孔,所述肱骨联接轴(7)穿设于手臂皮肤(5)下端所开的通孔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肩关节仿真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肱骨联接轴(7)下表面开设有螺孔,所述肱骨转动轴(8)顶端设置有螺纹接头,所述肱骨转动轴(8)通过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临韵智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