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盾构上下重叠始发或接收的吊装孔封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9945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4 1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盾构上下重叠始发或接收的吊装孔封闭结构。所述吊装孔封闭结构包括置于上、下层盾构竖井之间的中板、开设在中板上的吊装孔、混凝土封孔板、模板支架和型钢支撑架,所述模板支架设置在吊装孔的孔底,并与型钢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混凝土封孔板是在型钢支撑架和模板支架安装好之后通过在吊装孔内浇筑混凝土形成的支撑板;所述型钢支撑架是由多根竖向支撑杆、斜撑杆和水平支撑杆焊接而成的门式支撑架,且型钢支撑架的宽度大于吊装孔的宽度,在型钢支撑架内预留有盾构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保证封孔板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使用封孔后的结构能够正常进行盾构始发和接收工作,不会影响竖井结构及中板结构的安全。安全。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盾构上下重叠始发或接收的吊装孔封闭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盾构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盾构上下重叠始发或接收的吊装孔封闭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上下重叠隧道被应用于地铁建设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两台盾构机使用同一盾构竖井进行始发、接收的情况,一般情况是在下层盾构下井完成后,对下中板上的吊装孔进行封闭,待下中板达到设计强度后,再进行上层盾构机吊装下井。由于盾构机及相关配套设备总重达500余吨,且盾构机始发时反作用于竖井中板上,吊装孔封闭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如果达不到设计要求,便会对中板结构安全及下线隧道盾构正常施工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盾构上下重叠始发或接收的吊装孔封闭结构,该封闭结构稳定性、承重能力好,能够保证上层盾构机的正常始发和接收,且不会影响竖井结构及中板结构的安全。
[0004]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盾构上下重叠始发或接收的吊装孔封闭结构,所述吊装孔封闭结构包括上层盾构竖井、下层盾构竖井和置于两层盾构竖井之间的中板,在中板上开设有连通上层盾构竖井和下层盾构竖井的吊装孔,在吊装孔处设有混凝土封孔板,在混凝土封孔板的下方设有模板支架和型钢支撑架,所述模板支架设置在吊装孔的孔底,并与型钢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混凝土封孔板是在型钢支撑架和模板支架安装好之后通过在吊装孔内浇筑混凝土形成的支撑板;所述型钢支撑架是由多根竖向支撑杆、斜撑杆和水平支撑杆焊接而成的门式支撑架,且型钢支撑架的宽度大于吊装孔的宽度,在型钢支撑架内预留有盾构通道。
[0005]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型钢支撑架是包括对称设置在盾构预埋洞门环两侧的两排竖向支撑杆、水平架设在两排竖向支撑杆顶端的多根横向水平支撑杆、设置在盾构预埋洞门环临近基坑围护结构侧的一排短斜撑杆和设置在盾构预埋洞门环另一侧的一排长斜撑杆,所述短斜撑杆的下端焊接在对应的竖向支撑杆上,长斜撑杆与两排竖向支撑杆底部均与预埋在下层盾构竖井底面的钢板焊接,所述短斜撑杆、长斜撑杆和两排竖向支撑杆顶端分别通过纵向水平支撑杆连接后,再与多根横向水平支撑杆焊接;两排竖向支撑杆之间的间距大于吊装孔的宽度,并在两排竖向支撑杆之间形成盾构通道。
[0006]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模板支架包括焊接在型钢支撑架顶部的10#工字钢、间隔放置在两相邻工字钢之间的方木以及铺设在工字钢和方木上方的模板,所述工字钢的间距为180~220mm。
[0007]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吊装孔边缘设有边框梁。
[0008]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在中板安装盾构反力架的部位下方设有多根中板支撑杆。
[0009]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竖向支撑杆采用格构柱,每排竖向支撑杆的间距为1800mm~2200mm,相邻两根竖向支撑杆之间通过横向槽钢和斜向槽钢连接为一体;所述长斜撑杆、纵向水平支撑杆和横向水平支撑杆均采用双拼工字钢,所述横向水平支撑杆的水平间距为800mm~ 1200mm;所述短斜撑杆采用槽钢,并在短斜撑杆与其连接的竖向支撑杆之间设有加强撑杆。
[0010]本技术的混凝土封孔板浇筑时,混凝土到现场时出罐的温度应控制在5℃以上,确保砼入模温度控制在5℃以上,混凝土的浇筑应保证均匀密实,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尺寸准确,避免浇筑后的剔凿现象;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为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30%。混凝土配制优先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不应低于425#,最小水泥用量不应少于300kg/m3,水灰比不应大于0.6。
[0011]本技术的包括型钢支架、模板支架、模板和混凝土封孔板,通过型钢支架对混凝土封孔板进行支撑,能够保证封孔板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使用封孔后的结构能够正常进行盾构始发和接收工作,不会影响竖井结构及中板结构的安全;而且型钢支架的结构不会对下层盾构始发和接收过程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中型钢支架的俯视图;
[0014]图3是本技术中型钢支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是图3中AA剖视图;
[0016]图5是图3中B向视图;
[0017]图6是本技术中吊装孔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7是本技术应用于盾构始发的实施例图。
[0019]图中:1—上层盾构竖井,2—下层盾构竖井,200—钢板,3—中板,4 —吊装孔,5—混凝土封孔板,6—模板支架,7—型钢支撑架,700—竖向支撑杆,701—斜撑杆,702—水平支撑杆,703—横向槽钢,704—斜向槽钢,8—盾构通道,9—边框梁,10—盾构预埋洞门环,11—中板支撑杆, 12—反力架,13—盾构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1至图5均为实施例的附图,采用简化的方式绘制,仅用于清晰、简洁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以下对在附图中的展现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具体方案,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

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2]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用于盾构上下重叠始发或接收的吊装孔封闭结构如图1至图6所示,包括上层盾构竖井1、下层盾构竖井2和置于两层盾构竖井之间的中板3,在中板3上开设有连通上层盾构竖井1和下层盾构竖井 2的吊装孔4,在吊装孔4边缘设有边框梁9,在吊装孔4处设有混凝土封孔板5,在混凝土封孔板5的下方设有模板支架6和型钢支撑架7,所述模板支架6设置在吊装孔4的孔底,包括焊接在型钢支撑架7顶部的10#工字钢、间隔放置在两相邻工字钢之间的方木以及铺设在工字钢和方木上方的模板,所述工字钢的间距为180~220mm;所述混凝土封孔板5是在型钢支撑架7和模板支架6安装好之后通过在吊装孔4内浇筑混凝土形成的支撑板。
[0023]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用于盾构上下重叠始发或接收的吊装孔封闭结构,如图2

5所示,所述型钢支撑架7是由多根竖向支撑杆700、斜撑杆701和水平支撑杆702焊接而成的门式支撑架,具体包括对称设置在盾构预埋洞门环10两侧的两排竖向支撑杆700、水平架设在两排竖向支撑杆7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盾构上下重叠始发或接收的吊装孔封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盾构竖井(1)、下层盾构竖井(2)和置于两层盾构竖井之间的中板(3),在中板(3)上开设有连通上层盾构竖井(1)和下层盾构竖井(2)的吊装孔(4),在吊装孔(4)处设有混凝土封孔板(5),在混凝土封孔板(5)的下方设有模板支架(6)和型钢支撑架(7),所述模板支架(6)设置在吊装孔(4)的孔底,并与型钢支撑架(7)固定连接,所述混凝土封孔板(5)是在型钢支撑架(7)和模板支架(6)安装好之后通过在吊装孔(4)内浇筑混凝土形成的支撑板;所述型钢支撑架(7)是由多根竖向支撑杆(700)、斜撑杆(701)和水平支撑杆(702)焊接而成的门式支撑架,且型钢支撑架(7)的宽度大于吊装孔(4)的宽度,在型钢支撑架(7)内预留有盾构通道(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盾构上下重叠始发或接收的吊装孔封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支撑架(7)是包括对称设置在盾构预埋洞门环(10)两侧的两排竖向支撑杆(700)、水平架设在两排竖向支撑杆(700)顶端的多根横向水平支撑杆、设置在盾构预埋洞门环(10)临近基坑围护结构侧的一排短斜撑杆和设置在盾构预埋洞门环(10)另一侧的一排长斜撑杆,所述短斜撑杆的下端焊接在对应的竖向支撑杆(700)上,长斜撑杆与两排竖向支撑杆(700)底部均与预埋在下层盾构竖井(2)底面的钢板(200)焊接,所述短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罗林胡俊刁一玻阮应书高文涛汪中忠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一局集团城市轨道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