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电机吹扫除尘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20656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4 14: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化电机吹扫除尘系统,属于电机除尘技术领域,其通过吹扫仓、吹扫组件、抽风组件、电机承载机构的对应设置,能准确进行电机的吹扫除尘作业,实现电机吹扫作业空间与检修车间内其他作业空间的隔绝,避免电机吹扫作业过程中对检修车间的粉尘污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自动化电机吹扫除尘系统,其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能有效实现电机的隔离吹扫,避免检修车间内粉尘弥散情况的发生,有效保证了检修车间内的检修环境,确保了检修人员的工作安全,减少了诸如防护服等设备的投入,降低了电机吹扫作业的成本,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和推广价值。值。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电机吹扫除尘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机除尘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化电机吹扫除尘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对于轨道交通中的各类电机而言,在长时间的运行使用过程中,极易导致灰尘进入到电机内部。而且,随着灰尘在电机内部的不断累积,很容易造成电机散热困难,影响电机的正常使用,甚至导致电机的损坏。正因如此,轨道交通车辆检修车间每年都需要承担各类大型电机的除尘维护工作,以保证电机的正常运转。
[0003]目前,针对电机在检修车间内的除尘处理通常是通过人工方式进行,检修人员通常会直接使用高压喷枪以高压气体清理电机转子,这种方式能一定程度上实现电机内粉尘的清理。但是,现有的清理方式会在检修车间内产生大量的扬尘,使得作业人员必须穿戴防护服才可以正常作业,这无疑增加了电机吹扫作业的设备成本。而且,现有除尘吹扫过程中产生的灰尘往往会长时间保留在车间、过道中,污染检修车间的环境,导致检修车间的作业环境较差。此外,现有的除尘吹扫方式对于人工作业的水平要求较高,一旦作业人员操作不严谨,便可能存在清理盲区,难以保证电机的除尘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化电机吹扫除尘系统,能实现待吹扫除尘电机在封闭空间中的吹扫除尘作业,并实现被吹扫出粉尘的快速吸走,提升电机吹扫除尘效率、质量的同时,减少对检修车间内作业环境的污染,降低电机的吹扫作业成本。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化电机吹扫除尘系统,其包括吹扫仓、吹扫组件、抽风组件和电机承载机构;
[0006]所述吹扫仓包括具有仓门的仓体,利用所述仓门的开闭可实现所述仓体的打开或者封闭,即实现该仓体非工作状态与工作状态的切换;
[0007]所述电机承载机构可放置在所述仓体内,用于实现待吹扫电机的承载和定位;
[0008]所述吹扫组件对应所述电机承载机构设置,其包括可调节吹扫位置、吹扫角度的高压气枪,用于实现所述电机各待吹扫位置的吹扫除尘;
[0009]所述抽风组件包括罩壳、密封管道和抽风机;所述罩壳的一端连接在所述仓体上,其另一端通过密封管道连接在所述抽风机上,使得所述抽风机可在工作时将所述仓体内含有大量粉尘的气体抽出。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机承载机构为具有承载台的走行机构,即其底部设置有若干走行轮,用于所述电机在拆装位置与所述仓体之间的转运。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仓体的地面上对应所述电机承载机构设置有若干挡块和/或旋转锁定件,用于实现所述电机承载机构在所述仓体内的到位锁定。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拆装位置与所述仓体之间设置有轨道,且所述
电机承载机构可以其走行轮在所述轨道上往复走行;所述轨道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电机的拆装位置,其另一端伸入或者穿过所述仓体。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轨道上间隔设置有多组压力传感器,用于分别检测所述电机承载机构上是否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承载机构是否运动到所述仓体外,以及所述电机承载机构是否在所述仓体内运动到位。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抽风组件中还包括若干烟雾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仓体中粉尘的浓度。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吹扫组件还包括导轨、滑块和多轴机械臂;
[0016]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仓体的内壁面上,所述滑块匹配设置在所述导轨中,并可在该导轨的引导下往复滑动;所述多轴机械臂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滑块上,另一端匹配连接所述高压气枪;继而通过所述多轴机械臂的转动控制和/或所述滑块的对应滑动,可以实现所述高压气枪与所述电机各待吹扫部位的对正。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吹扫组件包括多个对应电机承载机构设置的多轴机械臂,并对应各所述多轴机械臂分别设置有所述高压气枪,以同时实现所述电机多个方位的吹扫作业。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管道中设置有粉尘收集装置,用于对经过所述罩壳的气体中的粉尘进行收集、容纳。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罩壳呈喇叭口结构,其大开口一侧连接在所述仓体上,其小开口一侧连接在所述密封管道上。
[0020]上述改进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21]总体而言,通过本专利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包括:
[0022](1)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化电机吹扫除尘系统,其通过吹扫仓、吹扫组件、抽风组件、电机承载机构的对应设置,能准确进行电机的吹扫除尘作业,实现电机吹扫作业空间与检修车间内其他作业空间的隔绝,避免电机吹扫作业过程中对检修车间的粉尘污染,确保了检修车间内的作业环境,保障了检修人员的人身健康,减少了诸如防护服等设备的投入,降低了电机除尘的成本;
[0023](2)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化电机吹扫除尘系统,其通过导轨、滑块、多轴机械臂、高压气枪等设备的集成应用,有效扩大了高压气枪的调整范围,保证了电机各部位的吹扫除尘,提升了电机吹扫除尘的效率和质量;
[0024](3)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化电机吹扫除尘系统,其通过抽风组件中密封管道、烟雾传感器、粉尘收集装置等部件的组合设置,有效实现了仓体内含粉尘空气的快速抽走,并实时检测仓体内粉尘浓度,做到电机吹扫作业的随开随停,减少资源的浪费,提升电机吹扫的效率和质量;
[0025](4)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化电机吹扫除尘系统,其通过轨道、电机承载机构、旋转锁定件、仓体等部件的组合设置,有效实现了电机从拆装位置到除尘位置之间的快速转运,降低了检修人员的作业劳动量,缩短了电机转运的时间,提升了电机检修、吹扫作业的效率;
[0026](5)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化电机吹扫除尘系统,其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能有效实现电机的隔离吹扫,避免检修车间内粉尘弥散情况的发生,有效保证了检修车间内的检修环境,确
保了检修人员的工作安全,减少了诸如防护服等设备的投入,降低了电机吹扫作业的成本,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自动化电机吹扫除尘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自动化电机吹扫除尘系统的A

A向剖视图;
[0029]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自动化电机吹扫除尘系统的轨道结构示意图;
[0030]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自动化电机吹扫除尘系统的轨道结构剖视图;
[0031]在所有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技术特征,具体为:
[0032]1、吹扫仓;101、仓体;102、升降门;103、旋转锁定件;
[0033]2、吹扫组件;201、导轨;202、滑块;203、多轴机械臂;204、高压气枪;
[0034]3、抽风组件;301、罩壳;302、密封管道;303、抽风机;304、排风管道;305烟雾传感器;
[0035]4、电机承载机构;401、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电机吹扫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吹扫仓、吹扫组件、抽风组件和电机承载机构;所述吹扫仓包括具有仓门的仓体,利用所述仓门的开闭可实现所述仓体的打开或者封闭,即实现该仓体非工作状态与工作状态的切换;所述电机承载机构可放置在所述仓体内,用于实现待吹扫电机的承载和定位;所述吹扫组件对应所述电机承载机构设置,其包括可调节吹扫位置、吹扫角度的高压气枪,用于实现所述电机各位置的吹扫除尘;所述抽风组件包括罩壳、密封管道和抽风机;所述罩壳的一端连接在所述仓体上,其另一端通过密封管道连接在所述抽风机上,使得所述抽风机可在工作时将所述仓体内含有大量粉尘的气体抽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电机吹扫除尘系统,其中,所述电机承载机构为具有承载台的走行机构,即其底部设置有若干走行轮,用于所述电机在拆装位置与所述仓体之间的转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化电机吹扫除尘系统,其中,所述仓体的地面上对应所述电机承载机构设置有若干挡块和/或旋转锁定件,用于实现所述电机承载机构在所述仓体内的到位锁定。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自动化电机吹扫除尘系统,其中,在所述拆装位置与所述仓体之间设置有轨道,且所述电机承载机构可以其走行轮在所述轨道上往复走行;所述轨道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电机的拆装位置,其另一端伸入或者穿过所述仓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化电机吹扫除尘系统,其中,所述轨道上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威缪东史明红廖永亮姚应峰刘奥骆礼伦舒冬王俊黄建柳杨清林赵文涛孟鸿飞喻岚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