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功能性面料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0656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4 14: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功能性面料及其制备工艺,涉及纺织加工,旨在解决抗菌整理剂与胶原蛋白整理剂在浸扎过程中容易出现不稳定而影响纺织品抗菌效果差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面料通过坯布浸扎胶原蛋白整理剂和抗菌整理剂得到,其中,胶原蛋白整理剂按重量百分比含量包括:水解凝胶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功能性面料及其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面料,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功能性面料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鉴于国内外各样病毒的疫情发生,功能性纺织面料的整理要求越来越高,其中的抗菌性功能尤为突出,常见在面料加工的过程中,通过在面料整理的过程中添加无机抗菌整理剂来提高面料的抗菌性能。
[0003]但由于传统的无机抗菌整理剂与其他功能整理剂(如阻燃整理剂,防水整理剂等)的配伍性差,从而导致整理剂配置成的工作液存在不稳定的情况,导致面料在浸扎过程中,抗菌整理剂容易受到其他功能整理剂的影响,影响其他功能整理剂以及抗菌整理剂的效果。
[0004]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功能性面料及其制备工艺,通过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能使混合的抗菌整理剂在浸扎过程中在织物上成膜,提高坯布的抗菌整理剂以及胶原蛋白整理剂与坯布之间的牢度,减小由于其他纺织整理剂在浸扎过程中对抗菌整理剂的影响,从而提高面料抗菌的功能特性。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功能性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通过坯布浸扎胶原蛋白整理剂和抗菌整理剂得到,其中,
[0007]所述胶原蛋白整理剂按重量百分比含量包括:
[0008]水解凝胶5

15%;
[0009]蚕丝蛋白10

20%;
[0010]甘氨酸20<br/>‑
35%;
[0011]羟脯氨酸5

10%;
[0012]丝素1

5%;
[0013]余量为水;
[0014]所述抗菌整理剂按重量百分比含量包括:
[0015]活性纳米氧化锌1

1.5%;
[0016]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20

30%;
[0017]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1

3%;
[0018]氯化二甲基苄基烃铵1

1.5%;
[0019]余量为水。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坯布浸扎于胶原蛋白整理剂中,通过胶原蛋白整理剂中水解凝胶,增加纤维上的活性基团,增强坯布的吸附能力,且在添加蚕丝蛋白、甘氨酸、羟脯氨酸以及丝素,能提高坯布的柔软度和亲肤性能,蚕丝蛋白、甘氨酸、羟脯氨酸按一
定比例混合在丝素以及水解凝胶的作用下,能保持坯布的柔软程度和吸附能力,再将经过胶原蛋白整理剂浸扎后的坯布浸扎抗菌整理剂中,由于坯布首先在胶原蛋白整理剂浸扎在离子体吸附的作用下,增大坯布的纤维表面官能团的数量,从而在浸扎抗菌整理剂时能对抗菌整理剂进行吸附,且抗菌整理剂中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的在水中离解产生阳离子活性基团,并与活性纳米氧化锌混合,其相对于单纯的采用活性纳米氧化锌,前者具有更好的抗菌性、无毒性、生物相容性以及生物降解性能,并且以氯化二甲基苄基烃铵作为相转移催化特点,能提高活性纳米氧化锌和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结合,并且通过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能使混合的抗菌整理剂在浸扎过程中在织物上成膜,提高坯布的抗菌整理剂以及胶原蛋白整理剂与坯布之间的牢度,减小由于其他纺织整理剂在浸扎过程中对抗菌整理剂的影响,从而提高面料抗菌的功能特性。
[002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坯布由棉、麻或粘纤织造而成。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棉、麻或粘纤材质作为坯布的材质,通过麻材质具有良好透气性以及天然的抗菌抑菌作用,且通过棉材质提高坯布的手感和舒适度。
[0023]一种功能性面料的制备工艺:选择所需坯布,坯布经卧式清洗机进行采用清水进行水洗,接着将水洗后坯布烘干,然后将胶原蛋白整理剂通过浸扎的方法施加到坯布上,并将浸扎有胶原蛋白整理剂的坯布烘干,得到浸扎有胶原蛋白整理剂的基布,坯布与胶原蛋白整理剂的质量比为100:3

5。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坯布在进行整理操作前需通过水洗灯步骤减小坯布上的携带的杂质和粉尘,避免坯布上的污渍污染胶原蛋白整理剂和抗菌整理剂,从而提高坯布的扎余率和抗菌性能。
[002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将胶原蛋白整理剂通过浸扎的方法施加到坯布上的具体步骤如下:
[0026]配比扎液:将胶原蛋白整理剂稀释得到扎液,且坯布与稀释后的扎液的浴比为1:10;
[0027]预浸,将坯布投入配比完成后的扎液中浸置10

15min,并搅动坯布;
[0028]加热浸扎,以1

2℃/min的速度将扎液加热至40

60℃,二浸二扎,扎余率为60

70%;
[0029]烘干,胶原蛋白整理剂以80

100℃下烘干,并在110

120℃下固化;
[0030]二次浸扎,再浸扎于配比的扎液中30

40min,一浸一扎,扎余率为70

80%,并在60

80℃下烘干,得到浸扎有胶原蛋白整理剂的基布。
[003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坯布的质量配比扎液,并将待浸扎的坯布放置进行预浸,能使坯布在预浸过程中充分与坯布接触,并浸置10

15min后对扎液进行匀速的加热,随后进行浸扎,而采用二浸二扎的方式,并通过二次浸扎的操作,提高胶原蛋白整理剂附着率,能提高浸扎效率,并在烘干后能得到柔软的基布,提高面料的柔软度和舒适度。
[003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抗菌整理剂中添加交联剂并通过浸扎的方法施加到基布上,并将浸扎有抗菌整理剂的基布烘干,得到浸扎有抗菌整理剂的面料,基布与抗菌整理剂的质量比为100:4

8。
[003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抗菌整理剂中添加交联剂且以浸扎的方式与且基布与抗菌整理剂的质量比保持在100:4

8,能使得经烘干后的基布具有良好的抗菌能力。
[003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将抗菌整理剂通过浸扎的方法施加到坯布上的具体步骤如下:
[0035]化料操作,首先在化料筒内加入水,然后依次加入活性纳米氧化锌、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氯化二甲基苄基烃铵以及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搅拌均匀得到浸液,浸液的PH值为6

7;
[0036]浸料,将基布投放至化料筒内,并将浸液维持在20

30℃将基布静置 30

40min;
[0037]恒温浸扎,将浸液和基布投至浸扎槽内,二浸二扎,轧液率70

80%;
[0038]烘干拉幅,将恒温浸扎后的基布通过烘干机以80

110℃进行烘干,得到浸扎有胶原蛋白整理剂和抗菌整理剂的面料,然后通过高温定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功能性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通过坯布浸扎胶原蛋白整理剂和抗菌整理剂得到,其中,所述胶原蛋白整理剂按重量百分比含量包括:水解凝胶:5

15%;蚕丝蛋白:10

20%;甘氨酸:20

35%;羟脯氨酸:5

10%;丝素:1

5%;余量为水;所述抗菌整理剂按重量百分比含量包括:活性纳米氧化锌:1

1.5%;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20

30%;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1

3%;氯化二甲基苄基烃铵:1

1.5%;余量为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能性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坯布由棉、麻或粘纤织造而成。3.一种功能性面料的制备工艺,应用如权利要求1

2所述的任意一种功能性面料,其特征在于:选择所需坯布,坯布经卧式清洗机进行采用清水进行水洗,接着将水洗后坯布烘干,然后将胶原蛋白整理剂通过浸扎的方法施加到坯布上,并将浸扎有胶原蛋白整理剂的坯布烘干,得到浸扎有胶原蛋白整理剂的基布,坯布与胶原蛋白整理剂的质量比为100:3

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功能性面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将胶原蛋白整理剂通过浸扎的方法施加到坯布上的具体步骤如下:配比扎液:将胶原蛋白整理剂稀释得到扎液,且坯布与稀释后的扎液的浴比为1:10;预浸,将坯布投入配比完成后的扎液中浸置10

15min,并搅动坯布;加热浸扎,以1

2℃/min的速度将扎液加热至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流庆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